第53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21(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42、亡:同“无”。 应:回答。 亡以应:没有话可以拿来回答。

43、操:拿。 操蛇之神:山神。神话中说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称为操蛇之神。

44、巳:停止。 这句意思说:怕他没完没了地这样干下去。

45、帝:天帝。

46、感其诚:为他的诚心所感动。 其:代词,指北山愚公。

47、夸娥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力神。

48、厝(cuo措音):同“措”,放置。 朔东:朔方的东部。今山西北部一带。

49、雍南:雍州的南部。雍州:今陕西、甘肃一带。

50、陇:同“垄”,高地。 陇断:山脉阻隔。 这句说:没有大山阻挡了。

列子的主要着作:

2)《人有亡鈇者》

原文: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列子?说符》

释义: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唯心的判断是不能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必须尊重客观实际,重视调查研究。

文章详略得当,形象鲜明,前后对照,构成了绝妙的讽刺。

译文(参考):

有一个丢失斧头的人,怀疑是其邻居之子偷了。审其行走,是他偷的;看其面部表情,是他偷的;听其说话,是他偷的;察其动作态度,没有一样表现,不像偷斧头的人。

不久,挖掘丢失斧头者工作过的地方,复得斧头。过了些日子,再见到邻居之子,其动作态度,没有一点像偷斧头的人。

注释:

1、亡:丢失。 鈇(fu夫音):斧头。

人有亡鈇者:就是“有亡鈇之人”。这是文言“者字结构”用来强调修饰语。为了突出“亡鈇”,而把定语改为中心词,将中心词“人”改为修饰语。

2、意:同“臆”,臆度,猜想,怀疑。一个“意”字贯穿全段,引出下文。

3、视:观察,审察。这里指亡鈇者凭着主观臆断去考察别人的行动。

4、颜色:指面部表情。承接前文省略“视其”。下句同。

5、这句说:没有一样表现不像偷斧头的。

6、俄而:不久。

7、抇(hu胡音):通“搰”,掘的意思。 谷:山谷,指亡鈇者工作过的地方。

8、他日:过了些日子。 复:又,再。

9、无似:不像。 这句说:没有一点像偷斧头的人。

列子的主要着作:

3)《齐人攫金》

原文: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列子?说符》

释义:

这则寓言说明,抓金的人利令智昏,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所以只看到金子而看不到人了。

译文(参考):

从前,有一个齐人想得到金子,清早衣冠整齐地到市场去,来到卖金子的地方,抓起金子就走。

吏卒把他捕捉,问他:“大庭广众之下,你偷拿金子,是什么缘故?”

他说:“我拿金子的时候,不见有人,只见到金子。”

注释:

1、昔:从前。

2、清旦:清早。 之:往,去。

3、适:来到。 鬻(yu育音):出卖。 所:地方。

4、攫(jue决音):抓取。

5、何:何故,什么缘故。

6、徒:只,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