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9(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他的意思,想从正名分中做到:国君象个国君,臣子象个臣子,父亲就是父亲,儿子就是儿子。大家遵守本分,就是说名分不要乱。

假使名分乱了,它的后果,会严重产生“民无所措手足”的混乱现象,那天下怎得安宁呢?这是孔子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表现。

译文(参考):

孔子论正名

子路问(孔子):“卫国的国君要留您为政(管理国家政治),您将先办那一件事呢?(去不去为政?)”

孔子回答道:“必须先正名分(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等级身份)。”

子路说:“您所说的话与事实有距离(不相符),怎么先要正名呢?”

孔子说:“你多粗鄙啊!君子(指卫国国君)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个职位)还不如空缺了吧(指不到卫国去为政)。

如果名与实不相当,则言就不顺(说的话就是空话,没有用);假使言不顺(不符合实际),那事情就办不成了;事情既无条理又不和美,那礼乐就兴不起来;礼乐不兴(不行),那么在施政上就不会合于道,刑罚也就会轻重不恰当;刑罚不中(不恰当,滥施刑罚),人民就会恐惧不安(不知道怎么做事才算对)。

因此,名与实必须相应,两者必须一致。君子对于他所说的话如果丧失了德义,也就随便苟且了(没人相信了)。”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孔子的弟子。

2、卫君:卫国君出公。待:留用。子:对人的敬称。为政:管理国家政治。

3、奚:疑问词,什么。奚先:哪一件先办。

4、“正”字使动词用法。正名:正名分。孔子所说的“正名”,就是指用周礼作为尺度去正名分。名分是指人们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等级身份。

5、迂:就是远的意思,说孔子的话与事实有距离。孔子所谓“正名”,子路以为不是当前急需办的政事。

“子之迂也”,是主语,“有是哉”,是谓语。

6、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这句说:怎么先要正名呢?

7、野:粗鄙。这句说:仲由,(你多)粗鄙啊!

8、盖:连词,连接上句,表示原因。阙:空。如:作为词尾用。

这句说:还不如空缺了吧。

9、这句说:名与实不相当。

10、这两句意思说:假使言不顺,就无法考实,那事情就办不成了。

11、这两句意思说:事既无条理又不和美,那礼乐就兴不起来。依照孔子的说法,事情搞得有条理次序叫做礼,使事物和美叫做乐。

12、不中(zhong仲音):指不得当。

这两句意思说:礼乐既不行,那么,在施政上就不会合于道,刑罚也就轻重不恰当了。

13、措:放。这两句意思说:刑罚既滥,人民恐惧不安,连手足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就是说人民不知道怎么办才算对了呢!

14、这两句意思是:名与实必须相应,两者一致。

15、于其言:对于他的说话。

16、苟:指说话丧失了德义,而随便苟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