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时代18(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齐桓公又问:“要做这些事,财用怎么筹措呢?”

管仲说:“齐国土地广大,有山有海,我们可以用国家的力量开山铸钱,煮海为盐,这是一项取之不尽的财富。”

齐桓公听了认为很对,不过他觉得没有强大的军队也是成不了霸业的。

他就问:“怎么才能组织一支强大无敌的军队呢?”

管仲答道:“这就需要把人民好好组织起来,全国可以划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农)十五乡。

工商业者免服兵役,专心本业。士乡的农民平时耕田,战时当兵;五乡编为一军,全国共有三军。

这些人平时一同劳动,彼此熟悉;打起仗来可以互相帮助,紧密配合。这样的军队是没有不打胜仗的。”

齐桓公听了非常高兴地说:“那我们就可以称霸诸侯了!”

可是管仲认为还不行,他接着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现在中原诸侯各国成天混战,没有一刻安宁,引起许多落后部族侵扰中原。

所以我们要提倡’尊王攘夷’的政策,就是尊奉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召诸侯停止混战,共同对付入侵中原的外族,

并且大力发展中原的经济和文化。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扶助弱小和有困难的国家。这样就可以提高齐国在诸侯各国中的声望和地位,才能做诸侯各国的霸主。”

齐桓公听了这番话,非常赞许,就命令管仲按照这些内政和外交方针去贯彻执行。

管仲的内政外交方针实行以后,收到了显着的效果,齐国的国势一天天强盛起来。为了制止诸侯之间的混战,齐国与诸侯们举行了多次会盟。

公元前681年,齐国与宋、陈、蔡、邾在北杏会盟,帮助宋国解决了内乱问题。这年冬天又与鲁国在柯会盟,搞好了齐鲁两国的关系。

公元前679年,与宋、陈、卫、郑在鄄(juan绢音)会盟,齐桓公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公元前667年,再和鲁、宋、陈、郑在幽会盟,商讨各国互相合作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会盟活动,齐国在各诸侯中的威望更加提高了。

这年冬天,周惠王派使者前往齐国,正式任命齐桓公做“侯伯”,从此,齐国的霸主地位就得到了众诸侯的公认。

公元前664年,北方的燕国遭受山戎族的侵扰,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自率领大队人马去支援燕国。山戎族联合了孤竹国同齐国大军作战,结果被齐国军队打败。

孤竹国的大将黄花假意投降齐国,并且表示愿意带领齐国军队去打孤竹国。结果把齐、燕大军引诱到一个名叫“迷谷”的大沙漠里,他自己却偷偷溜走了。

齐、燕大军在大沙漠里迷失了方向。在万分焦急的时刻,管仲从容地从马群里挑选了几匹当地产的老马,让它们走在队伍的前面带路。

果然这些老马把大队人马领出了“迷谷”。大家所熟悉的成语“老马识途”的典故就出在这里。齐燕大军出了“迷谷”以后,很快就打败了孤竹国。

过了两年,西北一带的狄族侵扰邢国,当时齐桓公有点不大想管,管仲就对他说:“做霸主的国家,遇到别的国家受到侵略,是不应该袖手旁观的。”

齐桓公这才决定出兵帮助邢国。狄族人听说齐国大军出动,就收兵回去了。

公元前661年,狄族人又进攻邢国,齐桓公发兵救了邢国。第二年狄族人攻灭了卫国,齐国得到这个消息,连忙派出大军,并且联合曹、宋等国,共同把狄族人打退。接着又帮助邢国和卫国建立了新的国都。

为了制止南方的楚国向中原侵略,齐国在公元前658年联合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发动南征,

楚成王一看齐国的军队来势很大,便派大夫屈完去同齐国讲和。于是齐楚两国就在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举行会盟,决定两国“世通盟好”。

管仲做了四十一年的齐相,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活动,帮助齐桓公把齐国由弱变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的政治主张,虽然在客观上是为了齐国的贵族统治者,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当时社会历史的发展。

他的发展生产、轻徭役薄赋税的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的“尊王攘夷”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诸侯之间的混战,抵御了北方和南方落后部族的侵扰,这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