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损失预期的反向操控术(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堪破三千世相》最新章节。
临安城的冬夜飘着细雪,金玉奴蜷缩在破庙的草堆里,裹紧身上单薄的嫁衣。三日前她还是丐帮帮主的掌上明珠,如今却因夫君莫稽高中进士后翻脸悔婚,被弃在这荒郊野庙。指尖抚过腕上淤青,她忽然想起幼时父亲教的切口:"蛇打七寸,人捏命门。"庙外传来狼嚎,她攥紧半截竹棍,眼中寒光乍现——这棍子今夜不打豺狼,专打忘恩负义的薄情郎!
一、丐衣作甲藏锋芒
金玉奴初遇莫稽时,这穷书生正因冻饿昏死在雪地。她将人背回丐帮总舵,喂姜汤、赠棉袍,连父亲珍藏的《策论集注》也偷来相赠。这般倾囊相助,倒非全然天真——她早看出莫稽虽衣衫褴褛,但谈吐间暗藏经纬,正如《吕氏春秋》所言:"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可叹莫稽金榜题名后,竟嫌丐帮出身污了清名。大婚当日,他故意让花轿绕城三周,临门时却说:"堂堂进士岂能娶乞妇?"这番羞辱看似突发,实则是金玉奴早埋下的试金石。她婚前故意不换锦缎嫁衣,反穿着补丁袄子出阁,恰似《孙子兵法》"能而示之不能"——若莫稽真心重情,怎会因衣衫变心?
二、苦肉计里淬心剑
被弃破庙的第三日,金玉奴咬破指尖在墙上题诗:"宁为寒门犬,不做朱门妾。"血迹未干,莫稽派来的家丁已踹门而入。她佯装惊恐撞柱,额角鲜血汩汩时,袖中早备好的鸡血囊顺势破裂。这番做派吓得家丁落荒而逃,却不知正中她下怀——次日满城便传开"进士郎逼死发妻"的流言。
这招"借势造势",暗合《鬼谷子》"反应之术"。当年孙膑诈疯逃出庞涓魔爪,便是用自污之法降低对方戒心。金玉奴深谙人心:世人不怕真恶人,却怕"可能背负恶名"的风险。她将破庙惨状传遍茶楼酒肆,恰似在莫稽头顶悬起"道德利剑",逼得他寝食难安。
三、故布疑阵钓金龟
腊月廿三祭灶日,金玉奴突然现身临安府衙。她击鼓鸣冤时不哭不闹,反将当年莫稽手书的婚约、赠诗一一陈列。最妙的是呈上一件百衲衣:"此乃民女亲手所缝,每一块补丁皆对应莫大人当年受丐帮接济的饭食!"府尹细看补丁,果然绣着"某年某月赠米三升"、"某日某时救急银五钱"。
这般缜密功夫,令人想起范蠡的"蚤(早)知"之术。金玉奴早料到书生易变,故将每笔恩惠化作有形证据。正如《韩非子》所言:"恃人不如自恃",她这招"恩情具象化",把虚无缥缈的情义变成可丈量、可展示的"债务",逼得莫稽在公堂上冷汗涔涔。
四、棒打鸳鸯破幻梦
公堂对峙到第七日,金玉奴突然撤诉。她当着满城百姓将婚约撕碎:"今日断的不是姻缘,是因果!"转身便走,却在衙门口"不慎"跌落玉簪。簪中滚出颗蜡丸,内藏莫稽当年乞讨时按下的血指印。围观者中早有丐帮子弟高呼:"忘恩负义,天理不容!"
这"欲擒故纵"的手段,恰似《战国策》中冯谖为孟尝君"市义"。金玉奴表面放弃追究,实则以退为进激起民愤。三日后,御史台的弹劾奏章雪片般飞入京城——莫稽最恐惧的"失去官位"终成现实。正如《淮南子》所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金玉奴这顿"棒打",打的何止是薄情郎,更是人心深处的得失秤杆。
五、寒窑灯火照乾坤
莫稽贬为庶民那日,金玉奴正在西湖边施粥。有乞儿问她为何不落井下石,她舀起勺热粥笑道:"当年我给他一碗饭,他回报以毒药;如今我舍千碗粥,自有千人还我碗。"话音未落,人群中有富商高喊:"金娘子仁义!我愿聘为掌柜!"
这番应对暗藏《道德经》"大巧若拙"的智慧。她看似以德报怨,实则在市井间树起"信义"大旗。后来临安城内新开的"玉奴米行",专在灾年平价售粮,每逢腊月廿三还向书生赠棉袍——袍角皆绣着莫稽的故事。这般"化伤疤为图腾"的手笔,倒比千万句道德文章更震人心魄。
正是:
棒打薄情非为恨,寒窑烛火照乾坤。
若得人心作秤杆,何惧世道有冤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