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萨瓦迪卡·八(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富婆与穷小伙的暖情微光》最新章节。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广播用中英双语播报着航班信息。我推着轮椅上的小莲,能感觉到娜拉紧抓着我衣角的手在微微发抖。这是她第一次离开泰国。

"叔叔,"小莲仰起苍白的脸,"为什么这里的人都穿这么多衣服?"她好奇地指着自己身上的加绒外套——这是临行前我为她准备的,曼谷最冷的天气也用不上这个。

"因为中国现在是冬天。"我蹲下帮她整理口罩,心疼地发现她又瘦了,锁骨在衣领下清晰可见。

娜拉站在一旁,不断检查随身包里的病历和药物。她今天特意穿了长袖衬衫和黑色长裤,头发也规整地扎成马尾,看起来像个严肃的学者——完全不像平时那个穿碎花裙的泰国姑娘。我知道,她是在用这种方式对抗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

"我爸说会来接我们。"我试图让气氛轻松些,"他特意借了同事的七座车,就为放你的三个行李箱。"

娜拉勉强笑了笑,却突然瞪大眼睛——海关通道前立着大幅电子屏,上面是所有入境旅客的红外体温图像。小莲的热成像显示她额头明显发红。

"别担心,只是仪器敏感。"我赶紧解释,却看到娜拉已经掏出退烧贴贴在小莲额头,动作快得像是训练有素的护士。

取行李时,我远远看见了父亲。他站在接机人群最前排,穿着那件我熟悉的藏青色夹克,头发比视频里看起来更白了些。四目相对的瞬间,他微微点头,目光随即落在轮椅上的小莲身上。

"爸。"我推着轮椅走过去,喉咙突然发紧,"这是小莲,这是娜拉。"

小莲睁大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中国爷爷,突然用中文说:"爷爷好!"——这是我教了她一路的话。

父亲明显怔住了。他蹲下身,平视着小莲,半晌才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Wele to China."然后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彩色风车。

小莲惊喜地接过,鼓起腮帮子吹了一下。风车转动时,我看到父亲眼角泛红。

回家的路上,娜拉紧贴车窗望着窗外掠过的摩天大楼。当车子驶过南浦大桥时,黄浦江的波光映在她脸上,我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泪光。

"怎么了?"我小声问。

她摇摇头:"就是觉得...好大。"这个在曼谷街头如鱼得水的女人,此刻像个迷路的孩子。

母亲在家门口等候。她穿着熨烫平整的旗袍,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脸上是精心练习过的微笑。

"阿姨好。"娜拉双手合十行了个标准的泰国礼,又觉得不妥,赶紧改成生硬的中式握手。

母亲的笑容僵了僵,目光扫过娜拉露在衬衫领口外的纹身——那是句巴利语经文,意为"慈悲"。我后来才知道,那是娜拉被家暴后去寺庙求的。

晚餐是母亲精心准备的四菜一汤,但泰式酸辣口味的小莲几乎没动筷子。母亲不断用公筷给她夹清蒸鱼:"多吃点,身体才好得快。"

小莲求助地看我,我正要解释,娜拉已经起身去厨房:"可以借一下厨房吗?我给小莲做点粥。"

母亲跟着进了厨房。我听到锅碗轻碰的声音和她们克制的英语对话:"泰国人习惯吃辣...生病的孩子应该吃清淡...在泰国我们相信香料能治病..."

父亲默默给小莲倒了杯温水,突然用泰语说了句:"?????????(舒服吗)?"

我和小莲都惊呆了。父亲不好意思地解释:"最近学了点。"然后指着电视柜上几本泰语教材——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居然为了见孙女学了泰语。

第二天一早,我们带小莲去中山医院做术前检查。医院大厅人潮汹涌,排队挂号的人群像沙丁鱼罐头。娜拉紧紧搂着小莲,生怕她被挤到。

"我去排队,你们找地方坐。"我拿着病历本挤进人群。回头时,看到母亲正用身体为小莲隔开人流,而娜拉在努力理解墙上的就诊指南——那些对她来说如同天书的汉字。

检查过程像一场马拉松。心电图、彩超、X光...每个科室前都是漫长的等待。小莲越来越蔫,最后趴在我肩上睡着了。娜拉坚持抱着她,即使手臂已经发抖也不肯放下。

"让我来。"母亲突然接过熟睡的小莲,动作熟练得仿佛抱过千百次。后来我才知道,她特意去社区医院学了怎么抱生病的孩子。

最困难的是填写各种表格。娜拉咬着嘴唇,一笔一画地抄写我写好的样本。当护士问病史时,她急得额头冒汗,最后掏手机打开翻译软件:"请说慢一点..."

护士不耐烦地转向我:"家属来回答。"那一刻,我看到娜拉眼中闪过受伤的神色。

晚上回到家,小莲发起低烧。母亲翻出退烧药,娜拉却坚持用带来的泰国草药膏按摩。两个女人僵持不下,最后是我提议先用药物控制体温,再用草药辅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