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影评(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最新章节。
一时间,各大主流媒体开始大规模报道了林枫获得戛纳短片金棕榈的事情,毕竟这可是华国第一位。
虽然事情不大,但只要贴上“第一次”、“开先河”、“创纪录”等词作前缀,大家都会很感兴趣。
甚至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用了类似《大一少年究竟拍了什么,竟震惊世界?》这样的标题。
幸好目前震惊体还未发明,不然又是满屏震惊。
当然,目前华国还未进入全民网上狂欢的年代,虽然已经有网络论坛这种网上交流的东西,但基本限于高校和一些研究机构。
虽然去年第一家网吧已经在京城开业,但普通人拥抱网络还要等明年网吧的大规模膨胀。
普通民众姑且不论,但获奖的事在业内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部分的业内人员都会在聊天或开会时提上几句林枫。
一些有关系的人,甚至跑到学院,希望能看到《黑洞》这部短片。
由于是短片,不用上映,只是学院今后的教学素材,所以学院也没有驳大家面子,过来看片子的业内人员基本都能看到这部片。
等林枫返回学院时,很多好奇的业内人士基本都看过这部片子,而且一些相应的影评和分析也逐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
其中一位上戏的王教授在林枫回来的那天,于《文惠电影时报》上发表了一篇署名长影评:
“三分钟,洞见人性深渊——评短片《黑洞》
在电影的世界里,时长从不是衡量作品深度与影响力的绝对标准。
短片《黑洞》,以仅仅三分钟的时长,却构建出一个充满张力与隐喻的叙事空间,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贪婪,成为短片创作中的经典范例。
短片开场,昏暗空寂的办公室里,唯一的光源来自那台发出嘈杂声响的复印机。
这里的灯光运用非常好,以明暗交替的光影,提现主角的心情。
这时镜头对准小职员主角,正无精打采地站在旁边,机械地重复着复印动作。
导演通过幽暗中的光影、复印机的噪音以及主角麻木的神态,迅速将观众带入一个压抑沉闷的氛围中,同时也暗示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疲惫与无奈,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这种对环境和人物状态的简洁描绘,精准地勾勒出故事的起点,奠定了影片冷峻的黑色基调 。
情节的转折始于那张神秘的A4纸,纸上的实心黑球。
它如同一个未知的谜题,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也渐渐使得主角展现出人性的贪婪。
当主角意外发现水杯掉进黑洞消失不见,好奇心驱使他开始探索黑洞的秘密。
从小心翼翼地伸手试探,到成功从自动贩卖机中拿到各种食物,主角的心理逐渐发生变化,脸上露出窃喜的神情。
注意此时饰演者祖风的表情变化,非常到位,让我们能很清晰地感觉到贪婪的种子已悄然种下。
导演通过对主角表情和动作的细腻刻画,将人物内心的转变自然地呈现出来,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从平凡到被欲望支配的过程。
随着剧情推进,主角的贪婪愈发膨胀。
他将目标转向了保险柜,当看到保险柜里的金钱时,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欲望,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
此时,镜头不断切换,快速的剪辑节奏和主角疯狂拿钱的动作相呼应,这时的镜头纵深,将他内心的贪婪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当他为了拿到更多的钱,不顾一切地钻进保险柜,黑洞纸却突然掉落,他被困其中,只能无助地敲打柜门,这一情节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也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贪婪带来的恶果。
短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却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实现了出色的叙事与表意。
在音效方面,黑洞每次出现时发出的低频声响,仿佛是贪婪的低语,不断诱惑着主角;
而复印机的声音则贯穿始终,从一开始营造烦躁的氛围,到后来象征着主角内心贪婪的不断复制与膨胀,每一处音效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感和氛围感。
在画面上,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光影和色彩,如保险柜周围的冷色调环境,突出了金钱的诱惑,而主角拿钱时的特写镜头,则将他的贪婪表情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黑洞》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它让我们看到,在面对诱惑时,人是多么容易被内心的贪婪所驱使,从而失去理智,陷入无尽的欲望深渊。
这部短片不仅是对个人贪婪的警示,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贪婪现象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时常面临各种诱惑,而能否坚守内心的底线,不被贪婪所吞噬,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考验。
《黑洞》用三分钟的时间,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人性剖析。
它以简洁的叙事、精妙的视听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短片电影的独特魅力,成为了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使得短片《黑洞》只有短短的2分半钟,但却登上了嘎纳的领奖台,获得了短片最高荣誉金棕榈。
另外,除了夸赞导演林枫的同时,不得不说一句,祖风这个还在大一地学生演的真不错,当然,也可能是导演要求调教得好。
这部短片在我看来,比很多电影长片表达的信息更多更深刻,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