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交叉火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我觉醒了轻步兵巅峰战魂》最新章节。
高桥义雄也带着大队本部进了喇叭口。
只是一眼,高桥义雄突然就背脊发凉。
这黑云口,简直是最理想的伏击战场。
伏击战中,最令中伏者胆寒的就是交叉火力的设置。
交叉火力的恐怖本质在于其将物理学、心理学和战术学完美结合,创造出近乎无解的血腥杀戮方程式。
首先是无死角覆盖,物理杀伤最大化。
交叉火力通常由至少两个方向的火力轴线构成(如L形或X形),形成重叠射界。
目标一旦进入交叉点,将同时暴露在多个方向的弹道之下,逃逸路径被完全封锁,即使及时找到掩体,也躲不过侧翼或后方火力。
其次是心理摧毁效应或者说认知过载。
人类大脑在遭遇多方向攻击时,难以快速判断威胁优先级,导致决策瘫痪,士兵可能因无法确定首要隐蔽方向而暴露在火线之下。
根据莓军《战斗应激控制手册》统计,遭遇交叉火力侵袭的部队在最初30秒内的崩溃概率高达70%,远高于单向伏击(约40%)。
这种心理摧毁效应会导致未受伤人员丧失战斗意志。
最后是战术层面的绝对优势,交叉火力的杀伤效率是单向火力的三倍以上!
二战期间的特根森林战役中,德军利用林间交叉火力使莓军每前进一百米就要付出三百人伤亡的代价;在车臣战争期间,格罗兹尼的十字路口交叉火力曾经让俄军装甲纵队每小时损失八辆坦克;还有在摩加迪沙,索马里民兵利用交叉火力曾经让莓军“黑鹰”直升机的救援队陷入长达十五个小时的困斗。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战争又或者是非对称冲突,掌握交叉火力的一方总能以极小代价换取超额战果,所以被所有军事教材列为伏击黄金准则。
高桥义雄上过陆军大学,对交叉火力有足够的认知。
眼前这个黑云口的地形,八路军只要在山谷两侧的山脊上架起机枪,就可以形成不留死角的火力覆盖,令山谷中的蝗军无所适从,更难以逃逸。
即便是打伏击的只是八路军的小部队,也同样危险。
“真该死!”高桥义雄愤怒的咒骂一声,接着大喝道,“本部所有人立即退出谷外,命令各步兵中队及重机枪中队,立即撤出山口!”
不幸的是,这时候再想撤退已经太晚了。
……
右侧山脊,常胜躲在一簇灌木丛的后面,早就已经通过三八大盖的照门以及刀片准星锁定了高桥义雄,老鬼子刚进喇叭口就锁住了。
不过常胜并没有急着开火,他想等所有的鬼子入彀。
眼看着最后一拨鬼子就要通过喇叭口进入唢呐身管,被锁定的扛着少佐军衔的老鬼子却忽然扬起右手还说了一句什么。
随即老鬼子身边的几十个鬼子便忙不迭的转身后退。
还有一个像是传令兵的鬼子则快步向前,飞奔入谷。
看到这幕,常胜瞬间就做出判断,老鬼子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危险,所以打算避开黑云口从两侧另外寻找道路进黑云山。
转念之间,常胜就果断扣下扳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