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若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流浪远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最新章节。

队伍缓缓前行,压抑的气氛如同这灰蒙蒙的天空,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孔颖达眉头紧锁,目光扫过道路两旁大片大片的荒芜土地,心中疑惑更甚。

“怪哉,这幽州沃土千里,如今竟荒废至此,却不见百姓回来耕种,究竟是为何?”他低声喃喃,语气中充满了不解。

一旁骑着枣红马的秦琼闻言,粗犷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疑惑。

他眯起眼,眺望着远处稀稀拉拉、衣衫褴褛的流民,沉声道:

“为何这些百姓宁愿流离失所,也不愿重回家园开垦田地?”

一阵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枯枝败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程咬金裹紧了身上的披风,瓮声瓮气地说道:“等到了大炎,你们就明白了。”

他语气低沉,意味深长地看了众人一眼,随即猛地一夹马腹,胯下战马一声嘶鸣,向前疾驰而去。

众人连忙跟上,只留下身后一片萧瑟的景象,和那挥之不去的疑问。

杜如晦望着程咬金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周围荒凉的景象,心中隐隐升起一种不安的感觉……

他双唇紧抿,一言不发地策马跟上。

孔颖达催马上前几步,与秦琼并驾而行,他捻着胡须,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困惑。

他转头看向秦琼,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被这荒凉的景象扼住了喉咙:

“叔宝兄,依你之见,这大片良田荒废,百姓流离,是为何所致?可我总觉得此事蹊跷,其中必有隐情。”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大唐百姓,向来安土重迁,若非走投无路,怎会弃家园于不顾?”

秦琼的目光依旧注视着前方,似乎在搜寻着什么。

他虎目圆睁,环视四周,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

“我看,多半是大炎那些蛮子搞的鬼!他们强行扣押了我大唐百姓,不让他们回来耕种,以此来削弱我大唐国力!”

他越说越激动,右手紧紧握住腰间的佩剑,仿佛随时准备拔剑出鞘,与大炎之人决一死战。

“这……”孔颖达一时语塞,他虽有疑惑,却也不敢妄下定论。

这时,一直策马走在前面的程咬金勒住了马,他回过头,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诸位不必多虑,等到了大炎国土,你们自然就明白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低沉而坚定,“有些事情,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程咬金话音刚落,便双腿一夹马腹,再次催动战马向前奔去。

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漫天风沙中,只留下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在众人耳边回荡。

孔颖达与秦琼面面相觑,心中皆是一惊。

杜如晦则眉头紧锁,目光如炬,盯着程咬金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道:“知节……他好像去过大炎来着……”

孔颖达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光深邃,若有所思地喃喃道:

“知节兄向来谨慎,今日却如此卖关子,其中定有蹊跷……”

他抬头望向程咬金消失的方向,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秦琼粗犷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凝重,他沉吟片刻,低声道:“知节那老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莫非真让他发现了什么?”

他用力握了握手中的缰绳,指节泛白,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干燥的风沙刮过他的脸庞,带来一丝粗粝的触感,让他更加坚定地想要一探究竟。

杜如晦依旧沉默不语,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风沙,看到了远方那片神秘的大炎国土。

他紧了紧身上的狐裘,感受着寒风带来的刺骨寒意,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

他转头看向孔颖达和秦琼,语气低沉而坚定:“走吧,我们去大炎看看究竟。”

程咬金那厮,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却只留下一个神秘的笑容。

杜如晦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眼中精光闪烁,淡淡道:

“若大唐百姓在大炎水深火热,吾等,便带他们回家!”

使节团一路西行,终于踏入了大炎的境内。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干燥而粗粝的气息,风沙裹挟着尘土,扑打在众人的脸上,带来一种不适的触感。

放眼望去,黄沙漫漫,寸草不生,偶有几株枯萎的胡杨,也无力地摇曳着。

孔颖达捋着胡须,望着这片荒凉的土地,不住地摇头:“唉,如此蛮荒之地,民风必是不开化。”

虞世南也叹息道:“想必那大炎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盖文达附和道:“我等出使大炎,当以教化为先,务必让他们感受到我大唐的恩泽。”

几位官员凑在一起,低声商议着出使的策略,言语间充满了对大炎的不屑和轻视。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片沉寂。

远处,尘土飞扬,一群黑影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使节团的方向逼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