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合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最新章节。

他沉声道,“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拖下去了。长期的奔袭和战斗,已经让将士们疲惫不堪,粮草也所剩无几。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所有士兵。

“将士们,我们已经深入敌后太久,是时候结束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了!”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向飞狐谷进发,与高句丽人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士兵们齐声高呼,斗志昂扬。

他们早已厌倦了这种东躲西藏的日子,渴望着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来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实力。

大唐,长安。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在他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奏折,每一份都控诉着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

“陛下,科举制度已形同虚设,世家子弟凭借祖荫,依旧占据朝堂要职,寒门子弟纵有才华,也难有出头之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位老臣痛心疾首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懑。

“科举,科举,考的都是些无用之物!”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于国于民,有何益处?如今国家百废待兴,正需要的是精通农桑、水利、军事的实用之才!”

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头疼欲裂。

科举制度是他一手推行的,本意是为了打破世家垄断,选拔真正的人才。

然而,事实证明,他还是低估了世家的势力。

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操控考试结果,让科举沦为了他们巩固地位的工具。

“继续办,还是停止?”李世民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继续办,只会让科举更加腐败,寒门子弟更加绝望;停止,则意味着他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世家将更加肆无忌惮。

就在这时,房玄龄快步走入金銮殿,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陛下,臣有喜事禀报!”

李世民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喜事?什么喜事?”

房玄龄微微一笑,俯身在李世民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世民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当真?”

房玄龄点点头,肯定地说道:“千真万确!臣已派人确认过,此事绝无虚假!”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好!好!好!”他连说了三个好字,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走,随朕出宫!”

“陛下,这是要去……”

“楚河村!”

御辇辚辚,卷起长安街上的尘土。

李世民心中虽被科举的阴霾笼罩,却因房玄龄口中的“喜事”而燃起一丝期待。

这楚河村,自打一年前那奇异的“天降祥瑞”后,便屡屡创造奇迹,莫非真如传言那般,受神灵庇佑?

此刻正值秋日,道旁的梧桐叶已被染成金黄,在秋风中瑟瑟作响,发出阵阵“沙沙”声,如同低语。

李世民掀开车帘,目光落在那些飘落的叶子上,心中却想着楚河村的稻田。

据说那里的稻子,一年能熟三次,颗颗饱满,晶莹剔透,宛若珍珠。

若是真有这样的稻种,推广开来,大唐的粮食危机便可迎刃而解。

一路疾行,御辇终于抵达楚河村。

还未进村,便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稻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举目望去,田野里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宛如金色的波浪,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李世民走下御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得神清气爽。

他看着眼前这片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

“陛下,请随老臣来。”房玄龄神秘一笑,引着李世民往村中走去。

穿过一片稻田,来到一处被篱笆围起来的院子前。

房玄龄停下脚步,转身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就在里面。”

李世民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陛下,请看!”房玄龄指着院子中央的一块空地,声音激动得微微颤抖。

李世民顺着房玄龄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