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开科举(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最新章节。

李川的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

殿内群臣噤声,唯有郭守敬出列,躬身领命:“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次科举!”

“一切事宜,务必从实际出发。”

李川补充道,脑海中浮现出大炎如今的景象,心中思绪万千。

他挥了挥手,“下去准备吧,朕要看到结果。”

郭守敬领命退下,脚步匆匆,科举乃国之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吹遍了大炎的每一座城池,尤其在雁云城,更是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听说了吗?朝廷要开科取士了!”

“真的假的?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可不是嘛!咱们寒窗苦读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大街小巷,茶馆酒肆,到处都是议论科举的声音。

读书人们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所有人群中,最为激动的莫过于教师群体。

雁云城小学,一个略显清瘦的身影急匆匆地穿过学堂,正是小学教师赵阳。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告示,上面赫然写着“大炎开科取士”几个大字。

“机会!我的机会来了!”

赵阳内心激动不已,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

他快步跑回家中,草草收拾了几件衣物,便直奔衙门而去。

衙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龙,都是前来报名的学子。

赵阳深吸一口气,加入了队伍之中。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他时不时地看向队伍的前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终于,轮到他了。

他将自己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登记造册,然后郑重地按下了手印。

走出衙门,赵阳抬头望天,万里无云,阳光格外灿烂。

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冲动,一个念头在脑海中盘旋:“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在大唐的朋友呢?”

大唐的科举早已被世家门阀所掌控,希望大炎能够多给寒门学子一点机会吧!”

他踱步在雁云城热闹的街道上,耳边是喧嚣的叫卖声,眼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他却仿佛置身于一个孤岛,内心挣扎不已。

最终,他停下脚步,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快步走向一家笔墨纸砚店,买了一支狼毫笔和几张上好的宣纸。

回到家中,他铺开宣纸,深吸一口气,饱蘸浓墨,开始奋笔疾书。

信中,他详细地描述了大炎的科举制度,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信的末尾,他写道:“你我兄弟二人一起金榜题名。”

写完信,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叠好,装入信封,然后匆匆赶往信站。

交完信,他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个千斤重的担子。

而此时,雁云城内,像赵阳一样选择写信的人不在少数。

“老王,大炎开科举了!你还等什么呢?快来吧!”

“李兄,速来!这里才是我们读书人的天堂!”

一封封饱含着希望和激情的信件,如同飞鸟般,从雁云城飞向四面八方,飞向那些曾经的同窗好友,飞向那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

炎京城,皇宫内。

郭守敬神色匆匆地走进御书房,看到正在批阅奏折的李川,连忙躬身行礼:“陛下,臣有事禀报。”

李川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头,语气平和地问道:“何事如此着急?”

“陛下,科举的消息传开后,各地学子纷纷写信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大炎参加科举。”郭守敬如实禀报道。

李川闻言,先是一愣,而后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哦?还有此事?看来,大炎的吸引力,比朕想象的还要大啊。”

郭守敬看着李川的笑容,心中却有些担忧。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如此一来,参加科举的人数恐怕会大大增加,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李川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无妨,朕要的,就是激烈竞争。只有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传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