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清风不渡处·明月照故道(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千丝诏》最新章节。

"今日正是五月!"沈知意望向西沉的日头,"距子时不到三个时辰!"

严世蕃家奴的弩机突然调转方向,陶箭射穿船底暗舱。

二十口铁箍陶箱浮出水面,箱面阴刻的鱼鳞纹正与河堤响瓦完全一致!

"带陆大人看看真相。"严党死士的刀锋架上沈知意后颈,"当年你父亲亲手埋的引线,如今还在河泥里发烫呢。"

陆云袖劈开最近一口陶箱,箱内整整齐齐码着工部特供火折,每支都缠着沈明允签押的封条。

沈知意抚过父亲的字迹,忽然发现"允"字第三笔的墨色深浅有异。

"这是水印鉴伪法!"

她将封条浸入江水,褪色的笔画竟重组为"严"字篆文,"真正的封条被调包了!"

蒙冲舰突然剧烈震颤。

严世蕃管家脚下的船板裂开蛛网纹,二十块空心响瓦自动拼接成引火道,硫磺焦臭味瞬间弥漫全船。

"快跳!"

陆云袖拽着沈知意跃入江心,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

燃烧的船骸中飞出无数陶片,每片都刻着沈明允的匠籍编号。

沈知意浮出水面时,望见对岸河堤亮起诡异火光。

四十九道烟柱直冲云霄,勾勒出巨大的鱼骨形状——正是《河防考》记载的"火龙烧尾"险工!

"令尊在陶砖夹层留了后手。"

陆云袖递来半块带血的响瓦,"看这鱼鳞纹的走向..."

沈知意将瓦片按进江水,鳞片状裂纹竟自动拼合,显出一条直通堤坝核心的密道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图中某处朱砂标记旁,蝇头小楷写着:丙寅位,火门逆转。

子时的更鼓穿透雨幕。

两人沿着密道潜行至堤坝中段,忽见前方亮着二十盏陶灯。

灯影里跪坐着个铸铁匠人,手中锤头正敲打着烧红的火门机关。

"宋叔?"

沈知意如遭雷击。

这分明是当年父亲最器重的陶窑匠首,五年前因炸窑事故"身亡"的宋青阳!

老匠人转身露出半张焦黑的脸:"姑娘来迟了,严党在四十九道火门都灌了琉球火油。"他举起淬火的铁钎,"除非找到令尊埋下的陶闸...还有几千绣娘在……她们都还等着解救…"

陆云袖的刀鞘突然击打某块墙砖。

空心的回响中,砖面鱼鳞纹层层剥落,露出磁州窑特有的三沉三浮暗格。

沈知意摸出父亲遗留的陶虎符,符身凸起的阳纹竟与暗格完全契合!

机械转动的轰鸣声里,整面堤墙向两侧滑开。

三千块刻着"沈"字的陶闸排列成阵,每块闸板都嵌着精铁齿轮,闸面朱砂绘制的《河防考》星图正与天上紫微垣遥相呼应。

"原来父亲把真闸藏在假堤里..."

沈知意转动中枢齿轮,"严党炸的是他们自己修的豆腐堤!"

寅时的梆子响彻河道。

当最后一枚陶闸归位时,四十九道火门同时逆转,燃烧的硫磺被导入废弃支流。

严世蕃的嘶吼淹没在洪峰中,倭寇战船的残骸随漩涡沉入江底。

雨停时分,沈知意站在修复的堤坝上。陆云袖递来从废墟中找到的陶匣,匣中《窑变十六鉴》残页泛着血渍:

"丙寅火起时,千窑尽成烬。唯有丹心骨,可镇河伯怒。"

三百里外,磁州第七孔窑遗址的青烟仍未散尽。

老窑工们从灰堆里扒出块焦黑方砖,砖心藏着的鱼鳞密信在晨光中渐渐显形:

"清风不渡处,明月照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