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宋夏两战谁敌手,息止征戍愁(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李格非唐国昌见孩儿已去,遂又转变话题,李格非道“国昌贤弟,今日不能再说娃儿之事,目今汴京城的大事乃是西夏国使者入京,今日朝上论断,你觉得西夏国的目的到底为何?”

唐国昌回应道“西夏国使者今日所言,灵州乃是关键,西夏必然取之,取之之后,伺机东出才是其目的。历代西夏国主都乃以东出中原为自己毕生宏愿,如今国主梁太后更是如此,其虽为女流,但是若真的能入主中原,其声名必能胜先贤之功业。”

李格非道“然,吾也道西夏人必然是想得到灵州,即便是我大宋不愿意放弃灵州,西夏人也将会集全国之力攻之,如今我大宋好似不得不予,至于李秉藏放与不放乃是小事。”

片刻后李格非又道“国昌贤弟,你在军中多时,又是与西夏国久战,以你之见,大宋兵马能挡住西夏的洪流铁骑吗?”

唐国昌道“西夏国兵力虽少,但是不容小觑,临洮城一战,若非我大宋以多胜少,则恐章淳将军必身死敌手,这也是章淳为何那么惧怕西夏国做大原因,如果西夏国主执意侵宋,我大宋恐难抵御。为今之计,只有全然答应西夏国的意思,以换取几时的安定。我大宋必要强军富民,方可与之一敌。”

李格非道“西夏国用兵,有几番策略?”

唐国昌回道“西夏国兵,骁勇善战者众,虽然不善诡谋,但是攻城也有几番策略,先用强兵围困一点,一点破之,继而蜂拥而上。总是出其不意就攻入城池,宋军守城者虽众,但是分散且广,也难免失手。西夏狼兵,闻名天下;西夏狼箭,射人如麻。入城之后,乃用全线铺开,多点行进,躲在暗处的宋军皆难逃其敌手,西夏兵狠辣,从来不会疼惜性命,即便身死也不回头,所以吾认为我大宋能避战则避战,否则又是万千生灵涂炭。”

李格非叹息道“谁又喜欢打仗呢!只是有时不得不战罢了。”

唐国昌道“李昌吉所言,如果大宋不与之缔结盟约,其侵宋乃是必然,西夏狼兵绝非浪得虚名。”

李格非叹息道“这西夏人真是让人闻风丧胆呀!若是真与之对敌,大宋恐难获得便宜。”

唐国昌道“是也!若不议和,大宋有存亡之危矣,如今汴京城有几个人能看清西夏的这等计议。”

李格非道“苏翁乃是想极力促成和议,我大宋急需变法图强,必要先求安。”

对苏轼的提议,唐国昌倒是有不同的见解,其道“苏翁虽然极力促成和议,不过是想取地陇右吧!”

李格非则来解释“苏翁绝非短见之人。苏翁欲谋长安,必先议和夏国。”

唐国昌回应“也许苏翁谋略长远,可是我倒是觉得章淳看得更清楚,西夏国狼子野心,迟早都是祸患,只是大宋实力不济,不然打到兴庆府,定能除百世之患。章楶种师极乃是善战之辈,但并非国策决略之人。晏秋无脑,其为青山王谋益,足见其短。至于文彦博等乃是苟且求安之辈,能余世逍遥便好,至于战争,其才不想。”

李格非赞叹道“朝中能有几人有如国昌之眼目的!”

唐国昌谦虚道“唐某愚见,目前朝中虽然各方都有言语,但是能说得上话的唯有苏翁,不过好在其还顾全大局,没令太后妄杀来使。此次和议,苏翁当壮其行也!”

李格非道“非当尽心辅佐苏翁行事!”

唐国昌道“那便是甚好!”

再说唐迁拉着李易安出门去,寻一处僻静处问道“安儿,我一直把你当妹妹,你怎么唤上夫婿妻妾了,汝还小,怎么不阻止这种事。”

李易安道“我也有阻止,所以我说只要你考取功名后我就嫁给你!如今离春考至少还有一年,吾等之事至少还要再等一年,再说……再说……你怎么就能考上功名?”李易安说之则一脸不屑的样子,看来唐迁的文才确实堪忧。

唐迁瞥眼气氛道“你这丫头,怎么不说我当上皇上你再嫁给我!”

李易安道“我是想说来着,可是这不是犯了大宋律法吗?肆意言语当皇上乃是谋反的重罪,我怎敢如此大胆!”

唐迁道“你这……气死我了。”

李易安急忙跑开了,李迒在后面哈哈的嘲笑着唐迁。

唐迁责骂之“你这小子,看我不揍你。”说完李迒也跑了。

一会时间,唐夫人出来寻觅,看见唐迁急唤道“快过来,今日陪你爹和李伯父好好喝上几杯。”

唐迁回到正厅,只见酒菜已经上桌,众人皆已坐定,唐迁寻觅一个离唐国昌较远的位置坐下。

唐夫人责备唐迁道“你这小子,甚是无理,快去李伯父边上寻坐,为他斟酒。”唐迁无奈只得照做。

李格非举起酒杯笑道“唐李两家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今日就借着国昌贤弟不远千里买来的西夏酒敬诸位!”

其余人也纷纷举杯应之。

就这样李唐两家乃是作了这些年来难得的一次聚会。不知从何时起,本来一起的两家人,却甚少能见面,虽然两家人相隔只是大相国寺的边上的几个商户,却很难再全部聚到一处,这也许就是宿命。宿命就是李格非是文臣,久在汴京,而唐国昌是武官,常年戍边。

第二天李格非求见苏子,俱说其事。苏轼则言力保宋夏之间达成和议,以安民心,当然更是为了施行新法寻求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

夏宋之间还有一事,必须言明,就是晏秋和李秉藏的关系。散朝当天晚上,官家并未言明李秉藏去处,侍卫和下官还是将李秉藏送到上水门的晏府。可是晏秋明显不愿再照看(关押)李秉藏,因为他意识到他给李秉藏多少便利,就对自己有多少不利,官家已经怀疑其心志,所以此事最好能推卸给兵部或者刑部,更或者直接推给枢密院,让枢密院自己寻摸一处关押此人,总之晏秋得此人,如坐针毡呀!

待到晏秋归家时,看见李秉藏房间外明显多加了几个侍卫,而这个侍卫并不是晏府的家丁,乃是官家,或者是范纯仁,也或者是章淳安排的,总之晏秋是不知道这几个侍卫是怎么来的。晏秋无精打采的路过李秉藏的房间,也没有兴致再去看望李秉藏。

可是李秉藏听见门外有动静,知道一定是晏秋回来了,急忙开门喊道,“晏将军,可否一见呀!”侍卫拦住李秉藏,阻其莫要离开房门一步。

晏秋听到李秉藏喊自己的名字,本不想节外生枝,就假装没听到,谁知道晏几道来自己屋内寻问道“我听说今日在朝上受官家责罚了。”

晏秋默然的点点头。

晏几道说“这青山王一回来就没有消停过,你且要去看一眼!”

晏秋道“不是孩儿不想,只是吾与之关系越亲密,通敌之嫌就越大。”

晏几道说“有些事情,只要问心无愧,就莫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这西夏王我看也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就再见见吧,毕竟朋友一场。”

晏秋道“这门口的侍卫可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他日去外面嚼舌头根子,吾晏家又要受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