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宋家兵马破残贼,止战长城北(4)(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青山王先听得让自己殿后,自然不高兴,而后思可以召回旧部,而且还可以统领天山郡王余部,并且大夏国王军也有一部分归他调遣,瞬间也来了兴致,毕竟西夏王军都出了兵马,自己的实力已然是在晋阳时的两倍。这下内心可就乐坏了。但是表面依然故作推迟状,“太后,臣一介莽夫,只能一人作战,领这么多人,恐怕首尾难顾呀!”
太后道“你莫要怕,你自己的一万余众(一万五千)自可游刃有余的驱使,天山郡王一万余众(一万八千)都是凶悍的西北大漠壮士,实力不容小觑,你与天山郡王交好,自然也可以运用得当。”太后迟疑片刻,又说道“一万王军由骁勇善战的步军参曹李昌吉及马军参曹呼延契率领,你可放心。这足有四万的兵马可让你对敌宋人毫无怯意。”
李秉藏听说王军也要出一万人给他指挥,十分的高兴,可是又听说这一万人是由李昌吉统领,瞬间就失去了兴致,你想这李昌吉能听李秉藏的吗?所以太后这王军一万人不过是来牵制李秉藏的,乃是督战之军,内心不愿意,但还是接受了。
李秉藏重获兵权,虽有几分不顺,但总算自由,因为一路后撤,自己都皆是军中一闲人,自己所部和天山郡王部被王军所辖,自己无兵无权,正是苦闷的很,现在刚好又能领军,内心顿感自由之气。
这太后所派的李昌吉到底是为了牵制李秉藏的还是真的为守护西平府,这个只有太后自己知道。不过且看后面的形势,或可认为这样安排最为得当。因为既想保西平府,又不想西夏军全军覆没,只得留大部分(十二三万之众)拱卫兴庆府,以确保兴庆府之万一,西平府亦必须留下实力不容小觑的军队,毕竟宋军这十几万之众可不能轻视。
这第二日,梁太后便亲率王军十几万人返回兴庆府,留得李秉藏和李昌吉等人在西平府外围布防。只是这李秉藏和李昌吉自晋阳之后就十分的不合,不知道这次合作城防效果如何,真的让人拭目以待。
宋军果然是马不停蹄,刚刚获知梁太后的大军撤去,宋军的十几万人就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西平府的城门之外。虽然主帅吕惠卿(实际的主帅)已返汴京,但是有十几万之众,气势上正如山呼海啸,一点都没减。
两相对峙,显然这一次宋军在气势上远胜过西夏军。
西平府城门坐北朝南,宋军在南,城门在北,即在冬日,风干日燥,但却是烈日当空,宋军的金盔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可以亮瞎城楼上的衣甲不整的西夏军。这一次光线却照射着这一群西夏兵睁不开眼睛,果真是风水轮流转,此次天时却不利于西夏军。
然而宋军在城外驻扎,却不着急动手,似乎还在等待西夏人能再自行退去。然而西夏国据西久矣,若是真的不战而退出此城,真可谓是遁逃。想来宋军不急于动手,大概也是顾虑西夏会不惜重兵把守西平府,考虑城中会有埋伏,所以停滞。十吾年前宋军曾在此城损失四十万人,后世者称之为“灵州之战”,多少惨烈情形还历历在目,军中不乏有曾经的老者,对那一场近乎全军覆没的战事还记忆犹新。
宋军中军帐争论也可谓是激烈。
章楶对众人道“诸位,我与这西夏国军接触久矣,虽然其不善利用天时地利,但是这已经到了西夏的家门口了,恐怕西夏人也不至于蠢到将城池拱手相让,否则兴庆府必危矣!”
种师极对曰“老将军的意思是城内有埋伏?”
章楶应声点了点头。
种师极说道“可是据探子来报,这西夏太后已经率领大军离开此城,直奔兴庆府遁去,城中约莫只剩下四万余人,吾等何不乘机收复此城,以雪十五年前之耻。”
章楶道“西夏大军虽然离开,但是那未必不是计,吾等在晋阳城设伏,也是想方设法让西夏人知道城中兵力匮乏。这西夏人若是故我计而重施,恐怕我宋大军损失未必会比四万人少。大宋男儿且请疼惜!”
种师极说“十五年来吾等第一次打到了灵州(宋谓之灵州,西夏曰西平府),若是能将西夏人赶出灵州,拒于长城之外,吾等可算是建了不世之功。”
章楶道“谈何容易,十五年前,宋军以四十万之众,尚不能敌,此次吾等只有区区十数万之众,西夏人向来都有以一敌三的说法。莫要慌张,且请等待。”
种师极依然不肯罢休“老将军,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啊,失之恐怕再难相遇,若是将军不允,那我个自率两万轻骑,夜袭灵州城,杀他个措手不及。”
章楶阻道“将军莫要性急,这西夏人不比辽国人,你且知辽国人善用大战方略,与我宋人相似,都皆是集中对敌。而这西夏人却可单人作战,若是强烈攻城,即便入得城内,也可为西夏人所阻,街巷道路,吾皆不熟,难免会有暗箭和长刀。至于夜袭,”章楶冷笑起来“你故知夜袭可以大胜,你且知夜袭也可以大败哉?兵书所言,夜袭为胜者战有几何,却无言夜袭为败者之战?盖因败者之战不入兵书典籍,你且未知矣!”
种师极曰“夜袭之战,多与火攻有关,而今正是天干物燥之时节,或可大胜。”
章楶道“若是能火攻,自然好,可是这西北黄沙之地,不见星点枝叶,木材,难比那幽云之地丰茂。民之所居都是黄沙垒起的高墙,亦或者凿壁而居,可燃者有限啊。若是真的夜袭,则敌在暗,我在明,恐怕四万人足以消靡我数十万之众,不可!还是以势吓之,让其自行退却,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方可为大智慧也。”
宗泽说道“将军,这灵州城已经是西夏人的最后屏障,再退就是长城了,要他们自行退去恐怕没那么容易,不如就此了结,果断出击。”
章楶道“年轻人还是气盛,且听老夫言,攻城者,皆以二才能敌一,若是徒耗宋军八万人,这灵州城要打下来又有何用。这西夏人虽然自比中原人士,但是骨子里还是逐草放牧的野人,对城防要塞等没有那么多的信仰,且信我,不出数日城中自然有变。”
宗泽道“那我且派探子再入城查看。”
宋军大帐竟皆如此,各人意见虽然不同,但还都皆听章楶老将军的。
西夏设在西平府内的中军大营却也没想象的那么消停,李秉臧和李昌吉向来不睦,虽然李昌吉曾在晋阳救过李秉臧,不过是本分行事,李秉臧并无半分感激之意,反倒因为李昌吉常同太后谋议,倍让李秉臧讨厌。
李昌吉问道“青山王可有应敌之策,这城外的宋军可是数倍于我等呀!”李昌吉表面还是很客气的。
李秉臧却毫无避讳的粗言秽语“那姓梁的早把大军带走了,却留我等在这里受死,这女人真是恶毒之至呀!”
李昌吉辩解道“太后此举乃是为大夏国保存实力,不至于全军覆没呀!”
李秉臧没好气的说,“保存实力,我看是贪生怕死吧!她自己却先溜了。”
李昌吉还未说话,旁边的呼延契却跳出来骂道“想我西夏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没有贪生怕死之徒,可是青山王自己却曾在晋阳城中山呼‘救命’,这吾等和李将军都看在眼里,西夏军士人人皆知,所以将军莫要苦笑别人,先得管好自己矣!”
李秉臧又骂道“好你个呼延契,你这等小将,若是明日死了,保准连个收尸的都没有,还敢嘲笑我,我乃皇族亲王。要你小命岂不是片刻之事。”李秉臧说完就欲拔刀。
李昌吉无奈的道“将军莫要生气,你都说了这个是小将,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失了你的体面,就算我约束部下不力好了,且请青山王息怒呀!”
李秉臧恶狠狠“哼”了一声,而后收刀,扬长而去,消失在中军大帐之外的夜空中。
李昌吉对呼延契说道“十几万的宋军就在城外,吾等却在这里争辩,何苦啊?”
呼延契愧疚道“将军请息怒,属下知错了。”
李昌吉安慰道“我不是怪你,只是青山王欺人太甚惯了,吾等很是伤神,若其非是皇族,又是先皇之弟,太后早就砍了他,太后不恋姑嫂之情,也得念及他与先皇的兄弟之情,毕竟兴庆府中还有诸多皇族子弟,一旦对青山王动手,必得罪于其他。”
呼延契道“哎,中军帐中,本应该是商议军务之地,今日却成抠搜斗角之所,实在让人叹息!”
李昌吉叹道“此夜却不宁静啊,我恐怕会有大事发生。”
呼延契惊道“你说宋军会偷袭?”
李昌吉道“非也,我看未必,宋军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夜袭恐不能全胜,必然不会来袭。”
呼延契又急问道“那将军的意思是?”
李昌吉叹息道“吾恐此夜之事,多半是和青山王有关,吾等必然无法阻之,只能静静等候,且待明日天明,且看分晓。”
呼延契无言,便拱手退去。
第二天清晨,天尚未完全明了,只见呼延契急入帐催醒并未怎么合眼的李昌吉,呼延契急的都快说不出话来。
李昌吉急问道“宋军攻城了?”
呼延契舒缓了一口气答道“一早起来,青山王和他的部众不知去向,顺道还带走了天山郡王部,足有三万余人,现在守城只有我王军一万人。”
李昌吉叹了一口气道“可有探知青山王去向?”
呼延契答道“只知道他并未向兴庆府方向。”
李昌吉道“这青山王不声不响的就能把军队带走,恐怕是早有预谋啊。真是气死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