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弓蕃雕弧满白羽,敌枭轻射取(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章楶道“这西夏人可不比那匈奴人,若是吾等这样辱之,必引其疯狂反扑,此绝非妙计。西夏人虽为异族,但是论其诸多文化礼节,皆与中原人无异,其亦知道礼义廉耻,仁孝恭俭。西夏,辽国皆属唐邦,吾等不能像野蛮之人一样视之。”

吕惠卿见众人议论纷纷,遂命左右兵士“先将此尸首清理干净,擦拭血污,后必有妙用。众人且请等待之。”

正当此时,有人前来汇报吕惠卿“大人,粮运官曹苏迈差人前来告知,城中粮草已经所剩不多,或可能撑个三五日,请速派兵去汴京请援。”

吕惠卿道“你看棘手之事立马就来了,吾等还在为处理此人尸首争论不休。”吕惠卿环顾左右而言道“此役虽然胜利,但是吾等还是要饿肚子了。”

种师极说“三五日之粮,若是每人紧凑点,或可撑十日以上。晋阳与汴京若是行官道,十日来回必可达,只是这粮食乃是千担之重,或难如期而至。”

章楶道“晋阳城中倒是有余粮,或可支撑十天,若是再多,则难以为继。这本打算给晋阳守军数月之粮草,可先行用之,只是原本晋阳守军只是区区两万人,目今晋阳城却有十五六万之众,还有一万人为敌人的俘虏,皆需要吃食。”

“目今需先保障我军伤兵之粮,莫要慢怠这些舍命的将士,其余则可紧缩三之一也。”吕惠卿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不由自主的望向壹字楼前运送亡卒的板车,“这些都是大宋的将士啊,吾等老朽可怎么向这些少壮甲士的父母妻儿交代。”说完又不由自主的望向身侧的高骠。

高骠会其意“将军莫要伤心,男儿从军为家国,何惜生死!”

众人低头默然。

或有一人来报,“大人,长生巷有一人倒在血泊之中,但是一息尚存,只是没了反应。观其人色,当是汴京良人唐国昌也。”

吕惠卿急欲率众人前去去查看,章楶阻道“只一普通兵卒,何必劳烦吕公亲往。”

吕惠卿道“唐国昌者,苏子等众早有叮咛,都是抛家舍业之人,为了大宋疆土命且不顾,何分贵贱。你且与众人随我去来。”

话说那长生巷就在壹字楼的不远处,众人一会就到了,但是那长生巷狭窄,只容得少数人经过。吕惠卿远远的看得那倒在血泊之中的人哎正是唐国昌。急命左右说道“快快把此人救起。”吕惠卿曾于宣德殿上与唐国昌有过一面之缘,此时见得分外感慨,切莫要生死两相隔呀!。

旁边的军中医者急忙上前把脉,按息,查看伤势,然后回报“大人,此人浑身血污,大多数皆不是自己的血,只有胸前一刀切中要害,但是因硬物所阻,刀口不深。”

吕惠卿急道“是何硬物所阻?”

唐国昌身边的医护兵翻开破损的衣物,在中间发现已经断了两段的羊皮酒壶,急忙拿来给吕惠卿看,在吕惠卿身侧的高骠突然惊讶起来,“这,这,这分明是前夜吾与唐将军的对饮的酒壶,真是让人感叹,这一酒壶居然救得唐将军一命。”

那医护者急忙道“唐将军虽然一息尚存,但是昨日战斗过于激烈,中刀之前必然十分疲乏,而此刀虽浅,但血已横流,若不加以照顾,性命且忧。”

“快!快!快,好生照料,切不可误了他的性命。不然我怎么向苏子交代。”吕惠卿又转向宗泽,“其人现在为何官何职?我居然把他忘记了。”

宗泽急忙道“唐国昌乃左先锋都尉将军,领一百众。”

“那其余一百人如何?”

“那一百人为第一波冲杀之人,大多已经殒命,目今都已经零散,不知所踪。”宗泽叹息道。

吕惠卿急道“速召集其余众人,以来慰之,务必保其性命。目前先锋营首要任务就是救助唐国昌”

章楶在身后切切问狄少云此为何人,为何吕公如此紧张,狄少云俱说唐国昌其人其事。

随即吕惠卿转过头来对众人说,“唐国昌此来,苏子嘱托,务必保其性命,今若有失,苏子必以为所妥非人。本想到陕北道再召问此人,没想到吾等与西夏人在晋阳就开战了,老夫年老衰朽,居然忘记此事。”

种师极道“大宋官兵都皆是舍命之辈,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此人性命与众何异哉?勿要区分对待,以伤逝者魂灵。”

吕惠卿道“并非区分对待,实在不想欠苏子面子。”

种师极见到吕惠卿如此伤心,遂半开玩笑道“我知道,苏子定会写文章骂你的。吕公且勿更多忧虑,只是骂骂而已!”

众人听此言语居然有点想笑起来,只剩下吕惠卿一脸的尴尬。

那医者道“吕公请放心,只要好生照料,唐国昌必无大碍。”

章楶从后面说道“吕公莫要担心,医者都说了,唐国昌死不了。”

高骠亦言道“吕公放心,只要唐国昌无恙,吾奏请官家,撤其罪责,复其功名,至于伯父老朽,思想固化用心险恶,吾必令家中众人一并责之,务必让国之俊才得偿所愿,也让大宋官家勿失人心矣。”

吕惠卿道“如此甚好!”

话说另一边,李昌吉扶着李秉臧回到西夏大营。李秉臧早已经疲惫不堪,差一点没有昏死过去,李昌吉也寻来医者诊治,医者曰李秉臧都皆受的皮外伤,并无大碍,众人方才放心。

约莫又一日过去了,李秉臧已经恢复体力,立马去见了梁太后。

梁太后见到李秉臧没好气的说“青山王,你却还知道回来,为何不随那四万将士一同去矣!”

青山王李秉藏拖着沉重的步伐,也没好气的走到梁太后跟前“太后此语实在让人汗颜,吾等在晋阳城内苦战,叔父因此丧命,太后却安详于此,果真是想让我等李氏宗族死绝!”

梁太后骂道“你等入得城中,却一声不响,也不派人回禀,我道是你和天山郡王已经占领城池,欲另立朝廷呢?”

李秉藏故作疑惑“另立朝廷?”

下面有一不知名的将领故意走近李秉藏偷偷告诉他,太后已经知道他和李宁铁哥密谋欲占山为王的事情。

梁太后道“青山王,数万大夏武士为你效力,你却不曾想过为大夏国做些事情,你们这些李氏宗族的心当真喂了草原上的牛羊了吗?”此话却不知怎的误伤了站在后面的李氏远族李昌吉,不过李昌吉才不会在乎这些,只是偷偷的叹了一口气。

李秉藏亦是怒道“太后所思,皆为你们梁族,恐怕大夏国或不久之后就要改名梁氏了。”

梁太后更生怒气,青筋暴起,“放肆!”

西夏大帐中一团怒气,恐是不久要燃烧起来。其余众人且都不敢说话,害怕引火烧身。

沉默良久后。

后排的李昌吉上前说话“太后,当务之急并不是论谁对谁错,我大夏国军本来只有二十万兵马,如今在晋阳城已经伤亡四万,还是当考虑此后当何去何从?”

梁太后怒道“整整四万人呀,就这样皆丧于宋人之手,大夏国人口本就不多,此来二十万兵马乃是举全国之兵。现在唯剩下十六万余众,怎么与宋国争先。宋国晋阳城虽然只有十多万人,可是其人却不及宋总人数的百一,这么一来我等东出无望也。”

李昌吉上前说道,“太后莫慌,宋国人虽然富庶,人口众多,但是我入晋阳城,只见宋军甲士并非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只要我等稍加谋略,大夏国将士必如神兵天降,可以一敌百。”

梁太后怒道“‘以一敌百!’,真是笑话,此役宋人不仅胜在人多,还胜在谋略,宋军援兵本已早到,却秘而不宣,早就做好了埋伏的准备!”

李昌吉道“都是宋军放出风声,说汴京人马到,而吾等探报却未真明其实,故而轻敌!”

李秉藏怒道“此一役损失过于惨重,必是整肃兵马,杀回晋阳城,以报叔父之仇。”

李昌吉在李秉藏后面悄悄的说“将军莫再多言,免得太后动怒。”

这太后早就听到了李秉藏的言语“青山王你还嫌损失不够多吗?来人,收走青山王出兵令符。”随即就有两名西夏武士进来在青山王身上上下搜寻,不时间即搜寻到一玉制器物,呈于太后。

太后曰“青山王暂留王位但不领军,青山王部和天山郡王余部各众并入王军,听候王门调令。”

李秉藏大笑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太后正是乘此良机削弱我等军力,此番一并并入王军,真是用心险恶!”

众人拉住青山王欲阻止其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