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天下集散九曲疆,汴京共梓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王苑之和蔼又眼泛晶莹的道“这是你的弟弟!”

李易安稚气的问“那他怎么没有胡子呀!”

王苑之答道“他迟早要长胡子的,只是现在还没有长大,你唐迁哥哥不是也没长胡子吗!”

李易安“哦”了一声,似明又白一些道理,但是到底有没有明白,谁能知道,孩子的想法总是新奇又出人意料。

此时的李府格外的寂静,只有婴儿偶尔的啼哭声和王苑之的喘息声,王甄儿还在熟睡,抑或是昨日的精力虚耗的厉害,总之是世人都能理解的痛楚。李易安个自在房间里玩耍,不时过来张望一下王苑之手中婴儿,天真又好奇。偶然的会有一两个下人过来帮忙,请王苑之老爷回房休息一会,都被王苑之拒绝,因为他身边的一块,两块或者是三块心头肉还未及愿遂,他怎么能躺下。王甄儿尚未苏醒,他若醒来之后要找的人必然是王苑之这个爹爹,他怎么能放心得下离去呢!

约莫巳正时分,王甄儿渐渐有了生气,先是嘴角微动,再是臂腕上扬,王苑之见此情形急忙唤起“甄儿,甄儿……”

那王甄儿亦是慢慢苏醒,眼神迷离,嘴里却呼唤着李格非的名字,是的,她醒来后的第一声叫的不是爹爹,而是李格非的名字。在旁边的王苑之略有伤感,却也是情理之中。当王甄儿睁开眼睛看得真切之时,方才识得在自己身边的是爹爹。

王苑之来不及顾忌王甄儿到底有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他放下手中的婴儿来到王甄儿床边,殷切的道“甄儿,你怎么样了,感觉好些了吗?”

王甄儿看清是王苑之,然后说道“原来是爹爹呀,文叔不在身侧,可是辛苦了爹爹了。”

王苑之回道“爹爹哪里辛苦,倒是我的甄儿承受着万般的痛楚,吾却无能为力呀。”

王甄儿道“小时候,爹爹是我心中的一座山,扛起了这世间的一切。长大了甄儿的心中有了另一座大山,却还是辛苦爹爹。”说完皱了眉头,悔恨不已。

王苑之气氛道“你别跟我提那李文叔,其一心仕途前程,却丢你等于异地,真是让人气恨之。”

王甄儿倒是劝慰道“爹爹莫要动气,这生孩子本就为人间痛事,谁不是鬼门关里走一遭呀,况且甄儿又不是第一次,上一次约莫也是如此,爹爹莫要惊怪,只是上一次甄儿一个人,这一次却有爹爹相伴,意足可也。”说到孩子,王甄儿突然想起,要看一眼孩子。

王苑之将孩子抱到王甄儿的身旁说道“你呀,和你娘一样的逞强,天下女人都一般的模样。”

王甄儿看着婴儿面露微笑道“爹爹看我这孩儿多可爱,可还未有名字,若等官人归来,不知何日,不如请爹爹赐名吧!”

王苑之思虑片刻后“就叫李迒吧,迒即远长,用走作边,意为行路悠长,长命百岁,世人皆有此愿也。”

王甄儿说“若是生活顺利,自然都是希望长命百岁的,若是世道艰难,长命百岁亦是痛苦百年。”

王苑之则阻道“呸呸呸,甄儿莫说悔命的话,人之生年,即望远长,哪有还未出世就先悲悯天下的。”

王苑之接着又道“人间之道,哪有世事顺心,就如你之临期,却不见李文叔其人,实为恨也。吾能愤力苛责于他,却难改你曾声嘶力竭的痛楚。”

王甄儿道“不必过分苛责官人,也许这些都是女人的宿命,今见我儿平安,也算欣慰也。”

正说之间,下人来报,门外唐国昌携夫人来访。

王苑之出门迎接。见唐国昌相互拱手作揖。

唐国昌先说话“原来是家翁在操持,文叔兄果真还未归来?想来也是汴京琐事繁多,耽搁了路程。”

王苑之叹道“莫提此人,我这一把老骨头为他操持家业。他执意远行,一心功名,弃妻儿于不顾,可谓负心薄幸也。”

唐国昌笑曰“呵呵,家翁此语乃真性情也,我观文叔兄并非负心之人,真乃是时事所逼,不得已而不为之。”正说之间,那唐夫人就去家室内屋去看甄儿和娃儿了,果然熟门熟路,轻然飘矣。

王苑之缓了一口气道“罢了,莫提此人。”

唐国昌拱手道“此番我来,除了携夫人看一下孩儿,还是想替李文叔作一些朋友该做的事,此后,王大人但有差遣,我唐某人定不辜负。毕竟这历城地界我轻车熟路,办起事来,也方便很多。”

那唐夫人携带上好的补品,径直来到王甄儿的房间,王甄儿半躺在床上,手轻轻的抚摸着李迒,母性有加。

唐夫人见王甄儿道“甄姐姐,身体可无大碍呀!听下人说是个男孩,我家迁儿可又多了一个弟弟,可甚好矣!将来一起玩耍,一起行走天下,可算是有伴了。来让我看看这孩儿”于是其双手“拿捏”着李迒“这孩儿通体透亮,可是吉物,李家门楣必是将要光大呀!”

王甄儿笑意相迎“唐夫人过誉了,只是一普通的孩儿,未来尚未可知呀。”

唐夫人笑道“姐姐,我可没胡说,你看他的父亲乃有经天纬地之才,他的外公亦是国之俊邦,再看看姐姐亦是大家闺秀,在这些人周围长大岂非是麒麟高枝,一蹴而就的飞腾万里!你再看看那小易安,小小年纪便以书文潜行,礼仪更进,比我家的迁儿不知道聪慧多少倍!”

听到这么说,王甄儿多少有点不好意思,遂阻曰“妹妹切莫如此看重我儿,李迒将来还未可知,我只希望易安莫要承受我这般痛苦,毕竟女人遭的罪你我都皆明了。”

唐夫人亦有担心道“女人总要有过这一场经历,这是自然之理,我等何能拒哉。只能……只能入得富贵人家,至少吃穿用度,补帖熨慰不用愁苦。”

王甄儿道“没有这边愁来却有那边愁,生存于李家府第,虽然不是豪门贵胄,亦不用为钱财生忧,可是这生死之事,却无丈夫在侧,即为叹也!”

唐夫人安慰道“李相公乃朝中大臣,想必有万般公事需要操持,且莫要与寻常人家的男子相比。”

王甄儿又是一阵叹息,这人之间就是要相互慰藉,唐夫人来此说了一些体己的话儿,王甄儿倍感安慰。

王甄儿与唐夫人闲话一阵之后,唐夫人便归去,唐国昌亦与王苑之拜别。

王苑之来到王甄儿的房间说道“这唐国昌倒是个忠义之人,每每李府有事,他总能相帮,让人欣慰。”

王甄儿道“唐国昌乃我夫之挚交好友,虽然唐国昌曾不幸为朝廷所弃,但他毕竟也是读过书明事理之人。”

王苑之切切以为然也,正说之间,王苑之却已经困顿不堪,王苑之嘱咐下人照顾好王甄儿,草草食些东西便回房睡去了。

再说那李格非被苏轼派来的小厮叫了去,路上真是马不停蹄,不敢耽误。

李格非慌慌张张的来到苏府,见晁补之,黄庭坚等人早在门口等待,倍感诧异。

黄庭坚焦急喊道“文叔呀,你怎么现在才来!”说完便搀住李格非,拉着他往苏轼的内府跑。

李格非急解释曰“鲁直,无咎,你等知道王府乃远郊旧宅,路途遥远,来之匆忙呀!”

晁补之边走边说“快别说这些,我等等速速进去,”就这样三人带着小跑进入苏轼的会客庭。

李格非见到张耒,秦观,苏辙已经在庭中端坐,知苏翁所遇乃急事,恐是难以立决,所以招大家前来商议。

苏轼先见大家已经到齐,遂说“既然大家业已到齐,老夫亦不拐弯抹角,昨夜官家太后遣人来报说,整顿汴京吏治,需速速行事,莫说三五年,就是三五月,亦是长也。”

李格非问道“那官家何意会如此着急,有甚未明之事。”

苏轼答曰“我久不在汴京,这汴京的人事尚认不清许多,却让我如何是好。”

“既然太后如此着急,必然有事发生,吾等须要弄明白为何如此着急。”黄庭坚劝慰苏轼说道。

“吾近些时间入得内府行事,听得内侍说,太后最近身子不太好,莫非是大限将至。”秦观小声告知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