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人穷就要多读书(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袁老道小声的问葛明:“小子,训导主任是做什么的?”
葛明小声回答到:“就是用语言来折磨他们的人。”
袁老道又问道:“那老道是不是也要准备一根擀面杖?”
葛明赶紧制止,说道:“袁先生,别闹,您可是武术高手。”
根据后世开学的经验,一般是校长先讲个话什么的,意思是大家好好读书,不要捣乱不要早恋,以后好给国家做贡献。
葛明也想长篇大论的说说读书识字的好处,但是面对一群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好像并不合适。因为大道理这些人也不懂,所以干脆不用费口舌。不过还是需要有个仪式感,葛明改变了思路。
葛明小大人一般环顾这些孩子,全都认识,只是有的孩子叫不上名字,毕竟都是一起玩过的伙伴。叫不上名字的原因可能是有的人就是没名字,家里人随便给个什么阿猫阿狗,大小子、二小子、老丫头的称呼就算名字了。
“谁能说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这还没正式上课呢,怎么就跟后世的课堂没任何区别了?一群孩子都把头往下低,生怕过于显眼被点名,看来这种事古来有之。
没人说话不要紧,葛明开始点名。最先被点名的自然是张富贵,这是禄伯的孙子,虽然跟葛明年纪差不多,但是足足小了一个辈分。
“张富贵,你说说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告诉我们,总会有一些人新官上任,拿熟悉的人下手,葛明就是其中的典型。
张富贵本来低着头,听到葛明喊他名字差点晕倒。别看这孩子在庄子里算是孩子头,但是当众发言还是头一遭。于是慢慢站起身,想了半天才说道:“我爷爷说不读书以后没出息,读书识字了以后有出息。”
什么是有出息?这个非常笼统,估计张富贵自己都不知道,后世的娃估计也是如此吧。葛明示意张富贵坐下,等到张富贵坐下之后葛明这才说道:“张富贵说的很好,读了书以后才更有出息。”
然后葛明看向了戴健,戴健这货好像永远都挂着鼻涕,这让葛明看的非常不爽快。
“戴健,你来说说读书有什么好处。”
戴健用手背擦了擦鼻涕,又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看的葛明十分恶心。而且擦完了又流了出来,这次就更恶心到家,葛明看出来戴健想要说点什么,奈何半天没憋出来一个字。
“丁香,给戴健两棍子。”
丁香一听赶紧站了起来,口称:“奴婢遵命。”然后拿着擀面杖直奔戴健方向而去,戴健的小体格跟丁香比相差太远,所以只好生生挨了两棍子,不过女娃没多大力气,再说丁香跟他们也都认识,无非是吓唬吓唬而已。
等到揍完了戴健,葛明对戴健说到:“戴健,可知道为何揍你?”
戴健忍着眼泪不掉下来,说到:“小的,小的,小的不知道,小的都没没没回答。”葛明觉得打少了,这货不但流鼻涕,还结巴。
戴健自认为是庄子孩子群里的一号人物,话都没说就挨了揍,以后还怎么见人?所以戴健的哭泣不是因为疼,而是因为太丢人了。
葛明说到:“从本小郎君几个月前第一次见你,现在已经是本小郎君第三来庄子了,不知道为何每次见到你都是鼻涕邋遢。这么热的天,你又没伤风感冒,揍你就是因为你让人看了恶心。”
这话一说出口,这群孩子哄堂大笑,戴健的小脸通红。
葛明又说到:“把自己弄的干干净净的,不但自己舒服,别人看来也舒服,要是下次你还是这副鼻涕样,本小郎君还打。”葛明摆手示意大家不要笑了,你又不是阿呆一样神一般的存在,你流着鼻涕有什么用?
葛明继续点名,这次是王大壮,也就是王麻子的儿子。
王大壮被点名之后站了起来,开口就说到:“我爹说读书以后能赚更多的钱,所以我一定要好好读书。”王大壮这话一说孩子们又是哄堂大笑。
袁老道也在旁边微微一笑,葛明此时想起来袁老道说的过话。不是读了书就有钱,而是有钱人在读书,有钱跟读书是两码事。
葛明点头示意王大壮赶紧坐下,然后背着后说到:“读书有很多好处,本小郎君就不多介绍了。如果不读书,你们只能跟你们父辈一样,长大之后在庄子上的作坊里做工。”
没等葛明说完,下面就开始沸腾了,几个娃子喊到:“小郎君,我们不要读书,我们长大之后就想到作坊里上工。”
葛明这个傻货忘记了,他的作坊活不多,薪水高,还管饭。每家的大人都为了能够到作坊里上工感到骄傲,家里的生活也是从有了作坊之后变好的。所以很多大人平常都在家教导这些孩子们,等长大了也到工坊上工,这辈子就不用发愁了,耳濡目染之下就变成这个结果了。
在工坊里上工,俨然就成了庄户的铁饭碗了。葛明很吃惊,袁老道笑得差点冒出鼻涕泡来。
葛明一脸黑线的示意大家不要吵,想了下才说道:“先别吵了,那本小郎君问你,现在庄子上的作坊是谁在管?”
张富贵赶紧站起来说到:“我知道,是我爷爷在帮着主家管。”
葛明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对张富贵说到:“管理作坊是很辛苦的,现在庄子里的作坊没几个,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多,庄子里上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你爷爷一个人就管不过来这么多作坊了,你就不想帮忙管管?”
张富贵挠着头说到:“想是想,但是我年纪还小。”
葛明说到:“这跟年纪大小没关系,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人家十二岁就当了九卿之一。想要管理作坊,那就必须要读书才行,要是不读书怎么知道如何管理作坊?也只有你们读了书,懂得管理作坊,那以后才放心把庄子交给你们来管。”
“不读书,长大后也能进作坊,读了书以后工坊都归你管,你们说要不要读书?”
这个问题好简单,你是干活还是管干活的人?这群孩子总算雀跃了起来,叽叽喳喳的回答道:“自然要管作坊。”
葛明这套下来总算有效果,虽然这些孩子年纪小,但是也知道管作坊的人比作坊里上工的有出息,从此这些孩子心中的小火苗算是被点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