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又搞成一件大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夏天气温太高,豆子容易泡坏,所以选择白天泡豆子,这样可以随时换水。一般来说这么高的温度有个半天豆子就泡好了,期间换水一次就足够。
早上泡的豆子到了下午凉快一些就可以磨豆浆了,这次是完全不用保密的,因为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弄个作坊做豆腐皮、腐竹之类的东西,所以下午的时候磨好了豆浆,就让禄伯安排人把豆浆提到了食堂,顺便看看家里谁有空都可以过来学学,学会了优先进入作坊,每天也能拿工钱了。
这消息传出去可是不得了,原本几个工坊是为了照顾每家,所以每家都有在里面做工的,这可是旱涝保收的好活啊,工钱不低还管饭,而且就在庄子上,这种好事还不打破头抢嘛。于是不管是不是有空的,全都放下手里的活来到了食堂。
等到葛明来的时候半个庄子的人都来了,最高兴的自然还是孩子,人越多就越是疯,在食堂外面跑来跑去的。看到葛明到了赶紧上前打招呼,这可不是葛明初次到庄子的情形了,那时候孩子们都躲得远远的。
很多孩子葛明都叫得出名字,尤其是张富贵,戴健,王大壮几人。
进了食堂,庄户上的人都给葛明施礼,葛明差点被庄户的热情吓到。这么多人围着看,结果可能是谁都没看明白。
禄伯在庄子上非常威严,带着张二黑等四人维持秩序,画了个圈让大家站在圈外,距离大锅远一些,这样更多的人才能看到。不过这些人实在太热情了,还是拼命想要往前挤。
禄伯这才大声说道:“谁要是再往前挤,可不要怪老汉不客气了,到了圈里的以后不准到工坊做工。”这句话如同圣旨一般,庄户全都退出了圈外。很多时候是不用讲道理的,讲道理一定要看清楚对象。
葛明看到秩序维护好了,就让福伯说上几句,于是福伯清清喉咙。
“各位庄户,安静安静,不要吵闹,谁要是吵闹以后也不准到作坊里上工。”真是有样学样,效果非常好,庄户都集体闭口不言,等着福伯说话。
“府里要在庄子上再弄几个作坊,今天就让大家先学学,学的快的优先上工。至于工钱我就不多说了,跟其他作坊一样。”
“这可是好机会啊,咱们庄子里谁家都有在作坊做工的,不用我说,这日子是不是变好了很多?以前一年下来一个铜钱也看不到,娃子没衣服,大人吃不饱。这要是家里有两个人在作坊里,那是不是日子就变得更好了?”
庄户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当然谁家都想多个人在作坊里上工,这账算起来非常容易。
福伯又开始说到:“自从庄子上有了作坊,咱们日子都好过了一些,前些日子常有外庄子的人在庄子外转悠,后来抓住一个问了问,居然是想来找点活干。”
福伯顿了顿又接着说到:“知道那人怎么说的吗?”
庄户上胆大的就问道:“刘叔,那人怎么说的?”
福伯说到:“那人说不要工钱,管饭就行。因为他听说不但能吃饱,而且偶尔还能吃上肉。府里对庄子仁义啊,不但给钱还管饭,你们可要好好珍惜才是。”
葛明觉得福伯的口才确实不错,就差大喊:现在工作不努力,以后努力找工作了,洗脑简直是一把好搜。不过事实确实如此,待遇的确很好。
福伯又接着说到:“现在我就来给大家演示演示,这个吃食到底是怎么做的。我还是那句话,要是有人学会了传出去,那就赶出庄子。”其实福伯不用强调,除了葛明这种人没人愿意把“技术”分享出去,任何技术基本都是这样吧,知道的越少越是能赚到钱。
其实葛明本打算亲自示范,但是福伯认为这非常不妥,就跟葛明问了其中的窍门。其实做豆腐皮非常简单,只要是控制火候而已。
这时候福伯安排人刷锅烧水,话说几个人抢着要过来烧火,因为可以更近距离学习。福伯自然也知道庄户心里的打算,就随便指了一个,这人自然开心不已。
豆浆需要煮开,完全煮熟之后才能吃,不然做出来的豆腐等吃食吃了会闹肚子。等烧开一会之后完全熟了,就可以把劈柴往炉灶外面拉拉。
这时候福伯又指了一个人出来,专门负责给大锅扇扇子。等到豆浆表面温度变低时,开始出现一层薄膜,这个就是豆腐皮了。这时候福伯看向葛明,葛明点头表示可以了。
于是福伯一手拿着一根木棍,一手出拿着一把小刀子,先用小刀沿着锅边划了一下,然后把木棍从旁边伸进去,轻轻一提一张豆皮就出锅了,找地方挂上晾晒。做豆腐皮有的地方叫做“揭豆皮”,非常形象。
需要一直保持这个温度,所以烧火非常需要技术。然后第二张,第三张,这样一张张豆腐皮就做出来了。
至于腐竹的做法就更简单了,豆腐皮卷起来就是腐竹,或者在锅中间用手快速一捏,把豆腐皮提出来就是腐竹。
这时候的大豆都是比较原始的品种,不过十张左右豆浆表面就没有油膜了,豆皮的产量非常低,所以后世真正的豆腐皮价格一点也不低。
点豆腐也差不多这个温度,这时候加入石膏点豆腐,不过这个豆腐味道就稍稍差点了,因为精华的油脂都在豆腐皮了,但是很多人是吃不出来的。
等到大豆蛋白凝结的差不多了,把水舀出来,就成了豆腐脑。正好是在食堂,干脆大家分分算了,自己拿碗,每户一大碗豆腐脑,吃完了大碗洗干净还回来就是了。
一场简单的培训,就这么结束了。对于干活习惯了庄户人来说,这活太简单了,大家都看的明明白白,还真没有学不会的。
葛明带着禄伯和禄伯回了老宅,禄伯这才说到:“小郎君,这个豆腐皮晒干之后可以保存很久,到那时出产也太低了,这要卖多贵才能回本呢?”
葛明说到:“如果只做豆腐皮自然是亏本的,而且是非常亏。所以我还想了处理豆腐的方法,可以让豆腐放很长时间都不会坏。”
葛明主要想了三个方法,第一是做成黄豆腐,做好的豆腐加姜黄煮,炭火烤,这样可以放很久,而且味道非常独特。
第二就是做成豆腐乳,但是这个自己没做过,只能慢慢试试。
第三就是做成千张,千张其实也不好保存,但是后世有吃霉千张的习惯,不知道这种味道的食物临渝吃不吃得惯?
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可以马上拿来用,后面两种需要试试才知道,反正葛明吃不惯霉千张、臭豆腐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