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尘埃落定(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听到魏征的回答,在场的人料定了魏征怕是要完蛋了,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连句服软的话都没有。但是魏征怎么会完蛋呢?不管李世民喜不喜欢魏征,都必须收服魏征,这样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追随者才会安心。如果魏征服软,那李世民就会顺便赦免。如果魏征强硬,那就礼贤下士,魏征是不能死的。
魏征的不服软反而让李世民有了几分欣赏,其实对于魏征来说,强硬是唯一能活下去的手段。当面临可能必死的局面时,与其畏畏缩缩不如拼上一把,就算还是被弄死了,好歹也会让人尊敬。
结果让在场的不少人出乎意料,李世民站起身来居然对着魏征施了一礼,开口说到:“本宫早就听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有幸,先生才华横溢,不若来做太子詹事主簿吧?”
魏征又不是傻子,李世民已经礼贤下士了,自己就不要不识抬举了,于是赶紧跪倒说到:“愿效犬马之劳。”
你说为何魏征不以死明志?换个领导而已,没必要死吧?你说忠臣不是二主?你看看李世民的手下,哪个没有“跳槽”经验的?再说这不是改朝换代,不过继承人发生了变化而已。
啃完了魏征这块硬骨头,其他人就比较好处理了,尤其是王珪这种世家大族出身的人,见到李世民马上下跪表示忠诚。于是李世民下旨,加封魏征、王珪为谏议大夫,差遣两人到全国走一走,安抚下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
魏征负责安抚河北之地,王珪负责安抚山东之地。说起河北和山东,这里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李建成的人。
窦建德是被李世民灭的,但是河北之地并没有稳定下来,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又在河北召集旧部造反。李世民后来击败了刘黑闼,结果刘黑闼跑到突厥借兵,又占领了河北和山东。
这两地就一直没有安稳下来,李世民因为作战不利的缘故被调回了长安,李建成带着李元吉攻打刘黑闼。李世民失败的原因是只知道打,但是李建成是一边打一边安抚,刘黑闼也被部下所杀,河北和山东两地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河北、山东两地的官员大多投靠了李建成。所以说,让魏征和王珪去安抚河北和山东再合适不过了。
魏征、王珪可是李建成的左膀右臂,不但没死还升了官,当消息传出去以后,旧太子李建成的人见状全都安分了下来了,一场可能出现的风波,就这样消失在无形之中。
后世不少学者把李世民和李建成灭刘黑闼做过比较,相对于李世民的只知道打,明显李建成更胜一筹。
在大唐建立之后,不管是灭王世充还是灭窦建德,这都属于大唐和其他政权的斗争,所以只有你死我活。但是窦建德被灭之后,河北理论上已经是大唐的国土了,在自己国土上出现了造反,平叛跟剿灭其他政权是完全不同的。
李建成死了,如果李建成没死,也应该是个不错的皇帝,只是历史上是没有假设的。
李世民或许从河北、山东之事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否则以后也不会是个英明的君主。
李渊的时代也结束了,李渊是个什么人?绝对不是窝囊废,作为大唐的创始人怎么可能是窝囊废?李渊文武双全,而且非常果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出身极为显赫,乃是北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这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李世民后来做了皇帝之后会修改历史,导致李渊在立国中的作用变小了很多。
早在大业年间征高丽时,李渊负责在河北督运粮草,其实早早就有了反义。等做了太原留守之后,这才如同龙归大海,可不是在李世民说服下才起兵的,那时候的李世民不过半大娃子而已。
李渊在太原留守职位时,最大的事情就是对抗突厥,所以李渊是非常能打仗的。
一个人是不是有本事,其实看看他周围的人就知道了。夫人窦氏,聪慧刚毅,善于书学,是李渊的贤内助。北周被杨坚灭国之后,说过恨自己不是男儿的话,想要给自己舅舅报仇。
再看看几个子女,李世民、李建成都是人中龙凤。当年李渊刚起兵时,从太原出兵攻打长安,一路上所向披靡。当时李渊豪爽的说有这样两个儿子,可以打到天边去。李元吉稍微差点,武力也算超群,也算是猛将。
平阳公主女中豪杰,历史上唯一有封号并且军礼下葬的公主。在李渊攻打长安时,平阳公主已经扫平了长安周边大半,手下军队超过八万。
李渊还有三个厉害的女婿,柴绍、赵慈景和段纶。柴绍娶得平阳公主,最有本事也最出名,李渊起兵就之前就被招到了身边。赵慈景战死的比较早,所以历史上很多人不知道。
当平阳公主扫荡长安周边时,段纶也在扫荡长安周边,军队人数比平阳公主少一点而已。段纶到了李世民即位就基本没什么记载了,因为段纶是李建成好友,成为李渊的妹夫也是李建成做的红娘。
一个女子、女婿都这么出色的人,怎么可能是个没本事的人呢?
隋唐隋唐,不是简单的两个朝代相连。杨氏和李氏都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朝代更替其实只是集团内部换领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