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弄点烈酒做酒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一只雪白的大鹅就放在厨房里,绑着双腿不停扑腾。胖胖的荣婶就守在边上,看大鹅扑腾远了就给踢回来,荣婶主要是好奇,不知道小郎君到底要搞什么鬼。

荣婶以前听读书人说过买珠还椟的故事,据说那是个傻子才能办出来的事,把珠子还给人家,自己只要个盒子。都说小郎君病已经好了,容婶对此表示有所怀疑,为了鹅毛买大鹅,这明显就是病还没好。

鹅毛笔的制作很简单,只是成功率不高而已。鹅毛笔的原理就是羽毛梗中絮状物会吸入墨汁,就能达到书写的目的,其实早期的钢笔原理就是源自鹅毛笔。

鹅毛笔这东西材质最好的是孔雀翎,并且比较粗,比较好抓握。其次就是鹅毛了,不过只能使用翅膀上的几根最粗壮的羽翎。

葛明吩咐荣婶把大鹅翅膀上的毛拔下来几根,一声声大鹅的惨叫听得葛明心惊肉跳。葛明心说:大鹅啊大鹅,你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再说这样总比宰了你拔毛的好吧?到时候留你一条小命也就是了。

鹅是会凫水的,因为羽毛中有油脂可以防止水渗入,所以想要做成鹅毛笔首选需要去油脂,否则有油脂就不能吸入墨汁了。

葛明让厨房弄点细沙过来,放到大锅上稍稍烧热,然后把鹅毛根放到烧热的沙子里,鹅毛上的油脂就被热砂吸附了。看起来非常简单,问题在于温度不够效果不好,温度过了鹅毛就焦脆了,如同后世的厨师做菜一般,讲究的是也个火候。

荣婶等人目瞪口呆,细沙这东西厨房经常用来炒黄豆,热度均匀不至于把黄豆炒糊了,这样炒出来的黄豆酥脆不苦,小郎君用细沙炒鹅毛,这是个什么道理?鹅毛难道比鹅肉还要好吃,要老婆子说小郎君病就是没有好。

在荣婶内心嘀嘀咕咕时,六根鹅毛全部炒好了,居然没有一根焦黄的,至于能不能用就未可知了。荣婶好歹是厨娘之首,刀工还是有的,葛明拜托容婶把鹅毛根部用刀慢慢削成斜角,然后找块磨刀石把尖儿打磨光滑。

最后吩咐容婶不要把鹅杀了,这是功臣呀,再说家里连只狗都没有,大鹅这东西完全可以看家护院。荣婶又看不懂了,鹅毛炒好了到底能不能吃?大鹅拔几根毛就不杀了?鹅肉不香吗?

葛明带着小猴子和丁香杀回房间,吩咐小猴子把纸铺在书桌上,让丁香帮忙磨墨。葛明把鹅毛笔放在磨好的墨汁里,眼见墨水随着鹅毛中絮状物网上吸附,葛明心中大喜,看来是成了。

迫不及待拿起鹅毛笔,在纸上写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哈哈哈,果然成功了。

丁香不识字,疑惑的问到:“小郎君,这鹅毛是用来写字的?”

“当然了,这叫做鹅毛笔,就是用来写字的,尤其适合写小字和画图、画画,这可是好东西。”

有了硬笔之后拼音就好写多了,想到上午学到的字需要整理整理,便开始专注整理笔记了。好记忆永远不如烂笔头,这个习惯葛明后世就有,尤其是上班之后事情多、年纪大、记忆差,那就更需要记忆了。

硬笔拿在手中,从左往右,自上而下的书写习惯瞬间占据了大脑。

仔仔细细写上今天认识的繁体字,然后写上拼音画上音调,把袁老道对于字的本意解释也写上。整理的过程也能加强记忆,一切动力来源就是不想成为文盲,好歹自己后世是读过大学的。

写了良久之后葛明才反应过来,书写方向跟这个时代不同,一拍脑袋心想就这样了,拼音字母如果从上往下写,怕是自己都不认识,就这样了,反正是自己看,于是继续开始整理笔记。

丁香看到葛明专注写字,悄悄退出房间,轻轻带上房门,回到内宅找刘氏汇报去了。

“夫人,夫人。”

“什么事?大惊小怪的。”刘氏看丁香跑的着急,而且大呼大叫,难不成明儿又出事了?

“夫人,夫人,小郎君用鹅毛做了几支笔,在墨汁里蘸一下就能写好多字,奴婢虽然不认字,但是看那些字又小又细,还蛮好看的,小郎君说最适合写小字和画图、画画。”

刘氏拍拍胸脯,说到:“大呼小叫的,差点把我吓死。”

刘氏突然想到,自己年幼时听父亲说过,毛笔是蒙恬发明的,那可是个大官啊。如今我家明儿用鹅毛做笔,说不定以后真的前途无量。不禁幻想到,前几天明儿说以后给我争个诰命夫人回来,哎呀,说不定还真能成。

“夫人,夫人。夫人。”丁香喊了几遍,才把刘氏从幻想中拉回来。刘氏打发丁香去候着葛明,等葛明写完了字把功课带过来,自己赶紧去后院给祖先上炷香,感谢祖先保佑。

鹅毛笔书写速度太快了,远不是毛笔能比的,一个上午学的繁体字,不到一刻钟就整理好了。葛明站起身来,揉揉双手打算轻松一些。

年纪小,手上没什么力气,写字居然能写的手酸。正在这时候福伯就来了,说是外面有个铁匠求见,福伯本想打发了,不过看着可怜就来通报一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见啊,还是二进院的客厅,让他候着。”说完葛明开始整理记录好的笔记,福伯出门转告下人把铁匠带到客厅去。然后凑过来看葛明正在整理的笔记,只觉得从没见过这么纤细的小字,还有些鬼画符的东西。

旁边一张白纸上写着几个字:歌天向项曲鹅鹅鹅,看得福伯一头雾水。好像是个牌匾,不然也不会只有一行字,卖鹅的?小郎君给卖鹅的写了一个牌匾?难怪铁匠都要见,福伯不禁挠挠头。

一头雾水的福伯,陪着葛明来到了上次见木匠坊掌柜的客厅。就见一个黑脸的汉子站在厅外,身材魁梧,蓝色短衣短裤全是补丁,露出的皮肤上点点疤痕,完全看不出年纪来,显得很是局促紧张。

一个铁匠想要见县令家小郎君,勇气的确可嘉,不过大多时候是被轰出去的。

福伯说到:“那个汉子,这就是我家小郎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