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婆多是英雄(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下面一群人看着葛明,如同看着傻子一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心里都觉得小郎君的病确实没好,每家都有牛?还经常吃上肉?做梦都没想过,顿顿能吃上干饭这辈子就知足了。

声音虽小,但葛明还是听到了,这让葛明尴尬不已。本小郎君的本事大着呢,等以后让你们知道知道。

看到下面这种反应,福伯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不过也怪不得庄户,虽然小郎君是主家人,但是毕竟年纪太小,再说以前傻子名声流传在外,人家不信也算有情理的。

福伯打算打圆场,清清喉咙也喊到:“小郎君有这个本事,你们这些泥腿子先有老爷给改户籍,再有小郎君的承诺,简直是走了大运,等着以后过好日子就是了。”

其实福伯也觉得小郎君病没好,这大话讲的有点不靠谱,奈何只能顺着葛明的话说,不然小郎君不是名誉扫地了?

福伯虽然是下人,但是身份是葛家的管家,他说的话一定是算数的,至少比病还没好的小郎君靠谱。

听完了福伯的话,这群人纷纷下跪磕头,口口声声喊着感谢小郎君,感谢阿郎。葛明哪里不明白,这群人真是小觑了自己,真把自己当娃子看了,都是看着父亲和福伯的面子而已。

不过没关系,用不了多久就让你们这些人惊掉大牙,本小郎君用超越千年的手段,把庄子弄的富裕起来,成为大唐第一村。

此时禄伯也走了过来,对着下面的人说到:“该吃饭的去吃饭,该下田的去下田,正是麦子灌浆的时候,可不敢被鸟吃了庄稼。小郎君说到做到,你们这群泥腿子等着过好日子吧。”说完把断手摆了摆,把这群人赶走了。

等庄户上人走后,禄伯小声问葛明:“小郎君,接下来怎么做?”牛是吹出去了,对于病到底好没好的葛明,禄伯和禄伯心里都没底。承诺了就要做到,怕是要阿郎出手了,可是阿郎要是有这个能力,庄子上也不会现在还过的这么苦了。

所以禄伯也好,禄伯也好,两人心里都发虚。家家有牛,顿顿吃肉,这怎么可能?说句不好听的,小郎君自己都没做到顿顿吃肉呢。

葛明拍着小胸脯说到:“禄伯放心,一切都在把握之中,本小郎君答应的事一准能做到。”葛明不知道两个老家伙信不信,不信也没办法,到时候也把你们两个老家伙惊掉大牙,看不起本小郎君就是要掉牙。

两个老头子默默不语,葛明想起了刚才人群里的奇怪现象,女人多男人少,葛明试着问到:“禄伯,咱庄子上怎么这么多妇人,男丁好像不多,这是多少寡妇呀?”

禄伯听后摇摇头,叹息的说到:“小郎君,咱庄子上的确妇人多,可是没寡妇。要说还是咱庄子上的庄户仁义啊,每个男丁都几个老婆。”

葛明有些反应不过来,每个庄户都好几个老婆?

禄伯手往南一指说到:“庄子南头的王麻子,足足娶了十个老婆,是庄子上的英雄人物。”又指了指村北方向说到:“村北的张二狗就两个老婆,经常被庄子上人指指点点,都骂他不仁义。”

葛明听完差点一口老血喷出,什么玩意?老婆多就仁义?老婆少就是不仁义?那这世上最仁义的肯定是李渊了,历史上记载李渊的后宫中宫女有几万。要是隋炀帝就更厉害了,宫女过十万,岂不是当年最仁义的人?

看到葛明的表情,禄伯就知道葛明不清楚情况。

叹口气又接着说到:“大业年间先是修运河,开始是壮丁,后来壮丁不够了壮妇都被征调了,那时候就没剩下多少男丁了。”

“再加上征高丽,前些年天下大乱,多年战乱下来,整个河北的男丁就更少了,有的村子只有老弱妇孺。人少地多,没耕牛,也少农具,一个妇人哪里活得下去?”

“多个人就需要多碗饭,也就多了一份负担,可是田里的产出多不了多少,老婆越多越是吃不饱饭。所以呀,王麻子可不就是英雄?”

原来如此,自己家生活也算富足,为何葛三爷只有母亲一人呢?按照这个衡量标准,父亲大人绝对是为富不仁的渣男了,而且是全县最大的渣男。

葛明不禁脑袋抽抽,随口说到:“那我父亲大人岂不是。。。”

禄伯赶紧打断葛明,说到:“小郎君可不敢乱说,府上多是仆妇,干不了什么活,都是无依无靠的人。在府里也算吃喝不愁,这辈子平平安安度日有何不好?阿郎自然更加仁义。”难怪家里老仆为主,而且多数是半大不小老太太,居然是这个原因。

不过家里明显是母亲做主,估计父亲大人有贼心也没这个贼胆。不过葛明口里说道:“原来如此,父亲大人果然是我的楷模啊。”嗯嗯,葛明心中暗下决心,将来本小郎君也娶十个媳妇才行,就当是做善事了。

葛明眼珠子乱转,禄伯和福伯也不知道这个胖娃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午饭过后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葛明带着禄伯和福伯回了房间乘凉。

即将进入农忙时节,这可是比天还要大的事情,造纸至少要等到夏收之后才能进行,不过准备工作可以先做起来。

盘算到这里,葛明在房间内踱步,一边走一边对禄伯说到:“禄伯,现在农忙估计也没什么人手,不过材料可以先准备起来。”

“第一,在我刚才河边选的地方挖好坑,一丈见方就行,深度有个四五尺就行。还要砌一个抄纸的池子,六尺长三尺宽四尺高就行,让村里懂的人看看,需要多少砖头。”

“第二,麦秸、谷草、桑树皮多准备一点,就晒在山坡上,不要堆在一起,平铺在坡上方便晾晒,记得用石头压住,免得被风吹跑了。”

“第三,周围村子看看有没有卖石灰的,问问石灰什么价钱,不着急买。”

葛明转头又对福伯说到:“福伯,松香要买一些,就是不知道价格高不高,在城里打探打探。”

禄伯、福伯虽然口中称是,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小震惊,小郎君的表现过于聪慧了,条理性也强。两人本以为是孩子的胡闹,看在葛明病刚好的份儿上陪他玩玩,这么一看好像居然来真的,两人也不由得认真起来。

葛明还在盘算钱的事,买砖头要钱、买松香要钱,庄户过来帮忙自然也要给工钱,不给工钱的事葛明办不出来,也就材料不需要什么钱了,这东西到处都有。

这么小的娃子自然没钱,葛明不知道父母愿不愿意投资,最怕是把正事看成葛明贪玩瞎胡闹。不过葛明还是比较有信心,就算不通过父母应该也能搞到一点钱。多了千年的见识,要是这都赚不到什么钱财,那还混个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