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也叫请客?(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葛明开始筹备造纸的事,想想后世的旅游时看过的古法造纸,还有很多相关的纪录片,需要好好筹备筹备,葛明也不睡午觉了,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首先需要原料,麦秸、谷草、桑皮在北方较为常见,草纸好像就是这些东西制作出来的。用来书写的纸一般是竹、木的才行。
好像还需要石灰水浸泡,这就需要不渗水的池子。浸泡过后需要蒸煮、晾晒,用什么东西蒸呢?后世民间造纸都是使用很大的锅,上面放个超大的木桶,这年头怕是没有这么大的锅。
蒸过之后还需要敲碎,加水之后调成纸浆。纸浆需要放在不渗水的池子里,用竹帘抄纸,还是需要用到不渗水的池子。抄纸后还需要重物挤压,还需要火墙烤干。
好像制作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防渗水的池子比较有难度,因为这时代还没有水泥。蒸煮和浸泡的目的都在于让纸料尽快变“糟”,如果不进行蒸煮多放一些时日应该也是可行的。后世看过一些古法竹纸的制作工艺,就是石灰水泡过的竹子山坡上放一年。
可是始终绕不过抄纸和浸泡需要不渗水的池子,看来任何一个东西的出现,都是很多技术发展起来之后的结果。古代防水材料好像使用的是油布、油纸,一直到后世还有油纸做的伞售卖。油纸或者油布防水都是刷过桐油的缘故,就算是油布铺在池子里怕是几天就会烂掉。
葛明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拿起墨锭开始研墨,打算把造纸的困难再总结一下,顺便把火墙、泡料池、抄纸池的草图画一下。手中的墨锭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味,这是一块松烟墨,是油松燃烧时取烟,经过不少工序之后做成的。
葛明突然眼前一亮,河北和辽东盛产油松,所以松香的产量非常高。松香融化之后是不是能够代替水泥来砌墙呢?这样渗水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后世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过年,年跟前爷爷都会买上几个猪头,都是把松香加热到融化,涂在猪头上,等冷却变硬之后撕下来,猪头就去毛了,可见松香是有不错的粘性的。
想到这里葛明兴奋不已,看来最大的问题已经有办法解决了。
想到这里葛明就得意了起来,看来厕纸的问世不晚了,再也不想用木片刮屁股了。不过不知道松香的价格,但是这年代松香产量大用途少,应该不贵。
火墙就更简单了,其实就是空心的墙,原理跟火炕基本一样,方便烘干纸张。画好了图,记录了大致的造纸流程,葛明打算小憩一会。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得对。
葛明这个年纪正是贪睡的时候,虽然心理年纪不小,但是身体只有九岁,不过古代从来不说周岁的,所以说其实是十岁。本来想着小憩片刻,谁知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
迷迷瞪瞪中听到有人敲门,这让葛明十分不喜,害人睡不成午觉,简直如同杀人害命。敲门就敲门,还在喊“小郎君,起身了。”
小郎君,什么小郎君?叫声明哥会死吗?还没等发脾气,葛明就清醒过来了。
想到自己已经不是在后世,还以为中午在办公室睡午觉,下午上班时间同事过来叫自己呢。压下无名的火气,明起身穿上木屐,打开房门之后看到小猴子正候在门外。
“小猴子,什么时辰了?”
“小郎君,已经申时了,夫人让小人服侍你梳洗。晚上阿郎宴请袁道爷,让小郎君出席。”说完小猴子进入房间,拿起木盆出去打水。葛明没想到这一觉睡了这么长时间,全身有些酸痛,伸伸胳膊踢踢腿,骨骼嘎嘎响,看来正是开始长身体的时候。
葛明对这顿饭倒是比较憧憬,前些天装病都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宴请救命恩人总不能太寒酸吧?看来今天可以见识到“大菜”了,想到这里葛明心痒痒。葛明后世没什么爱好,除了钓钓鱼就是做做饭,唯钓鱼和美食不能辜负。
一会小猴子就端着打满水的木盆进来,想要帮葛明洗漱。不过葛明还是不习惯别人伺候,前世的爷爷曾经说过,好汉不过三把脸,只有娘们的脸蛋才反复搓。
穿戴就不得不让小猴子服侍了,晚上需要着正装,唐代的正装比较复杂,这些衣服葛明不会穿。头发也不能扎个马尾,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唐代男子发型极为复杂,根据年龄的不同有不同的发式。幼童的发式就是自然下垂,不束发,俗称蓬头稚子。
葛明这个年纪刚好是总角的年纪,也就是需要把头发扎成左右两个角,大致就是哪吒的发型,后世也称之为丸子头。
梳洗打扮完毕之后,天色已经逐渐昏暗。葛明带着小猴子来到正房,小猴子留在门外候着,奴婢没有主人家吩咐是不得进去的。房门大开,正厅已经点起了油灯,就见钟馗一般的父亲,和一个破老道已经入席。
袁老道在西侧面东,葛明父亲葛三爷在北侧面南,两人跪坐在蒲团上,身前各有一张矮几,正在谈笑风生。见到葛明进入大厅,便停止了交谈。唐代的家庭筵席中以坐在西为贵,其次是北、南、东三个方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葛明进入正厅,先躬身给父亲行礼:“孩子见过父亲大人。”说完又转身给袁老道行礼:“小子葛明,见过袁道长。”
葛三爷还没说话,袁老道先开口道:“小子,身体可已经无恙?”
“多谢道长挂怀,小子现在能吃能睡还能跑,袁道长妙手回春,医术实在了得。”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说点好话没任何损失,但是别人听着舒坦,听得袁老道和葛三爷哈哈大笑。
葛三爷举起酒杯对着袁老道:“道兄,小弟再敬道兄一杯,多谢道兄救下我家明儿,如今明儿能言,真是多亏了道兄。”袁老道也端起酒杯,跟葛三爷对饮了一杯,嘴里叨念着哪里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