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边塞惊变(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贞观二十四年十一月一日,长安的天空湛蓝如洗,澄澈得如同一块无瑕的宝石。阳光慷慨地洒在巍峨的宫殿之上,金色的光芒跳跃着,让那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无数璀璨的星辰镶嵌其中。宫墙两侧的松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修长的枝条随风舞动,仿佛在以优雅的姿态诉说着大唐的辉煌与荣耀。
在两仪殿内,一场意义重大的朝见正在庄重地进行。李承乾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炯炯,威严而庄重地看着殿下的众人。那些获得各州解状、不远千里来到长安准备参加明年春季礼部试的制科考生们,个个精神抖擞,身姿挺拔,眼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那明亮的眼神中仿佛燃烧着对未来的无限热情。
前几日,长孙无忌和李积等人向李世民呈上了历经近一年精心编写而成的《大唐疏议》。那是一部厚重的书卷,承载着大唐律法的精髓和智慧,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期望。李世民翻阅着这部巨着,脸上满是欣慰与自豪,那神情仿佛是一位辛勤耕耘的农夫,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皇宫内的花园中,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并肩漫步其间。
李世民感慨万千地说道:“此书一出,我大唐律法必将更加完善,秩序井然,国家治理也将更上一层楼。”
长孙无忌恭敬地回应道:“陛下圣明,此书凝聚了众多大臣的心血,是我大唐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深远,说道:“朕观太子如今已能独当一面,这朝见之事,便交由他主持,相信他能胜任。”
长孙无忌应道:“太子殿下聪慧仁德,心怀天下,定能将此事处理妥当,不负陛下厚望。”
清晨,李承乾早早起身,在侍从们的精心服侍下穿戴整齐。他对着铜镜,神色庄重肃穆,目光中透着坚定与沉思,心中反复思考着今日朝见之事的每一个细节。
“殿下,此次朝见,乃是彰显您威望之时。”身旁的太监小心翼翼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讨好与期待。
李承乾微微皱眉,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莫要说此等虚言,我只望能为大唐选拔真正的贤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来到两仪殿,考生们已经在殿外等候多时。他们有的紧张地整理着衣冠,手指微微颤抖,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得体;有的则与身边的人低声交流,分享着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不知太子殿下会如何考问我们。”一位考生声音略带颤抖,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安。
“莫要慌张,只要将平日所学展现出来即可。”另一位考生安慰道,尽管自己的心跳也在急速加快。
殿门缓缓打开,考生们有序地进入殿内。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仿佛是时代的脉搏在跳动。
李承乾看着这些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为完善科举制度所付出的种种努力,那些日夜的思考、谋划与奔波,如今终于看到了初步的成果,眼前的这些考生便是希望的种子。
“诸位,能在此相聚,乃大唐之幸事。”李承乾开口说道,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一阵春风拂过众人的心田,带来了温暖与安定。
考生们纷纷拱手行礼,齐声说道:“谢太子殿下。”声音整齐而洪亮,在殿内回荡。
一位考生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太子殿下,若不是您倡导的制科考,我等平民子弟哪有机会站在此处,一展抱负。”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仰。
李承乾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中透着鼓励与期待,说道:“大唐需要人才,只要尔等有真才实学,必能为社稷做出贡献。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你们的智慧与力量。”
“诸位都是大唐的未来之星,今日朝见,不必过于拘谨,畅所欲言。”李承乾鼓励道,他的眼神温和而亲切,让考生们的紧张情绪渐渐缓解。
考生们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开始纷纷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对大唐的期望。有的慷慨激昂,誓言要为大唐开疆拓土;有的则沉稳内敛,立志要为百姓谋福祉,改善民生。李承乾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不时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赞许与肯定。
朝见结束,李承乾再度投身于主政日常。每日,他都埋首于纷繁复杂的政务之中,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重若千钧。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仿佛是一座无形的山峰,压在他的心头,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懈怠。
这日下朝,李承乾正在两仪殿内专心批阅奏折。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轻柔地洒落在案几之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瑞生轻手轻脚地步入殿中,贴心地为太子呈上一杯热气腾腾、香气袅袅的香茶,“殿下,您辛苦了,喝杯茶润润喉吧。”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却始终未从奏折上移开,专注而投入,“放着吧。”
就在此时,只听皇城外,信使那急促的呼喊声如雷贯耳,由宫门外汹涌传入:“800 里加急!800 里加急!”
李承乾不由浑身一个激灵,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落于地,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预感,“边境又起战事了不成?!”他猛地站直身躯,如风一般快步朝着殿门口疾行而去。
李承乾刚至殿门口,气喘吁吁的信使便在御林军统领程处默的陪同下匆匆来到眼前。信使满脸涨得通红,汗水如注般湿透了衣衫,甚至顾不上行礼,便双手颤抖不止地向李承乾递过急报。
李承乾一把夺过急报,飞速浏览起来,刹那间,脸色变得阴沉至极,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瑶池都督贺鲁拥兵反叛,吞并西突厥乙毗射匮部落,与前西突厥可汗乙毗咄陆联兵,西域诸国及处月、处密等部多归附之。昨日阿史那贺鲁攻打庭州,攻陷金满城及蒲类县等地,杀掠数千人。臣已派兵进击,望朝廷快速发兵支援!”
李承乾一看乃是安西大都督郭孝恪的手书,不禁拍案而起,怒声喝道:“这贺鲁贼子,竟敢如此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