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轩辕之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穹碧外》最新章节。
《山海经》中记载:“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
唐朝陈子昂有诗云:“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这轩辕台是一座长宽不过七尺的石台,高也不过三尺有余,就坐落在当年炎、黄两大部落大战的古战场上,传说乃是皇帝大胜后祭天的所在。然而正如诗中所云,当年陪黄帝一起征伐的应龙早已不知去向,就连黄帝的老师广成子,也只是成了一段遥不可及的传说。
说起这轩辕台,而今也只余遗迹之名,却无风景之胜,向来没有多少人至此游览。不过这一日,在轩辕台的周围却是聚集了两三百名的武林中人。
说起中原武林的历史渊源,从李白诗句中的“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到十三棍僧救唐王,而至本朝的三丰真人开一派之先河,无不脍炙人口。更是有季布、朱家、空空儿、聂隐娘等传说人物,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其中不为人知,埋没于红尘中的隐士大侠,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自本朝洪武皇帝立国以来,对明教、白莲教等教派多有屠戮,燕赵之客也大多隐姓埋名,再是少露人前,像今日这般的武林集会,已是百多年都不曾有过的盛况。
此刻的古轩辕台上,一名鹤发挽髻的道人正盘膝独坐,只是这道人面色灰黒,身体也是瘦的不成人形,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活人模样,背上居然空背着一把剑鞘,只是那鞘中的长剑却不知去了哪里。
就在这道人坐下的石台四周,各坐着一名光头僧人,年纪也都不小,各个低眉垂目,表情肃穆,似对身外一切都做漠不关心。那一身的素白僧衣,再加上眉间装饰的白毫法相,更显得出尘脱俗,不沾世间尘垢。
而在这四名僧人的外围,却又坐着十一名背负长剑的道人。最前的那名老道膝上还横置了一把无鞘长剑,剑身寒光闪闪如秋水潋滟,剑柄古拙似苍龙昂首,此剑与台上那道人的剑鞘竟似浑然一体。
而这十一名道人也是有老有少,其中老者有三,年少者亦是三人,另外五人的年纪则都在四五十岁之间,云帆那日在莫愁湖上遇到的卓清溪,俨然就在这十一人中。
这些道士似正在与那四名僧人对峙,其余的江湖众人却都分散在四周,或是三两成群,或是聚而为众,不免在那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通往山下的小路上,还不时有人陆续赶来,一些新来的纷纷寻找相熟之人打听当前的情景,即便是那些独行的侠客,也都竖起了耳朵,聆听他人的分说。
“难道台上的那位,就是武当的云鹤道长?”
“好像是的,不过这人怎么成了这般模样?”
“就是,当年我曾经见过云鹤道长一面,现在根本就认不出是他老人家了。”
“那些和尚又是什么人?”
“听说是来自什么天外天大空寺的,江湖上可从来没有这么一号门派,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天外天大空寺?还真没有听说过,那云鹤道长又是怎么回事?难道他老人家消失了这么些年,就是这些和尚做的?”
“嘘......小声点,这几个和尚可不好惹,之前武当的十一名道长和他们已经打了一架,居然占不到丝毫上风。”
“那现在又是什么情况?既然没有分出胜负,那武当派难道就这么算了?”
“自然不会就此作罢,那些和尚说要等一个什么人来,而云鹤道长又身中剧毒,武当派如今投鼠忌器,也不敢轻举妄动。”
“难道他们等的就是留下那一十六字之人?”
“哼,八成是的,什么功参造化,问鼎宇内,简直就是大言不惭,不过是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野和尚而已。”
就在这时,又有数人联袂而来,当前一人正是之前与云帆分别不久的司徒洪刚。
“漕帮也来人了,竟然还是司徒帮主亲自来了。”
“咦,司徒帮主身边的那名青衣秀士又是何人?竟然能与司徒帮主比肩而行。”
“刚才你还说那些野和尚没见识,居然连青州大侠裴济都不认识,那可是裴家剑法的正宗传人。”
司徒洪刚等人找地方站定,自然有不少人上前来打招呼,有几个关系相熟的,就索性留下来为几人解说起了场中的情形,七七八八的听了一个大概,司徒洪刚与裴济等人却是听得眉头紧皱。
裴济打量了一番高台上的云鹤真人,又看向那四名老僧,对司徒洪刚道:“司徒前辈,你看出来没有,这几个和尚是不是......”
“不错,从打扮上看,他们应该就是一伙儿的。”
裴济的嘴角噙笑:“哼哼,恐怕他们要等的那人永远也等不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