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离宫之内(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穹碧外》最新章节。

“起来,起来,孤王没有看轻几位卿家的意思。”

三人起身,口中颂道:“谢王爷千岁。”

此时朱宸濠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之色,吩咐王纶道:“漕帮暂时可以先缓一缓,但是南京那边还需要再下些功夫,只要能拿下南京便可节制大运河,那时再去谋划漕帮不迟,就算是灭了他们,那也是在孤的一念之间。”

“王爷圣明。”

李士实上前一步,恭敬地道:“但是王爷,没有漕帮的几万人马,我们可是少了很大一个助力啊。王爷起事,定然是兵发大江,一路顺流而下,漕帮可比蛮子的那些狼兵可靠多了。”

王纶不屑地道:“只要王爷大旗一举,江南不知多少人愿意追随王爷,区区一个漕帮又顶得屁用?”

那李士实本是朝廷上因被弹劾而致仕的官员,曾担任过巡抚大员,执掌过督察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场老鸟。面对王纶的揶揄,也仅仅是笑笑而已。

朱宸濠嫌王纶言语粗鄙,便狠狠瞪了他一眼,转而对李士实面露慈和,虚心请教:“若虚,你的意思是?”

若虚便是李士实,他字唤若虚,号白洲。只见他捻着几根稀疏的胡须,沉吟着走动了几步:“成祖当年借宁王之势而得天下,如今王爷势单力薄何不效仿之?”

一说起当年旧事,朱宸濠便心中不甘,当年朱棣是挟持宁王而强行借走了他的朵颜三卫,这才获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当初朱棣曾经许诺当时的宁王朱权,也就是朱宸濠的祖上,即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事成之后愿与朱权共分天下,然而最终却只换来了一番冷落,以及百般提防,更是从原本的属地大宁迁居到了现如今的南昌。

如今的宁王一脉,传到朱宸濠这里已经是第四任,历任宁王皆对当今皇室一脉心存怨念,只因当初的那一句“愿与宁王共分天下”的虚言,成了朱宸濠一心谋反的主要原因。

听李士实这么说,知道他必有所指,再次出言相询:“若虚,不知何以教我?”

只听李士实轻咳了两声:“兴王乃是当今的亲叔叔,素有贤名,治下百姓无不爱戴,他若是能助王爷一臂之力,则王爷必将事半功倍。”

王纶抢白道:“就他那区区不到两千的兵马,又能有什么作为?”

宁王也沉声道:“是呀若虚,王纶说得也没错,我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既然王爷如此说了,那就作罢好了,不过若是这第一贤王,当今天子的亲叔叔,突然出来指正朱厚照非是先帝所处,王爷试想,天下臣民又该何去何从?”

见朱宸濠陷入沉思,李士实继续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凡天下欲行大事者无不师出有名,以有道而伐无道。王爷虽然借助郑旺之口,而惑天下人之心,然而谣言毕竟只是谣言,还不足以让天下人信服。”

李士实所说的那个郑旺,正是朱宸濠所收买的一个军户子弟,而同时还收买了宫中一名叫作刘山的太监。二人谣言当时还身为太子的朱厚照,乃是宫中的一名宫女所出。而那名宫女则正是郑旺的女儿。

谣言里说得有鼻子有眼儿,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至今坊间还多有传播,这其实都是朱宸濠所一手策划的阴谋。

宁王也知道李士实所言有理,古往今来的谋反之人,莫不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事,若是能让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出面,力证皇帝并非皇室血统,那可比清君侧要靠谱的多了。

不过宁王还是心中迟疑:“非要兴王出来指正不可吗?可那朱佑杬与我素无瓜葛,就凭他乃孝宗胞弟的身份,又岂会为我所用?”

李士实回道:“那就只有假借张太后的懿旨了,然而后宫旨意不出宫门,又何以取信于人?若王爷以有心算计无心,只要谋划得当,不怕那兴王不落入王爷的彀中。”

“不知若虚计将安出?”

李士实呵呵笑道:“王爷不是正愁没有高人相助吗?我当年在任郧阳巡抚时曾结识过一位高人,乃是当今不世出的绝顶高手,这些年来,一直不曾与属下断绝来往。前些时日他修书与我,言此时正借居在仙芝山天心观,嘱我有暇可前去与他一晤。”

宁王闻言大喜:“好、好、好,若虚既然认定他是高人,那自然不假,你若能将此人请来,孤王必定以国士待之。”

李士实有些为难地道:“那人架子有些大,要想请动他估计须世子亲自走上一趟。”

朱宸濠看向自己的世子,朱拱桓赶忙躬身请命:“这有何难,那我就陪李大人走上一遭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