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端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幕年华》最新章节。

此时的黄府,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一群如狼似虎的侍卫如潮水般涌入,他们神色冷峻,脚步匆匆,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瞬间打破了黄府表面的平静。

黄雅菲正坐在花园的亭子里,手中拿着一本诗集,沉浸在诗中的意境里。黄夫人则在屋内精心挑选着明日要佩戴的首饰,她对着镜子,嘴角微微上扬,幻想着又一场华丽的宴会。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呼喊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怎么回事?”黄雅菲皱起眉头,放下手中的诗集,站起身来,一脸疑惑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黄夫人也急忙从屋内走出,她的脸上写满了惊慌。

当她们走到大厅时,眼前的景象让她们惊呆了。家族里的男女老少都被侍卫们粗暴地押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绝望。家丁们被打得鼻青脸肿,女眷们则哭成一团,孩子们惊恐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

“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抓我们?”黄雅菲愤怒地喊道,她试图冲过去,但被一个侍卫拦住了。

“黄氏一族妄图谋反,犯下谋逆大罪,奉皇上旨意,前来抄家治罪。”一个领头的侍卫冷冰冰地说道,他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怜悯。

“谋反?这不可能!我们黄家一直忠心耿耿,怎么会谋反?”黄夫人声嘶力竭地喊道,她的身体颤抖着,几乎要站不稳。

“哼,事到如今,还敢狡辩。带走!”侍卫一挥手,几个士兵走上前来,抓住了黄雅菲和黄夫人的手臂。

“放开我!你们这是诬陷!”黄雅菲拼命地挣扎着,她的眼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黄夫人则瘫倒在地上,泪水不停地流下来。

侍卫们开始在府中大肆搜刮,他们翻箱倒柜,将值钱的东西都装进了袋子里。字画被从墙上扯下,瓷器被随意地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破碎声。整个黄府一片狼藉,仿佛经历了一场浩劫。

很快,家族里的所有人都被押到了府门外。黄雅菲和黄夫人被押在队伍的前面,她们看着曾经熟悉的家园,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把黄府大门锁上,贴上封条。”领头的侍卫下令道。几个士兵拿着大锁和封条,走到黄府大门前。随着“咔嚓”一声,大锁锁住了大门,封条也被贴了上去。

黄雅菲看着那扇被锁上的大门,心中涌起一股悲凉。曾经繁华的黄府,如今却成了一片废墟。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也不知道家族的其他人是否能够幸免。

“走!”侍卫一声令下,队伍开始缓缓前行。黄雅菲和黄夫人被押着,一步一步地离开了黄府。她们的身后,是那扇被封条封住的大门,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她们与过去的生活彻底隔绝。而在刑场那边,秋沐也正为即将到来的事情做好准备,一场未知的命运正等待着黄氏一族。

皇宫风波刚平息,喧嚣渐渐退去,只留下一片狼藉与血腥。士兵们忙碌地穿梭其中,着手收拾这惨烈的现场。破碎的兵器、斑斑的血迹,还有那尚未完全消散的硝烟,都在诉说着刚刚那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

刘珩站在一旁,迟迟不肯离去。他的眼神有些迷离,思绪还沉浸在刚刚发生的一切之中。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秋沐那果断而凌厉的身影,还有裴珏那疯狂决绝的模样。这场变故来得太过突然,虽然叛乱已被平定,但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仿佛有一层迷雾笼罩在这看似清晰的事件之上。

他静静地看着士兵们清理现场,脚步不自觉地随着目光移动。突然,他的视线被地上的一根箭吸引住了。这根箭与其他箭并无太大不同,然而一种莫名的直觉让他停了下来。他缓缓蹲下身子,捡起那根箭,在手中仔细端详着。

这根箭的箭羽微微有些异样,看似普通的羽毛排列,却在细微之处有着难以察觉的差异。箭杆上似乎还刻着一些极细小的纹路,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刘珩心中一惊,直觉告诉他,这根箭绝不简单。

他站起身来,紧紧握着这根箭,眼神变得深邃而凝重。他越想越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场宫廷政变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他不敢轻易声张,小心翼翼地将箭收了起来,仿佛握住了揭开真相的关键线索。

刘珩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到他的举动后,转身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他在思考着这根箭背后的秘密,思考着这场政变的真正主谋。

回到东宫,刘珩径直走进书房,将房门紧紧关上。他把箭放在书桌上,再次仔细观察着。他找来放大镜,试图从那些细小的纹路中找到一些线索。随着放大镜下纹路逐渐清晰,他发现这些纹路似乎组成了某种符号,像是一种暗语。

刘珩陷入了沉思,他努力回忆着自己所知道的各种地方可以见到的这种纹理,但一时却毫无头绪。

刘珩在书房里对着那根箭苦思冥想了许久,放大镜下的纹路所组成的符号,如同天书一般,让他毫无头绪。他查阅了无数古籍,请教了东宫之中略通奇文异术的幕僚,可依旧没有任何收获。每一次满怀希望地探寻,都换来更深的失望,那隐藏在箭中的秘密,仿佛故意与他捉迷藏,始终不肯露出真面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纹理好似在哪见过,但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珩心中的疑虑愈发浓重。他深知这场宫廷政变绝不像表面那般简单,那根箭极有可能是揭开背后巨大阴谋的关键。在无数次的思索与徘徊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去御书房找南冶帝问个清楚。

夜幕降临,月色如水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刘珩身着一袭深蓝色长袍,头戴黑色玉冠,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朝着御书房走去。宫殿的回廊在月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他的身影在光影中穿梭,仿佛在穿越层层迷雾,去探寻那未知的真相。

守卫在御书房门口的侍卫见到刘珩,立刻行礼。刘珩微微点头,便径直推门而入。御书房内灯火通明,南冶帝正坐在书桌前,批阅着奏章。听到门响,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刘珩身上,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太子,这么晚了,来找朕所为何事?”

刘珩走上前去,深施一礼,然后直起身来,眼中带着一丝急切与疑惑:“父皇,儿臣近日为宫廷政变一事日夜忧心。儿臣发现了一些端倪,却始终查不出个所以然。儿臣想知道,父皇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儿臣?”

南冶帝的眼神微微一缩,手中的朱笔轻轻顿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放下笔,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地看着刘珩:“太子发现了什么?说来听听。”

刘珩从怀中掏出那根箭,双手呈到南冶帝面前:“父皇,这是儿臣在政变现场捡到的。这箭上的纹路十分奇特,儿臣多方查找都毫无头绪。儿臣觉得这场政变背后定然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南冶帝接过箭,仔细端详着,脸上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许久,他缓缓开口:“太子,有些事情,朕本不想让你过早涉足。这场政变,确实没那么简单。但其中牵扯甚广,有些真相,现在还不是你能知道的时候。”

刘珩心中一紧,向前一步说道:“父皇,儿臣已经长大,有能力承担起责任。儿臣只想知道真相,只有了解了背后的阴谋,才能更好地保护皇室,保护这江山社稷。”

南冶帝看着刘珩坚定的眼神,沉默了片刻。然后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缓缓说道:“你要知道,有些秘密一旦揭开,将会引发轩然大波。朕需要时间来处理这一切,你只需做好你该做的事情,相信朕自会将所有的一切告诉你。”

刘珩见南冶帝如此含糊其辞,心中的疑虑与担忧愈发浓烈。他咬了咬牙,目光直直地盯着南冶帝,开门见山地问道:“父皇,这件事是不是和阿沐有关系?”

南冶帝的身子微微一震,手中的箭差点滑落。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犹豫,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意味,但他并未立刻作答,只是沉默地站在窗前,背对着刘珩。

“父皇!”刘珩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焦急与急切,“儿臣有权知道真相,这关系到阿沐,也关系到这场宫廷政变背后的阴谋。请您告诉儿臣,这件事是不是和阿沐有关?”

南冶帝依旧沉默着,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略显孤寂的身影。他的沉默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刘珩的心头,让他愈发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