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微观世界的 “跨界者”:探秘生物与非生物间的模糊存在(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跟着番茄学物理》最新章节。

骁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问:“那除了病毒,还有别的例子吗?不会还有更让人匪夷所思的东西吧?”

洛尘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类病毒堪称微观世界里极简的‘神秘舞者’。

它比病毒还简单,就是一条裸露的环状RNA分子,连蛋白质外壳都没有。它没办法独立生存,得在宿主细胞里借助人家的代谢系统来复制自己,如同一个没有独立舞台,只能在别人舞台上表演的舞者。

像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能让马铃薯植株长得歪七扭八,可它自己连个细胞结构都没有,也没有常规生物那种完整的代谢流程,就靠着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运作来搞破坏,处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模糊地带,让人捉摸不透。”

骁睿瞪大了眼睛,惊呼道:“天呐,这也太神奇了!一个简单的RNA分子就能有这样的影响?

那它和病毒比起来,谁更接近生物一些?还是说根本没法比较?”

洛尘回答:“这很难简单比较,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特性。类病毒虽结构简单,但在影响宿主这方面一点不逊色。

还有更神奇的,朊病毒就像微观世界里的‘邪恶魔法师’,本质上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连dNA、RNA这些遗传物质都没有。

但它能诱导正常蛋白质也发生错误折叠,在宿主体内实现‘自我复制’,像疯牛病就是它捣的鬼。它没有生物细胞该有的结构,却实实在在能改变生物的生命进程,把生物的神经系统搅得一团糟,

你说它是生物吧,它缺关键遗传物质;说它是非生物吧,它又能对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很难下定义。”

骁睿来回走了几步,疑惑道:“这也太离谱了!一个蛋白质就能搞出这么大动静?

那现在有没有办法阻止朊病毒的破坏?对研究生物和非生物界限又有啥帮助?”

洛尘回应:“目前对朊病毒的防治还面临很大挑战。不过,有科研团队正在尝试利用特定的抗体来识别和中和错误折叠的朊蛋白,虽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已展现出一定的潜力。

从研究界限的角度看,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定义不能只看传统的物质构成和代谢方式,一些看似简单的分子也可能具有类似生命的行为。”

骁睿听得入神,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奇妙了,还有别的吗?感觉这灰色地带的东西一个比一个神奇。”

洛尘喝了口水,接着讲:“拟病毒,也叫类类病毒,它像是微观世界里的‘寄生小贼’。

它得包裹在植物病毒粒子里,复制还依赖辅助病毒。自己没办法单独去侵染宿主,只有在辅助病毒的‘帮助’下,才能参与病毒组装这类生命活动。

它既不像能自己生存的生物,又和普通的非生物大分子不一样,在生物和非生物中间占了个独特的‘灰色’位置。”

骁睿连忙追问:“那拟病毒这种特殊的生存方式,对研究生物进化有没有什么启示?会不会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

洛尘点头道:“这是个很有价值的猜测。拟病毒的存在或许能为我们揭示生命在进化过程中,如何从简单的分子组合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生命形式的线索。

就像近期有研究表明,拟病毒与辅助病毒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可能影响着植物宿主的进化方向,这进一步凸显了拟病毒在生命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还有实验室里,科学家还捣鼓出了能自我复制的分子系统。

有些特定结构的RNA分子,在合适溶液里,能利用周围的核苷酸原料复制自己,就像微观世界里一群会自我‘克隆’的小精灵。

虽说和真正的生物比起来,它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既没细胞结构,也没有多样的生命功能,可就这最基本的自我复制特性,

说不定就是生命起源早期,从非生物分子往原始生命过渡的一种形式,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界限弄得更模糊了。”

骁睿眼睛放光,兴奋地说:“这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这些自我复制的分子系统,和自然环境里的生命起源有啥具体联系?我们能从中推测出生命诞生的更多细节吗?”

洛尘解释道:“目前还在研究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模型。

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复制和演变,或许能模拟出早期地球环境中生命诞生的关键步骤。

比如,有研究团队模拟早期地球的高温、高盐环境,发现特定的RNA分子在这样的条件下,自我复制效率显着提高,这为生命起源的环境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骁睿追问道:“那现在的科技产物里,有没有类似处在模糊地带的东西呢?科技发展这么快,说不定有新发现。”

洛尘点点头说:“纳米机器人算一个。

像在人体血管里清理血栓的纳米机器人,能按程序运动、识别目标然后操作,这和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有点像,好似微观世界里的‘智能小卫士’。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在纳米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机器人,能够在模拟人体环境中自主寻找并修复受损的细胞组织,展现出了类似生物细胞的修复功能。

但它毕竟是人造的,用的是金属、半导体这些非生物材料,没有自然生命的遗传、进化特性。

不过科技发展这么快,以后说不定能让纳米机器人有更复杂的功能,到时候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界限就更不好划分了。”

骁睿摸着下巴,思考着说:“这么说,纳米机器人未来有可能具备部分生物特性?那这对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会带来多大的变革?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洛尘回应:“确实,一旦纳米机器人能模拟更多生物功能,医疗上很多难题可能迎刃而解,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也会带来全新的视角。

还有那些通过化学合成出来的物质,能自主组装成特定结构,遇到特定化学物质还会改变形状,展现出类似生物自组装和环境响应的能力,就像微观世界里会‘变形’的小工匠。

它们没有生物细胞的复杂构造,却有这些生物特性,给我们探索生物和非生物的‘灰色地带’提供了新方向,好像在告诉我们,生命和非生命之间,说不定不是一刀切的,而是存在连续过渡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