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长安之事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杨家天下》最新章节。
剩下的也都是难得一见的一流人才。
这些人要么是政治、内政、外交的高手,要么就是能文能武的大才。
但一想到这些都是别人麾下的人才。
他不由得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但随后还是摇了摇头,把这里危险的想法给遏制住了!
他相信,早晚有一天这些人都是他的。
眼看人来齐。
咳咳...!
嗯...!
他清了清嗓子,直接说道:“眼下天子灵柩已经入了陵寝。
整个皇陵目前也已经修建的产不多了。
今天召集诸位而来,只为两件事。
第一!
天子突然驾崩如今却没有留下后人,就连公卿大臣也只剩下我们这些人了。
天子的谥号,诸位以为该为先帝取何字为宜?”
众人听完杨升的话都点了点头。
先帝驾崩入皇陵之后,给先帝上谥号这是个老传统了。
但一般皇帝的谥号都是在他死了以后,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
所谓的嗣位皇帝,一般都是指的太子或者是继承人。
而没有嗣位皇帝,一般将由公卿大臣商议决定。
或者在新君上位后再上谥号。
现在看来,杨升估计立新君是件很难的事。
所以现在就提出了给刘协上谥号的话题。
众人沉思了片刻。
荀彧起身道:“天子年不过十五,但其能和董卓这个国贼周旋数年。
而不让大汉国祚落于国贼之手。
足可以论上一个“睿”字。
所以!
在下提议,不如就取大汉孝睿皇帝!”
嗯!
众人点了点头。
对于给刘协上谥号大家都没意见。
而杨升则陷入了沉思。
因为他原本是准备按照历史,给刘协上“献”这个称号的。
但听荀彧这么一提。
他突然明悟了。
谥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谥号也是所谓的周礼之一。
最初,谥号主要用于已故君王,后来逐渐扩展到贵族和有功之臣。
谥号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
但其核心功能始终是通过简短的称号对死者的生平事迹进行道德评判。
起到对后人劝善戒恶的作用。
谥号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褒扬死者功德的美谥(上谥)。
既非表彰也非贬斥、只是客观叙述境遇或对其不幸遭遇表示同情的平谥(中谥)。
以及贬斥死者过失的恶谥(下谥)。
例如,文、武、昭、敬、庄、烈等是常见的美谥,而暴、炀、昏、厉等则是恶谥。
而历史上给刘协上“献”谥号,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即魏明帝)给予的。
献是什么意思?
把实物或意见,恭敬庄严地送给尊敬的人。
联想到曹丕逼让刘协禅让皇位。
而后来的曹叡为了美化曹丕,这才给刘协上了这么一个“献”的谥号。
呼!
明白了,都明白了!
这就是一个政治美化自己合法继承权益的事件而已。
但不得不说,历史的趣味性。
历史上曹叡给了刘协“献”字为谥号。
现在荀彧又把曹叡的“睿”字给了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