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黄巾终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杨家天下》最新章节。
起初众人都同意推广汉语拼音,毕竟这样一来启蒙的难度就会小很多。
但大部分人都反对推行简化字,表示要遵循祖制。
最后还是杨升上前,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象形文字的出现。
文字逐步演变成甲骨文、金文、小篆、行书、直到现在汉隶书。
期间各种繁杂的文字他都一一介绍。
一直到到秦始皇废弃各国的所用字,把每一个字都统一一个写法,这一套下来。
众人都闭嘴了。
毕竟用杨升的话来说,这是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他们挡不住的。
而且杨升自己所写的书法,他们也都临摹过。
确实是现在汉隶的进化版,笔画硬朗整体字看着更美观。
看着简体字和汉语拼音被成功实行了下去。
他不由的松了口气。
有时他在想要不要成立一下教育部呢?
自己麾下也还欠缺一个劝学从事,找谁呢?
蔡邕,名声和学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顶尖的人!
说干就干,于是他就朝着蔡邕家而去。
两天后。
教育部成立了。
蔡邕接下了劝学从事的职位。
当杨升在他面前说起,他准备在雁门三郡的教育上和雁门书院内推广汉语拼音和简体字时。
让他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蔡邕十分抵触这两样东西。
认为杨升有些离经叛道了,对着他好一通训斥。
喷得杨升一脸无语。
但杨升一在坚持,毕竟这是能让大量人在短时间内学会并写出来的快捷办法。
也是缩短平民子弟和世家子弟之间差距的最佳办法。
他说什么都不会就此轻易舍弃掉。
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在郭全、张臶两人的劝说下两人才放下争执。
蔡邕最后还是松了口,表示雁门书院杨升不得插手,其他任由他去折腾。
杨升一脸的无奈。
想在短短几年内就把一个人培养成一个读书人,只能靠这些办法了。
这个时代只有家境殷实的人家或者世家才会在孩子3至4岁就开始启蒙了。
而且多数都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启蒙。
这都还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
记住前提,这是家境殷实的人家或者世家。
普通平民百姓呢?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饱都困难,哪里有什么机会启蒙学习呢?
可能大部分人一生都没有听见过读书声。
如果照古法进行启蒙,那么要多少人当教俞习?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后世统一入学的办法。
3岁的孩子直接入学但太小,只能把年龄放大到7岁。
7岁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少年知事的时候了,也是最适合学习的时候。
原本想着蔡邕同样推广汉语拼音和简体字,也好全面推广开。
但现在嘛!
他大手一挥,把思教部的几十人划在了教育部下面,直接对他负责。
几天后。
经过初步培训的人已经能够掌握汉语拼音和简体字了。
但随着深入学习,众人才发现,这简化字用来启蒙和推广太合适不过了。
不仅没有了繁琐的笔划,而且容易记住,书写的也更快了。
而且从简体字反过来看繁体字,也完全能看懂。
毕竟这东西完全就是一脉相承的。
众人都是识字的人,反过来学习汉语拼音和简体字上手十分快捷。
但蔡邕对此依旧嗤之以鼻。
接下来就是数学和历史了。
有了前面的汉语拼音和简体字,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了阿拉伯数字。
这天。
杨升难得清闲,在后院看起了书。
别说,八月的天气还是有点的热啊!
他坐在树荫下还稍显凉快些,旁边还摆放着水果和一些糕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