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即刻展开调查(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最新章节。

林萧肃指着案卷中的几处记载,沉声道:“此案起于元宵,三日之内连杀三名名妓,凶手将尸体制成花灯悬于街头,留下谜语暗示下一个目标。如此恶毒手段,当年必定轰动京城,朝野震惊。可这案卷记载却过于简略,尤其是对几名权贵子弟的问询记录,草草三言两语带过,显然有猫腻。”

刘三刀恍然大悟:“难怪他们一听你要彻查,个个面色大变。”

林萧肃拿起案卷,凝视着那诡异的“花灯”图样,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顾成德,王明礼,你们用这陈年悬案想困住我,却不知,这或许正是我揪出更多蛀虫,立下更大功劳的踏脚石!”

说罢,他大步走向衙门外,准备即刻展开调查。

刘三刀站在原地,望着林萧肃挺拔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原以为林萧肃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的幸运儿,谁知这年轻人不仅头脑冷静,更有过人胆识和智谋。面对刑部和权贵的刁难,他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将计就计,巧妙反击,竟将这烫手山芋变成了自己的机遇。

林萧肃站在衙门外,仰望天空,一轮明月高悬,如同十年前那个元宵之夜。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刘三刀道:“三刀兄,明日一早,我们便去重访案发现场。”

刘三刀点头应道:“萧肃兄弟所言极是。十年前的旧案,现场恐怕已经面目全非,越早查看越好。”

翌日清晨,林萧肃带着刘三刀和几名心腹锦衣卫,身着便装,直奔第一名受害者花月生前所在的“醉月楼”。

“这里就是当年的'醉月楼'?”林萧肃站在一座朴素的茶馆前,眉头微皱。昔日歌舞升平的青楼,如今已改建成了一家普通茶馆,门前招牌上写着“清风茶肆”四个大字,与案卷中描述的金碧辉煌相去甚远。

刘三刀点头确认:“正是此处。当年'醉月楼'是京城最负盛名的青楼之一,花月便是这里的头牌。只是案发后,此处便日渐衰落,后来改成了茶馆。”

林萧肃推门而入,茶香扑面。店内陈设简朴,几张方桌零星摆放,三两食客正低声交谈。一名中年掌柜见有客人进门,连忙迎上前来。

“几位客官,请问用些什么?”掌柜笑容可掬,双手作揖。

林萧肃环顾四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茶馆的布局:“掌柜的,上几壶好茶。对了,听闻此处前身是'醉月楼',可有此事?”

掌柜脸上笑容微僵,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客官打听这个作甚?”

“无妨,只是好奇。”林萧肃不露声色,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轻轻放在桌上,“在下对京城旧事颇感兴趣,想听掌柜讲讲当年的事。”

掌柜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很快又被警惕取代:“这位客官,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他推回银子,低声道,“小店只卖茶,不卖故事。”

林萧肃眉头微皱,正欲再问,刘三刀却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看向茶馆角落。一名白发老者正独自饮茶,目光却时不时瞟向他们这边。

林萧肃会意,带着众人在老者附近落座。待掌柜上完茶离去,他才起身,端着茶盏走到老者桌前。

“老丈,可否与在下同饮一杯?”林萧肃拱手作揖,态度恭敬。

老者抬头打量了林萧肃一番,缓缓点头:“后生有礼,请坐。”

林萧肃落座,轻啜一口茶,不急不缓道:“老丈看起来是这一带的老住户了?”

“哈哈,算是吧。”老者捋了捋胡须,“老朽在这条街住了五十余载,京城大小变化,都看在眼里。”

林萧肃眼前一亮:“那老丈一定知道'醉月楼'的事了?”

老者神色一凝,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后生,那是十年前的旧事了,如今提起,不吉利。”

“老丈放心,在下只是好奇。”林萧肃诚恳道,“听闻当年'醉月楼'的花月姑娘遇害,实在可惜。”

老者沉默片刻,似在思索什么,终于长叹一声:“那丫头命苦啊。当年她可是京城一绝,多少达官贵人为她倾倒。谁曾想,竟落得如此下场。”

“老丈可知道当时的详情?”林萧肃追问。

老者摇摇头:“那夜老朽正在家中,只听外面一阵喧哗,出门一看,街上已是官兵如云。后来才听说,花月被人杀害,做成了花灯,挂在十字街头。”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那花灯上还留了谜语,说是要杀第二个人。果然,第二天又有一名名妓遇害。”

林萧肃心中一动:“老丈可记得那谜语?”

“这……”老者犹豫了,“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与'月'有关,因为第二个遇害的是'明月楼'的姑娘。”

林萧肃点点头,又问:“当时可有什么可疑之人出现?”

老者思索片刻,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案发前几日,确有几名穿着华贵的公子频繁出入'醉月楼',似乎与花月关系匪浅。案发后,那几人便再未露面。”

“可还记得那几人的模样或姓氏?”林萧肃追问。

老者面露难色:“这……时隔多年,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其中一人似乎姓顾,是个富家公子。”

“姓顾?”林萧肃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已有所思。

老者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警惕起来:“后生,老朽已经说得太多了。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好。”说罢,他起身离去,脚步匆匆,不给林萧肃继续追问的机会。

林萧肃并未阻拦,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老者远去的背影。

“萧肃兄弟,那老者说的姓顾的公子,会不会是……”刘三刀凑近,低声问道。

林萧肃微微摇头:“先不要妄下结论。京城姓顾的富家子弟不少,未必就是平西伯府的人。”

他站起身,开始仔细勘察茶馆内部。这座茶馆虽已改建,但基本格局应与当年无异。他注意到,茶馆正中有一处略微凸起的地面,与周围地砖不太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