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西域焚香灰烬(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最新章节。
“三刀兄,你看那里。”林萧肃指向那处异常,“地面有些不平整。”
刘三刀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莫非下面有什么?”
林萧肃环顾四周,确认掌柜不在附近,便蹲下身,仔细检查那块地砖。果然,这块地砖与周围的明显不同,材质更旧,边缘也有细微的缝隙。
“有古怪。”林萧肃低声道,随即起身,向掌柜走去。
“掌柜的,这茶馆是何时改建的?”林萧肃问道。
掌柜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五年前。怎么了?”
“改建时,可曾动过地面?”林萧肃继续问。
掌柜摇头:“地面完好,未曾动过。只是重新粉刷了墙壁,换了些家具罢了。”
林萧肃点点头,不再多问。他带着刘三刀等人离开茶馆,直奔第二个案发地点——当年花月被制成花灯悬挂的街口。
如今的十字街口已成了繁华市集,小贩云集,行人如织,与十年前的恐怖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林萧肃站在街口中央,闭目回想案卷中的记载。突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三刀兄,案卷中提到,花灯旁曾散落一种罕见的西域焚香灰烬,但当时并未被重视。”林萧肃低声道,“这或许是个重要线索。”
刘三刀惊讶道:“此等细节,你竟一眼就记住了?”
林萧肃微微一笑:“过目不忘而已。这西域焚香在京城极为罕见,能用得起的,非富即贵。”
他转身对身后的锦衣卫吩咐道:“你们几个,分头去查一查京城内哪些地方还在使用或交易这种西域焚香。尤其注意权贵府邸和香料铺。”
几名锦衣卫领命而去,林萧肃则带着刘三刀返回慎刑司,准备查阅更多的原始记录。
然而,回到慎刑司后,林萧肃却发现那些被暂时留用的旧吏们表面恭敬,实则处处设障。他要查找十年前更详细的现场图和原始证人记录,却被告知已经遗失或损毁。
“大人,实在抱歉。”一名慎刑司吏员陪着笑脸解释,“那些旧档案年代久远,有些已经霉变,有些则在前几年的一场大火中烧毁了。”
林萧肃冷冷地看着他:“是吗?本官怎么不知道慎刑司曾有过火灾?”
那吏员额头冒汗,支支吾吾道:“那个……不是大火,就是……就是一次小意外……”
林萧肃不再理会他,转身对老杜道:“去查一查这十年来慎刑司的火灾记录,看看是否属实。”
老杜领命而去,林萧肃则继续翻阅手头仅有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线索。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匆匆赶来,在林萧肃耳边低语几句。林萧肃眉头一皱,随即起身离开。
刘三刀好奇地跟上:“萧肃兄弟,发生什么事了?”
林萧肃压低声音:“有人在暗中监视我们。刚才那名弟兄发现,刑部员外郎李兆驰的手下一直跟踪我们,将我们的行踪报告给他。”
刘三刀闻言,面色凝重:“这李兆驰是王明礼的心腹,他们如此紧盯你,必有蹊跷。萧肃兄弟,此案水深,背后势力错综复杂,你这般直接触碰疑点,不怕得罪人吗?”
林萧肃冷笑一声:“怕什么?若真有人心虚,越是遮掩,越证明此案有猫腻。本官奉旨查案,岂能畏首畏尾?”
刘三刀叹了口气:“我只是担心你引火烧身。这些权贵背后的势力,不是我们能轻易撼动的。”
林萧肃拍了拍刘三刀的肩膀:“三刀兄放心,我自有分寸。”
就在此时,那几名去查探西域焚香的锦衣卫回来了,神色匆匆。
“大人,查明了!”为首的锦衣卫低声禀报,“目前京城只有极少数权贵府邸和一家隐秘的香料铺还在经营此香。”
“哪些权贵府邸?”林萧肃追问。
“平西伯府、户部尚书府、还有……还有当年的明月楼老板,如今已改行做香料生意,开了家'万香阁'。”
林萧肃眼中精光一闪:“好!明日一早,我们便去这'万香阁'走一趟。”
夜幕降临,林萧肃独自一人回到茶馆,想再次勘察那块可疑的地砖。茶馆已经打烊,四下无人,正是查探的好时机。
他轻手轻脚地撬开那块地砖,果然发现下面有一个暗格。暗格中放着一个早已腐朽的小木盒,木盒上布满了灰尘和蛛网,显然已经放置多年无人触碰。
林萧肃小心翼翼地取出木盒,心中既惊讶又欣喜。他没想到,自己的直觉竟然如此准确,第一天调查就有了重大发现。
“总旗大人果然慧眼如炬!”身后传来刘三刀惊叹的声音,原来他一直跟随在后,“这小小地砖下竟有暗格,若非大人观察入微,谁能发现?”
林萧肃微微一笑:“运气而已。这木盒看起来年代久远,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只见里面放着一缕干枯的头发,缠绕在一枚断裂的玉佩上。那玉佩只剩下一半,上面雕刻着奇特的花纹,做工精美,显然价值不菲。
“这是……”刘三刀凑近看了看,惊讶道,“这玉佩的雕工,似乎是西域风格?”
林萧肃拿起那半枚玉佩,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不错,这确实是西域风格的玉器。而且,这断口处的痕迹,显然是被人刻意折断的。”
他又拿起那缕干枯的头发,轻轻抚摸,若有所思:“这头发……会是谁的?花月?还是凶手留下的?”
就在这时,木盒底部似乎还有什么东西在微微反光。
林萧肃小心地拨开木屑,发现下面还藏着半枚雕刻奇特的玉佩,与上面那枚风格迥异,却同样只有一半。
林萧肃将那两枚半玉佩平放在掌心,借着微弱的烛光细细端详。玉质温润,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然泛着柔和的光泽,一枚呈青白色,一枚则带着淡淡的粉红。
“这玉佩的做工与纹饰,绝非中原之物。”林萧肃眉头微蹙,指尖轻轻抚过玉佩上精细的雕刻,“这种雕工手法,应是西域匠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