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国之重器:科技强军的战略共振(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最新章节。

2006年11月1日,杭城的银杏叶染上金边,星达组装厂的巨型电子屏闪烁着醒目的招聘信息:“六纳米芯片技术岗底薪2万起,年终奖上不封顶,包吃包住!”厂区门口排起百米长队,手持高等学府毕业证书的工程师们裹着寒风,却难掩眼中炽热的期待。沈浩然站在监控室的全息投影前,看着画面里涌动的人群,嘴角勾起欣慰的弧度——这场科技人才争夺战,星宁早已凭借硬核实力占据高地。

“沈总,首批六纳米芯片生产线调试完毕!”技术总监的声音通过智能通讯器传来,背景音中,机械臂精准抓取晶圆的嗡鸣清晰可辨。沈浩然快步走向车间,全自动生产线宛如银色的钢铁巨龙,AGV无人运输车沿着磁悬浮轨道穿梭,将光刻胶、掩膜版等材料精准配送至工位。AI质检系统的激光扫描阵列不停闪烁,每秒钟对芯片进行3000次纳米级检测,一旦发现瑕疵,机械臂便会闪电般将不良品抓取剔除。

“我们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孪生技术,”工程师指着中控屏上的虚拟生产线模型,“线上线下数据实时同步,连设备螺丝的松动都能提前预警。”沈浩然注意到车间角落的特殊区域,那里正进行光刻机核心部件的组装——由星宁自主研发的极紫外光源系统,正被小心翼翼地嵌入精密框架,它发出的13.5纳米波长光束,是实现六纳米制程的关键。

此时,沈浩然的卫星电话突然震动。“浩然,干得漂亮!”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是退役元帅大伯沈振国,“我那在京城当市长的学生看了你们的技术报告,激动得连夜向军委汇报!”沈浩然握紧听筒,大伯的话语仿佛带着沙场点兵的气势:“军委希望你们能捐赠部分六纳米芯片和光刻机技术,用于升级军事装备。”

“大伯,我早就有这个打算!”沈浩然望向窗外的生产线,“星宁的技术从一开始就带着军工基因。我们不仅捐赠技术,还能派团队驻场,确保系统无缝对接!”他想起量子实验室里的成果——那些能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的加密系统,正等待着在国防领域大展拳脚。

挂断电话,沈浩然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同志们,我们的技术即将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盾牌!”他调出军事应用方案,“六纳米芯片将用于升级雷达、导弹制导系统;光刻机技术能帮助军工企业建立自主芯片生产线;至于量子加密系统……”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我们要打造一个让海外情报机构有来无回的‘数字雷场’!”

在沈浩然的部署下,星宁迅速成立军工专项小组。工程师们将六纳米芯片的性能参数进行军用级优化,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提升了50%;光刻机技术团队连夜整理技术文档,准备交付军方科研院所;量子实验室则开发出双重陷阱机制——当黑客试图破解防火墙时,系统不仅会释放虚假情报,还能反向追踪其真实IP地址,将计就计获取关键证据。

半个月后,首批搭载星宁六纳米芯片的新型雷达在西北某基地启动测试。屏幕上,数百公里外的无人机目标被精确锁定,连飞鸟振翅的轨迹都清晰可见。“这精度,比之前的设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基地指挥官激动地拍着沈浩然的肩膀,“有了你们的芯片,我们的防空网真正成了‘火眼金睛’!”

而在虚拟网络战场上,星宁的量子防火墙正上演着无声的攻防战。某海外情报中心试图渗透我军网络,却不知自己早已踏入精心设计的陷阱。当他们自以为破解了部分数据时,系统自动释放的虚假作战计划成功误导对方判断,同时,量子加密的追踪程序已将其服务器的物理位置锁定。

“沈总,我们获取了对方的指挥链信息!”情报分析员冲进办公室,“他们的行动部署、人员名单,全在这儿!”沈浩然看着屏幕上的机密文件,眼中闪过寒光:“把证据移交国安部门。星宁的技术,不仅要守得住,还要打得狠!”

这一年的深秋,星达组装厂的招聘仍在继续。厂区内,新一批六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在安装,机械臂调试的嗡鸣声与员工的讨论声交织成激昂的乐章。沈浩然站在厂区最高处,望着远处星宁集团的楼群,那里的量子实验室、虚拟现实研发中心依旧灯火通明。他知道,当科技与国防深度融合,当民营企业的创新力量注入国家战略,中国在科技强军的道路上,必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