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壳里的新引擎(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最新章节。
1995年1月12日清晨,杭城百货大楼的旋转门吞吐着第一批顾客。沈浩然踩着锃亮的黑皮鞋踏上台阶,羊毛大衣下摆被穿堂风掀起,与周围穿着粗呢外套的行人形成微妙对比。他抬头望向门楣上鎏金的"诚信百货"四字,指尖在口袋里摩挲着从21世纪带来的管理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早已被掌心焐出褶皱。
三楼办公室的老式电脑发出刺耳的蜂鸣,沈浩然盯着跳动的DOS光标,太阳穴突突直跳。这台笨重的机器内存仅8MB,硬盘容量不过200MB,与他记忆中沈氏集团总部的超级计算机判若云泥。但当他调出百货公司的财务报表,目光立刻被一串数字钉住:库存周转率0.8次/年,毛利率不足18%,促销活动的ROI更是惨不忍睹。
"小沈总,早啊!"行政主管老李抱着一摞文件推门而入,老花镜滑到鼻尖,"这是各部门报上来的周年庆总结......"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沈浩然正用红笔在报表上划出触目惊心的曲线,动作快得像是要把纸张戳穿。
沈浩然头也不抬:"通知各部门经理,半小时后开紧急会议。"他顿了顿,补充道:"让仓库主管带上近三个月的库存明细,精确到SKU。"老李张了张嘴,最终只挤出个"好"字,匆匆退出门去。
会议室的日光灯管滋滋作响,十二位部门经理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旁。食品部王经理转着圆珠笔,服装部张姐低头织毛衣,电器部老赵则偷偷把BP机调成震动——这些在原主记忆里熟悉的场景,此刻却让沈浩然感到荒谬的滑稽。他将一叠打印纸重重拍在桌上,油墨未干的数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各位,这是上周促销活动的亏损明细。"沈浩然的声音像是淬了冰,"满300减50的活动,表面上客流增长40%,但实际客单价下降22%,净利润率从6.3%暴跌至1.2%。知道为什么吗?"他抽出张图表,用红圈标出服装部的滞销款:"因为我们在给库存垃圾做嫁衣!"
会议室陷入死寂。张姐的毛衣针停在半空,老赵的BP机突然发出"嘀嘀"声,却无人敢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沈浩然打开投影仪,老式胶片转动的咔嗒声中,《孙子兵法》的投影在白墙上徐徐展开:"兵者,诡道也。做生意如行军打仗,而我们现在,连自己的粮草(库存)都管不好!"
他调出DOS系统里的库存数据库,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根据墨菲定律,最容易滞销的商品,往往是我们备货最多的。看看这些数据——童装部的碎花裙库存3000件,上个月只卖出78件;家电部的复读机积压1200台,而市场需求早就转向CD机......"随着他的演示,经理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突然,沈浩然切换到另一张PPT,三十六计的古画在屏幕上流转:"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老祖宗的智慧用在商场上一样奏效。我提议,立即启动'清仓闪电战'——将滞销品打包成'惊喜盲盒',搭配畅销商品捆绑销售;在地下室开设'时光折扣店',用限时抢购制造稀缺感;同时与本地电台合作,推出'寻找幸运顾客'的悬念营销......"
营销部的小陈眼睛发亮,正要开口,沈浩然却抬手制止:"别急,这只是第一步。"他抽出张泛黄的报纸,1995年1月10日的《杭城日报》头条赫然写着"电子商城落户城西"。"各位,狼来了。"他的声音低沉而锐利,"三个月后,我们的竞争对手将带着明码标价、自选购物的新模式杀进来。如果不改革,我们就会像恐龙一样,被时代淘汰。"
散会后,沈浩然独自留在办公室。窗外飘起细雪,落在百货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映出他疲惫却坚定的倒影。他打开电子邮箱,给各部门发送了长达万字的管理方案:引入ABC分类法管理库存,建立客户消费档案,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每一条措施都精准刺向企业的病灶。
"在看什么?"马婉婷端着咖啡推门而入,她换上了百货公司的员工制服,藏青色套装衬得眉眼愈发温柔。沈浩然将电脑转向她,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与她的倒影重叠:"在给旧船装新引擎。"他握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前世她陪他创业时留下的印记,"还记得我们在硅谷租的车库办公室吗?"
马婉婷的睫毛微微颤动,21世纪的记忆在她眼中泛起涟漪。那时他们挤在狭小的工位上,啃着冷掉的披萨,为了一个算法模型争得面红耳赤。而此刻,她只是个普通的售货员,每天站足八小时,工资刚够买瓶进口香水。
"浩然,你真的打算......"她的声音带着担忧,"把这些超前的理念强行推行?老员工们......"
"我知道。"沈浩然将她揽入怀中,闻着她发间的茉莉香,"但温水煮青蛙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要陪葬。"他想起原主记忆里,百货公司在2003年破产清算的惨状,父母一夜白头的模样,"这次,我要让他们知道,诚信不是故步自封的借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幕降临时,沈浩然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他盯着墙上的杭城地图,用红笔圈出未来商业中心的位置,又在老城区画下密密麻麻的网点。手机(BP机)突然震动,是沈逸发来的消息:深市抽签表黑市价格已涨至原价5倍,预计明日突破10倍。
沈浩然嘴角勾起冷笑。他调出百货公司的财务系统,将300万流动资金划拨到临时账户。1995年的股市,就像未经驯服的野马,充满暴富与倾家荡产的诱惑。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波认购潮背后,藏着足以改写命运的第一桶金。
凌晨两点,沈浩然终于合上电脑。窗外的杭城一片寂静,唯有百货大楼的霓虹灯还在固执地闪烁。他走到落地窗前,望着远处尚未崛起的CBD,那里将在20年后矗立起沈氏集团的总部大厦。而现在,他要从清理库存、培训员工这些琐碎的小事做起,将现代商业理念注入这个老旧的躯体。
"等着吧,杭城。"他对着夜色轻声说,呼出的白雾在玻璃上凝成霜花,"一场商业革命,就要开始了。"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百货公司的员工们发现了新变化:仓库里堆满了贴着"闪电清仓"标签的纸箱,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新的服务规范,就连收银台的计算器都换成了带语音功能的新款。而他们年轻的少东家,正站在顶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目光穿越时空,凝视着属于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