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竞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最新章节。

实在不想抄诗了啊,本想着在科举时有必要再抄个一两首,平时是真不想抄,抄多了心里会有一种暗示自己很牛,不用再学习怎么作诗的感觉。

这不是自己的本事,还是要一步一步学上去才是自己的文采啊!

第二天,黔中府众人来到了学院。

带队的博士姓胡,已过知天命之年,在周易上有很深的造诣,故近些年黔中府学子在周易上都学的通透。

上午在大成殿,府学学子全部到场,终于见到了黔中府的十位学子,双方都还有些人互相认识,打了一番招呼。

孙博士上台讲了一番话,欢迎黔中府众人的到来,接下来也不多说,双方的博士为学子讲学。

黔中府的学子很珍惜这次交流,江南府两位博士上台时,每个人都是渴望的眼神,全神贯注。

去年江南府府学科举有十位学子上榜,黔中府却只有七位,前些年都是大概如此,江南府的博士,助教等的教学水平确实要高上一筹。

华朝十五府,文教水平江南府也只能排在中游,黔中府每年都是最后几名,基本上只能超过边疆的几府。

徐文俊搞不懂正常来说双方交流,江南府胜算很大,为何要派他上场,听李毅然解释后才知道是郑博士对他的照顾。

府学之间的交流活动一般一年会有两次,别的府来江南府一次,那么江南府也会去别的府一次。

通常选定了十个名额就不会更换,郑博士其实是将去其他府学习的机会给了他。

徐文俊知道后很是高兴,学习就是要集百家之长,博士代表着一府教育的最高水平,去别的府学习,听一听其他博士的讲学很有帮助。

那些进不了府学的学子,得到消息哪里有大儒会讲学,多远也会跑去听听,也就是这个道理。

胡博士对周易的理解确实很深,由浅入深,不愧是老牌博士,讲的通俗易懂,让人记忆深刻。

他上台讲学对江南府学员也是一个机会,徐文俊觉得自己对周易的某些理解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而且胡博士总结的学习周易的方法极为有用,徐文俊真是觉得这趟讲学受益匪浅。

听课的一天过去了,明天就是学子间的辩经和竞赛。

徐文俊希望轮不到自己上场诗赋比赛就赢了。

第二天的辩经其他学子就不用参与了,换在了明伦堂,双方学子分坐两边。

“老子言“无为而治”,韩非主“以法治国”。若治国理政,当以无为顺自然,还是以法治明秩序?请析之 。”

随着孙博士公布题目,双方辩经开始。

题目虽然看着难度不大,但就因为简单,双方更要为自己寻找对方不易辩驳的切入点。

更是考验知识点的全面,或者你读书够多,往往某些偏门的论据更能难住对方。

徐文俊尝试自己参与,却完全跟不上,通常等人反驳了对面,才心里说道,确是如此。

双方剑拔弩张,你来我往,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论辩才总算分了胜负,还是江南府略胜一筹。

休息过后,又开始了第二轮,这次胡博士出题。

“《论语》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易》之变易思想,又求新求变。守旧与维新,孰为治学至道?试论之。”

这次又是一个多时辰的论辩,徐文俊依旧旁观,搭不上话,却让黔中府学子占了上风,江南府学子脸上有些不好看,有人觉得这是九对十。

最后来到了诗词竞赛,双方现场以“好学近乎知”为题,共同创作一首诗,限时半个时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