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石炭(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五代末年》最新章节。
延州西北七十里处,有一处山谷,当地人称为“石炭谷”,就因为此地盛产石炭,是延州众多煤矿之一。
石炭就是煤炭。
这里有六口煤井,在五代时期,煤井已经出现了地底下的横向巷道,开始横向挖掘,横向的深度达到了500米。
还出现了回采技术,即先挖远的地方,再逐步后退挖近的。
在安全防护上,也出现了防护支架,排水沟等设施,尤其是出现排瓦斯的通风系统。
所以中国人使用煤炭的历史是很早的。
每一口煤井上,都架着辘轳,有人摇动摇柄,把一筐筐的煤炭从井下抬上来。
这里的矿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领月钱的,也就是职业矿工。
第二种是临时工,基本都是农闲时分来挣钱贴补家用的。
以上两种人的待遇和防护都很好,除了月钱和下井补贴外,还有伙食补贴,若是采煤超过分配的额度,还有奖金。
第三种就很没有人权了,他们都是历次战争中的战俘,也就是奴隶,各煤矿中,足有上千人。
对于这一点,徐灏也毫无办法,他曾经想自己花钱,把这些奴隶解放出来,但是在众将的劝诫下,还是作罢。
倒不是心疼这些人,而是这样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很多事情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解决。
这些奴隶生存条件之恶劣,让徐灏看得触目惊心,他们什么也没有,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不饱穿不暖,只要几个月的时间,一条大汉就能瘦得一阵风吹走。
关键大家还都习以为常,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对的。
“国公,你不能这样,若是缺了焦炭,我的高炉全要报废了,这铁坊产量........”梁朝辉愁眉苦脸的陪在徐灏身边,嘴里唠唠叨叨的说着话。
炼铁的高炉,必须要连续工作,一旦停下,炉内未排出的铁水和炉渣凝固,形成硬块,堵塞炉体通道,这个高炉就算废了,所以梁朝辉才没完没了的说个不停。
“梁兄,你能不能打开心胸,报废就报废,只要有人在,我们随时能重新建起来,我还是那句话,你的损失,我会想办法给你补回来,但是这煤炭,必须先保证民生,你想想,人都冻死了,我们难道搂着一堆破铜烂铁过日子?”
徐灏耐心的解释着,顿了顿又说:“只要有人,我们就什么也不怕,梁兄,这个冬天若真的没有人冻死,你就是万家生佛,百姓们要给你立牌位的,将来斑斑史书,青史留名,我在这里先恭喜梁兄了”
说着,笑吟吟的抱了抱拳。
梁朝辉是个纯粹的生意人,他才不信什么青史留名,他只信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过徐灏说会补贴他的损失,这一点他信,因为徐灏从来不胡说八道。
“那就尊国公之命了”他也抱拳行礼。
徐灏拍了拍他肩膀,继续叮嘱:“把采出来的煤分为两份,一半给你炼铁,另一半卖到民间去,记住,要平价售卖,军属半价,你给我记住,要是让我发现你敢囤货居奇,你知道我的手段”
越说语气越是凌厉,最后眯起眼睛看着梁朝辉。
“不敢不敢,国公放心便是.......”
梁朝辉不敢怠慢,现在整个西北都是徐灏的,别看他梁朝辉拥有最大的钢铁作坊和最多的煤矿,但是真惹恼了徐灏,捏死他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离开了煤矿,徐灏又去了纺织作坊,这里是司家的。
他又一次叮嘱,全力生产廉价的御寒衣服,越多越好,尽量不让百姓在这个冬天,再经历那冻馁之苦。
去完了纺织作坊,他又视察了食品等物资,管理这么大的一块地方,处处都要他操心。
在各县跑了一遍,安排好过冬的事宜,徐灏才匆匆回来延州。
西征各军已经解散,回家帮助百姓修房子和过冬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