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婚礼流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夫妻双穿:从清朝废太子夫妻开始》最新章节。
不过跟茉雅奇这里不一样,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倒是因为太子指婚的事情 ,最近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
就算是康熙帝和太子,都觉得日子有些难熬了。
太子大婚,以及太子妃该享受什么规格待遇的事情,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这些事情还没有定下来。
毕竟大清立国也不算久,很多事情都是先要用了,才想着制定规矩、流程。
现在的太子,还是大清册立的第一位太子。
眼下也是太子第一次娶妻,大清拥有第一位太子妃。
是第一个嘛!很多事情就没有前例可以遵循,自然就让人为难了。
虽然说前面各朝各代都有太子,也有太子大婚的规矩,太子妃享受什么待遇也有定例,但是大清肯定也不能直接用,总得想个自己的,还要更好才行。
本来发现没有,马上制定也行。
以前也是这样子,当初顺治帝大婚的时候,就发现没有皇帝大婚的规矩、流程,前面的皇帝都是成亲以后才登基的,用的是皇子大婚的规矩、流程。
于是也是一群大臣现商量,又根据前面那些朝代的皇帝大婚规矩、流程,删删减减、添添改改,再加上一些大清自己的特点,最后定下了规矩、流程。
只是商量皇帝的大婚规矩、流程,和商量太子的大婚规矩、流程还是不一样。
对着皇帝,凡事都往隆重去制定 ,总出不了错。
太子就不一样了,太子是储君,却又不是君 。
虽然都知道,太子大婚的规矩、流程,应该是比皇帝大婚的规矩、流程低一等,又要比皇子大婚的规矩、流程高一等。
在这个事情上是一定的,也不存在什么争议。
可是这个低一等,究竟要低多少?高一等,又要高多少才行?
是仅比皇帝娶妻的规矩、流程略低一些?还是只比皇子娶妻的规矩、流程稍高一些就行?
在这个事情上,就有不少的争议了。
要知道,有时候皇帝死后的一个谥号,又能让满朝文武争上好几年。
在制定太子大婚规矩、流程的时候,自然也是各有各的想法,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才对。
更何况太子也不是所有人都服气,这其中还牵扯到党争,有些大臣本身的立场就不是太子这边的,不愿意见太子待遇太高。
因此,为了这些事情,朝堂上这一段时间是一直都吵吵嚷嚷的 。
以索额图为首,支持太子的那些大臣,肯定是想要把规格往高了弄。
就像这些年太子的待遇一样,太子也是大清的第一位太子,很多待遇也是现定的,在索额图的一力支持,康熙帝的默许下,太子的各项待遇,几乎都是往最高的待遇里面弄,很多待遇都只比康熙帝差一点。
以明珠为首的另外一些大臣,他们本就不满意太子,或者说是不满意索额图,才一心想要支持大阿哥,自然不愿意太子大婚的规矩、流程,以及太子妃的待遇这些太高。
毕竟这些东西,同样也是太子地位的象征,待遇越高,也就表示太子的地位越稳固。
还有那些并没有什么明显偏向的大臣 ,很多却喜欢引经据典,不管定下什么待遇,都要求得找出出处才行,又是自成一派。
这三路人马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理由,谁也不服气谁,就算是事情禀告到康熙帝那里了,康熙帝一时半会儿都拿不定主意。
这种牵扯到规矩礼仪的事情,就是谁都有自己的理由 ,而且这些理由说出来也不算牵强,哪有那么容易能够定下来。
不过再为难,这个事情也得康熙帝拍板定下来才行。
要是康熙帝不定下基调 ,这种没有明显是非对错的事情,就更加吵不出什么结果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在一群大臣吵吵嚷嚷好长一段时间以后,终于还是康熙帝拍板定下来太子大婚的规矩、流程 ,以及太子大婚以后,太子妃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总的来说,娶妻的大概流程,不管是皇家和还是普通人家,都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
当然,皇家肯定有些不一样。
毕竟是由皇家直接指婚,至少问名这一步肯定是没有了。
不过皇帝和皇子,在大婚的流程上面,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
都是先由皇家指婚,算是皇家有意这一门亲事,然后由新妇之父进宫去接旨,算作同意这门亲事。
再然后皇家要赏赐新妇一家不少东西,衣服首饰、金银珠宝都有,尤其是赏给新妇的父母,算作是纳彩。
还有新妇一家,会设宴款待来送赏赐的人,也称初定礼。
在这些上面,不管是皇帝还是皇子,都是一样的流程。
最多就是赏赐东西的多少还有宣旨之人身份高低上面,还有新妇一家设宴的规格,会有一些差别。
在这些上面,康熙帝也不至于吝啬,而且他在物质待遇上面,一向都不亏待太子,自然是往高了定,只比皇帝娶皇后的规格略低一些。
不过在这上面,一般皇子娶妻的时候,都是由皇子带着兄弟以及内务府大臣亲自上门送这些东西,说起来是皇家的赏赐,放在普通人家,也算是给聘礼。
只是皇帝大婚的时候,东西虽然也要给,皇帝就不用亲自上门了,只由宗室和内务府大臣上门。
眼下太子大婚定下的规矩,在这一点上面,最后定下的却是太子随皇子例,宫中送赏赐这一天,也要带着兄弟亲自上门。
还有就是皇帝大婚,皇后有金册、金印这些,也是在这一天要送过去。
但是太子大婚 ,就定下了太子妃的金册、金印这些,要等太子妃嫁进来以后,另外找良辰吉日正式册封再给。
也就是在这一点上,太子也随皇子例,太子妃和皇子福晋一样,并不能在婚前就得到金册、金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