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以史为鉴(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夫妻双穿:从清朝废太子夫妻开始》最新章节。
倒也不能说这些大臣都是在杞人忧天,其实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至少对于如今的大清来说,是原本看好的继承人登基的事情,反而还没有过,最后继位的人都是凭手段,而不是名正言顺。
康熙帝的父、祖等人都死得很突然,新帝在继位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就登基了。
尤其是其祖父皇太极和其父顺治帝在登基的时候,因为先帝死得太突然,没有留下遗旨,当然也有可能是有遗旨没有传出去,大家都不愿意认,最后都是各方势力商量了好几天,最后才决定出来的结果。
实际上登基的人,大家都知道并不是原本先帝看好的继承人,只不过他们登基更符合大家的利益,也就成了新帝了。
就说康熙帝祖父皇太极登基的时候 ,就有当时的大妃阿巴亥说先帝努尔哈赤留下的遗言,是让十四子多尔衮继位。
虽然因为大妃阿巴亥是多尔衮的生母,这些话也未必可信,但是众所周知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对多尔衮确实是宠爱非常 ,也不断在加重他的地位,这些话未必就不可信了。
至少努尔哈赤没有表明过要让皇太极继位的意思,皇太极能够继位,是凭手段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皇太极去世以后,顺治帝登基的时候,也是这样子。
谁都知道皇太极不可能放弃成年,并且也一直在培养的长子豪格,选择才几岁的顺治帝登基,让曾经竞争过皇位的弟弟多尔衮做摄政王辅政。
但是人死了,也就管不了身后事,顺治帝登基更符合大家的利益,自然是顺治帝登基, 豪格最终被陷害自尽。
就算顺治帝临终之时看好继承人,也不是康熙帝,而是安亲王岳乐,只是那个时候病重的顺治帝,也做不了多少主,在太皇太后的一力支持下,还是康熙帝登基。
听到这里,太子的脸色也不由得凝重起来。
他倒是并不担心这个可能性,尽管这个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可是他占着先知,知道康熙帝的病并不算严重 。
这道旨意,也确实是康熙帝的意思。
大阿哥并没有做什么隐瞒康熙帝情况,想着先要把他这个太子逼死,自己在借机登基的事情。
可是他却想到另外一个可能性了,他现在没有这个担心,是因为有瓜尔佳舒雅和乌拉那拉慧心那里的消息,提前了解这些情况了。
要是换做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再听到下面这些心腹的担心,他又会是个什么想法,又会怎么做?
他心里面会不会同样有这个担心?
原本太子一直觉得在康熙帝今年会对他态度大变这个事情上,他肯定很冤枉。
不说他对康熙帝的孝心,怎么可能在见到生病的康熙帝,一点儿悲伤之色都没有。
就算他真不孝顺,那也不会这么明显的表现出来。
为此,他也给自己找过不少理由。
因为三阿哥是和他一块儿去的 ,并且表现完全和他成为对比了,他怀疑过三阿哥以及其背后的马佳一族做过什么。
于是他还把自己身边清理了一遍,并且也查出来了不少的问题,以及和马佳一族有牵连的人。
后面他也想过,尽管明面上是这个理由,实际上也有可能未必是这个理由,这个理由只是用来敷衍外人的。
但是不管如何,太子都觉得自己肯定冤枉。
可是现在太子倒是有些拿不准了!
荣妃马佳氏就算仗着当初皇阿玛忙不过来的时候,照顾过他几天,在他身边安插过人手,这些人对他确实不忠心,就真的一定和这个事情有关联吗?
不管身边的人怎么鼓动他,他心里面要是完全没有这些想法,也不可能被奴才牵着鼻子走。
要是这真的只是明面上的理由,让康熙帝一直耿耿于怀,对他产生隔阂的原因,又会是什么?
现在太子不由得开始往另外一个方向想,会不会是他把事情想复杂了。
如果他也像这些心腹一样,怀疑这道召他过去探病的圣旨,是皇阿玛已经没了,大阿哥伪造的。
在这种担心之下,提着心去行宫探病, 见到还好好的皇阿玛,他是应该高兴还是伤心?
太子这里想着这些,一时间没有及时说话,其他人只以为他把这些话听进去了,便就继续往下说。
又有一人开口道:“奴才不认可齐大人这个话,这些都只是齐大人的猜测,并不能说就不一定不是万岁爷的意思,圣旨已下,殿下不去的话,万岁爷又该做何想?会不会怀疑殿下的孝心?你们忘了汉武帝太子刘据的事情了?”
汉武帝刘据和秦公子扶苏的事情,就是完全相反了。
汉武帝刘彻因病在甘泉宫养病,并不在宫里面,和太子的联系也就断开了。
因为有宠臣江充和太子不和,就告发太子在施行巫蛊,才导致汉武帝生病,想要以此治罪太子刘据。
太子刘据询问心腹应该怎么办,就有身边的太子少傅出主意,同样也是说到秦时公子扶苏被奸臣诬陷害死的事情,让太子刘据不能坐以待毙,免得被奸臣害死。
最终选择主动出击,直接起兵杀了奸臣,最后走投无路,只能自杀而亡。
在这个事情上,都说要是太子刘据见到汉武帝刘彻了,父子两人把误会解释清楚,就不会落到最后那一步。
显然,这个大臣的意思是,就算再怀疑旨意有诈,太子也不能不去。
要不然的话,要是康熙帝没事,太子岂不是成了抗旨不尊?
在康熙帝生病想要见儿子,特意召儿子过去的时候,儿子竟然找理由不过去 ,他又会怎么想?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并且一旦选错,就是大事。
就又有人叹道:“怎么索相不在万岁爷跟前,而是裕亲王福全一路,要是有索相在,我们也就不用这样担心了。”
索额图尽管也随军出征了,却并不是跟在康熙帝身边,也就没有办法提供什么消息了。
让太子一党的这些官员,十分的为难,不知道应不应该相信这道旨意。
好在太子在这个事情上 ,倒是并不用为难,毕竟他知道这一道旨意的真假。
于是在回过神以后,太子就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你们的担心,孤都知道!”
太子一开口,还是先肯定了这些大臣的忠心 ,毕竟不管考虑得对不对,终究也是在为他着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