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暗红裂隙(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如果时光记得》最新章节。

我整夜都在做关于颜色的梦。

清晨的闹钟把我从一片混沌色彩中拽出来,镜子里自己的眼圈泛着淡淡的青紫。更糟的是,那些情绪光晕的能力似乎稳定下来了——现在我能清晰看见宿舍楼里每个女孩周围的色彩,像一层半透明的薄纱随着她们的情绪波动。

“小宁!你的头发!“程雨顶着乱蓬蓬的短发从对门探出头,她周围飘着代表活力的橙红色光点。

我下意识摸了摸发尾,一撮呆毛正倔强地翘着。“又翘了?“

“不是,是颜色!“她把我拽到走廊全身镜前,“你什么时候染的?有一缕变成银白色了!“

镜中,我左侧太阳穴附近确实有一缕约两指宽的头发变成了月光般的银白,在深棕色的发丝间格外扎眼。我凑近观察,那缕白发出奇地有光泽,像是被精心漂染过。

化学实验室的爆炸。我后颈的汗毛竖了起来。看来那场意外给我的“礼物“不止是看到情绪颜色这么简单。

“可能是...压力太大?“我随口搪塞,迅速用旁边的发夹把那缕白发别起来。

程雨歪着头看我,橙红光晕突然混入几丝好奇的紫色:“你从昨天回来就怪怪的。“她压低声音,“听说化学实验室爆炸是因为有人偷偷做危险实验?“

“我不知道。“我系着鞋带,突然想到什么,“小雨,你听说过学校二十年前有学生坠楼的事吗?“

程雨的光晕瞬间变成警惕的深绿:“你怎么突然问这个?“她环顾四周,拉着我躲进楼梯间,“旧实验楼那边确实有闹鬼传闻...但教导处最讨厌学生讨论这个。“

“就是好奇。“我假装漫不经心,“听说是个女生?“

“林暖,高三学姐。“一个低沉的男声突然插入。楼梯上方走下来一个高瘦男生,戴着黑框眼镜,胸前别着计算机社的徽章。他的情绪光晕是稳定的靛蓝色,带着理性的波纹。“1999年11月12日从旧实验楼五楼坠落,官方结论是自杀,但有很多疑点。“

程雨倒吸一口气:“张毅!你吓死我了!“

张毅推了推眼镜,靛蓝色光晕泛起一丝涟漪:“今早学生会的冷冽在查近二十年所有非正常死亡学生的档案。“他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巧合的是,昨天有人闯进了档案室的电子系统,搜索关键词正是'林暖'。“

我的心跳漏了半拍——我昨晚确实尝试用手机连过学校内网,但防火墙太强放弃了。冷冽也在查这件事?

“你们三个!早自习铃响了!“班主任的声音从楼下传来,我们作鸟兽散。

整个上午我都心神不宁。物理课上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让我头皮发麻,因为我能看见每个同学随着课程难易而变化的情绪色彩——前排学霸们是专注的深蓝,后排打瞌睡的家伙则飘着困倦的灰雾。

而当我无意间望向窗外时,呼吸几乎停滞。

冷冽正穿过操场,黑色情绪像一件披风般拖在身后。但更让我震惊的是,旧实验楼三楼窗口站着一个模糊的人影,周身缠绕着令人不适的暗灰色雾气,那颜色让我联想到腐烂的鱼肚白。

眨眼间,人影消失了。

放学铃一响,我就冲向旧实验楼。这栋建于八十年代的红砖建筑早已停用,窗户都用木板封死,只有正门挂着生锈的铁链锁——但侧门消防通道的锁早就坏了,这是全校皆知的秘密。

夕阳把走廊染成血红色。我摸着墙前进,灰尘在斜射的光线中飞舞。这里安静得可怕,连脚步声都被厚实的灰尘吸收。三楼化学实验室的门牌歪斜地挂着,门缝里渗出丝丝寒意。

推开门的那一刻,我的能力突然失控般爆发——整个房间充斥着扭曲的色彩漩涡,墙角最为浓重,仿佛有无数情绪在这里被撕裂。最骇人的是黑板前一块区域,那里沉淀着近乎实质的深红色,像一滩干涸的血迹。

“你不该来这里。“

冷冽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惊得撞翻了旁边的试管架。玻璃碎裂声中,他的黑色情绪如潮水般涌来,却在接触到我的瞬间突然停滞——因为我清楚地看见,那片黑色中裂开了一道缝隙,暗红色的光芒如岩浆般涌动。

“你能看见它们。“这不是疑问句。冷冽反手锁上门,“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昨天...爆炸之后。“我决定坦白,“你能看见那些颜色?“

他嘴角绷紧:“我只看得见一种——死亡的颜色。“突然伸手把我拽到身后,“别动!“

墙角那团扭曲的色彩突然凝聚成形,一个模糊的人影从地面升起,灰白如雾气的身体上布满黑色血管状的纹路。它没有五官,但我觉得它在“看“我们。

冷冽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属打火机,“咔嗒“一声点燃。火焰不是正常的橙黄色,而是诡异的青白色。灰影人发出高频嘶叫,瞬间消散在空气中。

“那是什么东西?“我的声音发抖。

“情绪残渣。“他收起打火机,“极度痛苦中死亡的人,有时会留下这种痕迹。“黑色情绪在他周围翻腾,“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警告你了?“

我盯着黑板前那滩深红:“林暖就是在这里...“

“死了。“冷冽打断我,“而你不希望成为下一个。“他的黑色情绪突然波动,暗红色裂隙扩大,“这所学校有些地方不该被探查,有些人...也不该被记起。“

我注意到他说“记起“而不是“记住“。

回宿舍的路上,我的手机震了一下。未知号码发来一张照片——泛黄的报纸剪报,标题是《明德高中一名女生坠楼身亡》,日期1999年11月13日。照片边缘有半个模糊的校徽,正是我们现在学校的标志。

第二条消息紧接着进来:“停止调查。为了你好。“——虽然没有署名,但我知道是谁发的。

我摩挲着那缕银白的头发,回复:“如果我说不呢?“

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闪烁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一个词:

“顽固。“

我望向窗外,暮色中的旧实验楼轮廓模糊。不知是不是错觉,三楼的窗口又出现了那个灰影,而它旁边,多了一道更深的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