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出发奔向你的远大前程(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那场青春风暴》最新章节。

姜诗一奶奶佝偻着腰嘶吼着嗓子喊:“带她走吧!就像5岁的时候那样,永远带她走吧!将来我死了也不许奔丧,不许回来,一定拦住她不许回来,拜托了!”

“这个孩子生在我们家苦啊!苦啊!”奶奶伸手捶打自己的胸口,满腔的愤怒化成重拳,炮火对准了自己。

“奶奶,您别这样,别这样,求您了!”姜诗一大声哭喊着的原地蹦跳,她实在是害怕,为什么短短两三天就这么多人跟她说要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前她只以为是她的家庭不够好,家里穷,爸爸生病在床,所以她需要努力打球挣钱,现在她又大了一点,懂得更多了一点,她的家庭远远不止是穷那么简单。

贪婪、愚蠢又极度自私才是这个家庭的本质。

对生育他们的妈妈,他们的做法极度冷血;

对有血缘关系的手足,他们的做法极度残忍。

对同样有血缘关系的侄女,他们只有剥削。

陶扬教练扶住奶奶的手,她力气更大,奶奶本想下跪的,现在被陶扬教练拦住了,她含着眼泪说:“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带她的,您放心,她一定会长成国家栋梁,我不会再让她回来。”

“好好好,我信你,你是我家的大恩人,这辈子无以为报了,下辈子给您当牛做马了。”

“这孩子多亏您才有今天,吃得白白胖胖,长的标致可爱。都好像不是我家的人了……”

“有你这句话,我就是死了也瞑目。诗一,跟着教练好好打球,我们这次见面就当最后一面了,你答应我,好好生活,把这里全部忘记了。”奶奶苍白的头发在空气中弹了弹,她把姜诗一塞进车里。

姜诗一紧紧抓住奶奶的衣摆,拼命摇头:“我不要,我不要,你为什么要这样。”

为什么所有人都要离开她呢?

陶扬抱住姜诗一,眼泪也控制不住了,一个劲地喊着:“十一,你乖乖的,乖乖的,别让大人担心。”

“奶奶,奶奶!”

车门“嘭”的一声被奶奶狠狠甩上,姜诗一的叫喊声凄厉无比,陈晓满一把抱住她,陈晓满用自己的身体紧紧的压住她道:“听话,你说你会听话。”

“我要下去,我要去陪我奶奶。”姜诗一按下车窗,司机立刻锁了门窗。她恶狠狠地说:“开门,开窗。”

“十一,你走吧,家里没养你几天,不要惦记,也不要惦记我。”奶奶笑了笑,只是笑得比哭还难看,姜诗一伸出来想抓住她奶奶,但是奶奶往后一躲,决绝道:“你答应我了,永远不要回来了,走吧,开车!”

司机看向陶扬,陶扬点点头。

车子启动,罔顾姜诗一的哭喊,姜诗一不敢打人,只是一下接一下的用手拍打座椅。

陶扬没忍住伸手给她一巴掌,她问道:“手不要了?你现在小,你能做什么?”

“我带奶奶走,我能带她走,我以后再也不买玩具再也不买零食了,我把钱全部留下来给奶奶花,我可以养活我们俩的。”姜诗一不敢再拍了,捂着脸说。

“你别操心了,这个建议我早就提过了,当年我在球馆给你奶奶谋了个差,她都不肯出来。”

不过陶扬没说那时候是奶奶放心不下小儿子姜林,她要是出去了,姜林就彻底没有活路了,如今姜林不在了,这个建议也不是不行。

不过她不能跟姜诗一说,不说奶奶自己愿意不愿意,要是不愿意的话,说了只会让姜诗一先充满希望然后希望破灭,会更加痛苦。

陈晓满看了陶扬教练一眼,无言地摇头。

两人无声地达成一致。

陈晓满把姜诗一抱在怀里,一点点的拍她安抚她。

温柔的手轻轻的拍打姜诗一的后背,她嚎啕大哭想让这一切快点结束掉,想让痛苦从心里走掉,却发现哭并不能解决痛苦消失的痛。

富有节奏感的拍打,疾驰的汽车,都让姜诗一慢慢平静下去,直到她呼吸平稳下来,G省很热很热,她哭得汗水混合着眼泪一起糊住了脸,额头细碎的头发粘在了一起。陈晓满用湿巾把她的脸擦了一下,稍稍搬动一下她的身体,就发现那双水汪汪的眼睛睁开了。

吓得陈晓满不敢再动她,还好她只是睁开又很快闭上。

“我知道你没有睡着,你哭出来也会好受些。”陈晓满并不希望她憋着悲伤,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就算是大人也很难承受的了,更何况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十一,以后你叫我姐姐,根据叔叔的遗嘱,她希望我能成为你的监护人,但是我估计我办不了相关手续,法律上办不了没关系,你只需要记住我就是你的家人,明白吗?”

“如果我办不了手续,你愿意让我妈妈收养你吗?”

“我问过村干部了,我已经是孤儿了,我会进入福利院的监管名单。”姜诗一带着浓浓的鼻音说话。

“不会的!你还有我,还有队友,不是孤儿。”陶杨教练打断她的话,也哭得不成人样,她实在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困难总是反复降临在这个小女孩的身上。

“你愿意让我妈妈收养你吗?”陈晓满满怀期待地问了第二遍。

姜诗一伸出手抱住陈晓满的腰,不说话只是一味的哭。

一时间,车内的气氛悲伤到了极点。

陶杨教练给姜诗一买了一副墨镜遮住她的眼睛,把两人送到登机口,强忍着眼泪道别:“姜诗一,你别怪大人们心狠。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免除痛苦的神奇魔法,我去偷、去抢都想把她给你,这个世界上谁都有可能伤害你,但是你奶奶和爸爸不会,他们为了你做了一切能做的努力,你一定要听话,不许再回去。”

那个距离G省省会6小时车程的偏僻小村子,姜诗一直至奶奶去世,也再也没有回去一次。

不管网友和当地人怎么批评她忘本,姜诗一都不为所动,回忆起家乡,只剩下厌恶和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