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转机(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七十年代甜蜜日常》最新章节。
小秋的出生可以说是叶家五年来唯一 一桩值得高兴的事情了,彼时大伯叶传礼远在新疆,小叔叶传仁也在两年前去了云南。
叶爷爷病重,叶传义几次申请到黑龙江去探望都被拒绝,身边只有小女儿叶红衣的一位旧日老友能照拂一二。
叶爷爷如今身体虚弱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可周围人心浮动,平时相处的是人是鬼都不知道,连喝口麦乳精都要偷偷摸摸,生怕给远方的儿女带去麻烦,更不要说吃点其他有营养的东西了。
小秋出生的前一周,京市的小姑写信来哭诉,说黑龙江那边的人来信,叶爷爷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叶小姑几次试图偷偷去黑龙江都被夫家那边拦了下来,说是年前去的那次已经有人注意了,这次若是再去怕是会招来祸端。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是因为李家不想再掺和叶家的事情了。
虽说当年叶老爷子曾经有恩于李家,但五年前叶家出事时,李家也帮了叶家不少的忙,还保着传仁把高中给读完了。
所以只要他们好好对红衣母子,叶家几兄弟也不会去指摘李家什么。
如今再帮那是李家仁义,不帮谁也不能说出不好来,毕竟李家也是一大家子人,如今形势不明朗,谁也不知道彼此的明天是怎样的,自然是能少惹麻烦就少惹,一家人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叶传义给红衣去信让她好好工作,不要再和丈夫闹别扭,毕竟妹夫李贺是个好的。这些年红衣可以在京市安稳生活,可以说全都是仰仗的李家。
除此之外他还在信中还叮嘱红衣不要告诉大哥和小弟父亲病重的消息。
大哥当年去新疆前,因为大嫂带着小则安改嫁的事大病了一场,差点没能熬过来,如今最是受不得刺激的。
这些年虽然新疆那边传来的都是好消息,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因为大哥报喜不报忧。
而小弟又太冲动,得到老父亲病重的消息万一冲动之下擅自跑到黑龙江去事情就难办了。
所以叶传义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一趟,让父亲在去世前至少还能见自己的血脉至亲一面,不至于太过凄惨。
为了去黑龙江的事叶传义已经好几天没睡过好觉了,去了大队好几次,队里面总是推脱。
除了魏支书没有人愿意为叶传义做担保,大家都害怕他中途逃跑,毕竟叶传义和普通的知青不大一样,他跑了之后队里的几个干部要负的责任可比丢一个知青要大的多。
虽说他的老婆还怀着孩子在这里,可谁知道他会不会一狠下心来就不管不顾了呢?
因为身份的问题,叶传义从来就不被信任接纳。一开始到河水湾,做的都是都是修堤坝,拨麦子“脱胚”等最累的工作,但工分和其他人是一样的。
也就是近两年靠着魏支书的帮助自己在村里左右逢源,再加上妻子文娟一身行医的本领,这才在村里好过了些。
之所以能跟魏支书家搭上话,并且越走越近靠的也是文娟的一身医术。
魏支书老婆红霞被偏头痛的毛病折磨了好几年,文娟一来竟给治好了,这下两家人自然越走越近。
虽然天天忙着想法子去黑龙江,但地里的活也不能不干,这天叶传义正准备吃过饭后去河堤修坝,村口魏老头的儿子魏小四突然着急忙慌的跑来,让文娟和他一起去趟牛棚
村里的几头母牛这几天都不怎么进食,他爹把牛牵到山坡草长得最旺的地方,结果这些牛一口都不尝
今天中午有两头母牛不知怎地开始口吐白沫了。吓得他爹赶紧去村里报告这件事。
魏小四突然想起来文娟给人看病还挺有一手的,不管人家身份怎么样,但治病救人的本事总归比村里的赤脚大夫强得多,于是便赶紧来找文娟去瞧瞧。
文娟知道牛对于村里来说是大事,也不敢耽搁,放下饭碗便跟魏小四一起去村里的养牛场。
到了村里看过牛,问了魏小四他娘一些问题后,文娟心里大概有了数。
叶传义看到她心绪平静就知道这些牛问题不大,于是计上心来,皱着眉头道:
\"这些牛看着怎么都萎靡不振的,村里的农活都指望他们呢,现在看这样子怕是活下来都难,更别提干农活了。”
魏小四他娘本就胆小,听了这话更是吓得不行,不管不顾的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喊着自家对这些牛有多上心,牛病了她比自己病了还要揪心。
文娟和叶传义都清楚魏婆子这是怕村里头怪罪下来他们一家都落不得好。
过了半刻钟,魏支书领着赤脚医生到了牛棚。这人本来医术就不精,治病救人尚且不合格,更不要说给牲口看了。
他看魏婆子哭的凄惨,牛也躺在地上半死不活的,不想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于是便对支书说牛病的实在太重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时魏小四突然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文娟,赶忙求她想想办法,毕竟文娟治好了支书老婆的偏头痛,这是全村人都知道的事儿。
但文娟一副很很为难的样子:“办法是有的,只是治好的把握并不大……”
魏支书懂得文娟的意思,本来他们夫妻俩在村里处境就不是很好,若是这些牛再在文娟的手里出了问题,村里怕是更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于是便发话说:“你尽管放心的治,缺什么药材村里想办法,若是治好了算你们夫妻俩大功一件,就算是治不好,村里也不会怪罪你们。”
文娟听后只说尽力试一试,然后请对方帮忙准备药材,好几味都是特别贵的,但为了这几头牛,魏支书还是咬牙应了下来。
接着文娟让魏小四在村里找了几个青壮年,把那两头口吐白沫的牛移到了自己家门口。
对此大家也都十分理解,毕竟文娟如今情况特殊,指不定哪会儿就要生了,总不能让人家把孩子生在牛棚吧。
牛移到叶家后,魏小四主动留下来帮忙,魏支书则到镇上去找药材。
文娟先在卫生室找了几种药材,给村里几位干部解释,说是这些不能治病但能缓解一下,不让牛那么难受。
魏小四想帮文娟熬药,叶传义没让,他自己进屋给文娟打下手。
透过窗户看到魏小四注意力都在牛的身上,他便凑到文娟耳边偷偷问牛的情况,文娟小声说道:“只是重感冒,看着凶险但并不难治,之前跟着老师去乡里时接触过类似的。”
叶传义听过后放下心来,问文娟能不能让这些牛好的慢一点,只有这样村里才会记他们夫妻俩的好,去黑龙江的事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出来。
不是他精于算计,是实在没有其他的办法了,错过这次机会,他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有机会去见父亲一面,更怕父亲等不到他去见他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