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12《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传说 》(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洪武七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紫禁城琉璃瓦上的积雪尚未扫净,朱元璋便换上粗布棉袄,带着两个贴身侍卫悄悄出了西华门。这是他第三次微服私访,前两次目睹的民生疾苦像根刺扎在心头,让这位从乞丐坐上龙椅的皇帝寝食难安。
"皇上,前面就是芦沟桥了。"侍卫统领张龙压低声音。朱元璋裹紧棉袄,望着暮色中泛着寒光的卢沟桥石狮子,突然一阵剧烈咳嗽。两年前平定云南时染上的寒疾,每逢阴雨天便发作得厉害。
"去寻个避雪的去处。"朱元璋摆了摆手,嗓音沙哑。三人拐进桥西头的胡同,忽见一座破庙的朱漆门匾在风雪中摇摇欲坠。庙门推开时,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惊起梁上几只寒鸦。
庙内蛛网密布,供桌上的泥塑观音像缺了半只胳膊。朱元璋刚要落座,忽闻西北角传来微弱的呻吟。张龙抽出佩刀,借着灯笼微光,见墙角草堆里蜷缩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怀里还搂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
"老人家,我们不是歹人。"朱元璋蹲下身,解下腰间的水囊。老妇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官爷行行好,给口热汤吧......"
张龙翻遍行囊,只掏出半块硬饼。老妇人颤巍巍接过,掰下一小块塞进女孩嘴里。朱元璋注意到老人腕上戴着褪色的银镯子,内侧刻着"永乐"二字,这分明是前朝旧物。
"大娘,您这镯子......"话未说完,庙外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张龙急忙吹灭灯笼,将朱元璋推进供桌下的暗格。透过缝隙,朱元璋看见七八个提着棍棒的汉子闯进来,为首的腰间别着铁尺,正是京郊巡检司的差役。
"老东西,上个月的例银呢?"铁尺重重敲在供桌上,震得观音像簌簌掉灰。老妇人跪倒在地:"官爷饶命,实在凑不出......"话没说完,铁尺已经抽到背上,女孩吓得哇哇大哭。
朱元璋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听见张龙的佩刀在鞘中发出细微的嗡鸣,却见老妇人突然扑向供桌,从神龛里摸出个青布包裹。层层打开,竟是块缺角的玉佩,月光透过破窗照在玉面上,映出"广寒宫"三个篆字。
差役头子眼睛一亮,劈手夺过玉佩:"就拿这个抵账!"转身要走时,女孩突然扑上来咬住他的裤脚。差役大怒,扬起铁尺就要砸下去,却见寒光一闪,张龙的柳叶刀已架在他脖子上。
"大胆!"朱元璋从供桌下站起,抖落身上的蛛网。众差役见他气度不凡,纷纷跪伏在地。朱元璋捡起玉佩,借着月光细看,只见背面刻着"洪武三年春,户部侍郎周德润敬献"。
"周德润?"朱元璋皱眉,这个名字他记得清楚。三年前周德润因贪污赈灾粮款被斩,抄家时发现他家藏了半屋子前朝古玩。想不到这块玉佩竟辗转落到个老妇人手里。
老妇人这时已昏死过去,女孩缩在角落瑟瑟发抖。朱元璋脱下外袍裹住孩子,对张龙说:"把这些狗东西押回刑部,天亮前我要知道这玉佩的来历。"
雪越下越大,破庙里的火光映着朱元璋铁青的脸。他望着供桌上那半碗混着草根的稀粥,突然想起三十年前在濠州讨饭时,也喝过这样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那时他还叫朱重八,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乞丐......
破庙的火光在风雪中忽明忽暗。朱元璋蹲在火堆旁,看着张龙用佩刀削下老妇人棉袄里的棉絮,就着瓦罐里的雪水煮粥。小女孩攥着他的衣角,眼睛里映着跳动的火焰。
"皇上,粥好了。"张龙递过缺口的陶碗。朱元璋吹了吹热气,忽见碗底沉着几粒米,像是被人特意挑出来的。他抬头看向蜷缩在角落的老妇人,发现她正用浑浊的眼睛望着这边。
"大娘,您吃。"朱元璋把碗递过去。老妇人摇头:"官爷吃,我......我不饿。"声音虚弱得像风中残烛。朱元璋坚持要喂她,老人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暗红的血沫溅在青布衫上。
"张龙,快去找郎中!"朱元璋话音未落,老妇人抓住他的手腕,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是块巴掌大的麦饼,硬得像石头。
"给孩子......"老妇人气息微弱,"求官爷......带她去......去应天府......"话没说完,头一歪没了动静。小女孩哇地哭出声,扑在老人身上。
朱元璋闭了闭眼,喉咙像塞了团火。他接过麦饼,发现饼中间有个凹陷,像是被人用手指抠出来的。掰开一看,里面藏着块拇指盖大小的翡翠,雕着朵栩栩如生的白玉兰。
"皇上,这是......"张龙凑近细看。朱元璋攥紧翡翠,想起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半块窝头,里面也藏着枚银簪。那时他才九岁,眼睁睁看着父母饿死在草席上。
雪不知何时停了。朱元璋抱着女孩走出破庙,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远处传来梆子声,五更天了。他摸了摸女孩冻得通红的小手,突然想起自己早夭的女儿安庆公主,要是还活着,也该这么大了。
回宫的路上,朱元璋一句话也没说。怀里的翡翠硌得胸口生疼,他知道这又是个惊天大案。户部侍郎的玉佩,前朝的翡翠,还有那个刻着"永乐"的银镯,背后牵扯的恐怕不只是贪腐这么简单。
"皇上,西华门到了。"张龙轻声提醒。朱元璋抬头望着巍峨的宫门,突然对身后的侍卫说:"传旨,即日起暂停所有官员的例银发放,违者斩。"
乾清宫的铜鹤香炉飘着袅袅青烟。朱元璋批阅完最后一本奏折,揉了揉太阳穴。案头摆着张龙连夜送来的调查报告:老妇人姓陈,原是周德润府上的乳母,因撞见主人私通北元奸细被追杀,带着孙女逃到京郊。
"周德润......"朱元璋冷笑一声,将奏折摔在案上。三年前的案子看来另有隐情。他起身走到御花园,月光下的太湖石影影绰绰,像极了破庙里的观音像。
"父皇。"太子朱标匆匆赶来,"儿臣听说您昨夜遇刺......"朱元璋摆了摆手:"不是刺客,是些蛀虫。"他从袖中掏出翡翠,讲了破庙的遭遇。朱标听完,脸色凝重:"儿臣这就去彻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