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7《施润泽滩阙遇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嘉靖二十三年的春天,江南的雨总是来得这般缠绵。施润泽站在自家屋檐下,望着雨帘中若隐若现的滩阙河,心中泛起一丝愁绪。作为苏州府吴江县有名的织户,他本应在机房里忙碌,可这连绵的春雨却让他的生计陷入了困境。

“老爷,该喝药了。”丫鬟小翠端着药碗走过来,打断了他的思绪。施润泽接过药碗,苦涩的味道在口中蔓延,他却浑然不觉。妻子王氏卧病在床已有半年,家中积蓄早已所剩无几,他实在不知道这药还能支撑多久。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巷口传来。施润泽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老者跌跌撞撞地跑来,浑身湿透,脸色苍白。

“这位老人家,可是遇到了难处?”施润泽上前搀扶,关切地问道。

老者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我……我从外地来,本想投靠亲友,谁知……谁知他们早已搬走。我……我身上的盘缠也被贼人抢了去,如今无处可去……”

施润泽心生怜悯,忙将老者请进屋内。小翠端来热水和干净的衣服,老者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不知老人家贵姓?”施润泽问道。

“老朽姓张,名伯远。”老者答道,“本是杭州人士,因家中变故,才流落至此。”

“张老伯不必客气,若不嫌弃,就在寒舍暂住几日,待雨停了再作打算。”施润泽诚恳地说。

张伯远眼中泛起泪光,哽咽着说:“恩人如此仗义,老朽无以为报……”

施润泽摆了摆手:“举手之劳而已,张老伯不必挂怀。”

夜幕降临,雨依旧下个不停。施润泽坐在床头,看着熟睡的妻子,心中满是忧虑。他轻轻抚摸着王氏消瘦的脸庞,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治好她的病。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施润泽起身开门,只见张伯远神色慌张地站在门外。

“恩人,不好了!”张伯远急切地说,“我刚才在后院发现了一袋银子,怕是贼人留下的!”

施润泽心中一惊,忙跟着张伯远来到后院。月光下,一袋沉甸甸的银子躺在墙角,在雨水的冲刷下泛着冷光。

“这……这可如何是好?”张伯远颤抖着说,“若被贼人发现,我们性命难保啊!”

施润泽沉思片刻,坚定地说:“张老伯不必惊慌,明日一早,我便将这袋银子交给官府,让他们处理。”

张伯远犹豫了一下,劝道:“恩人,这银子少说也有百两,足够你妻子治病了。你又何必……”

施润泽摇了摇头:“不义之财不可取,我施某虽是个粗人,却也懂得做人的道理。这银子既然不是我们的,就不该据为己有。”

张伯远叹了口气,不再言语。施润泽小心翼翼地将银子收好,回到屋内,一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施润泽带着银子来到县衙,将事情的经过如实禀告。县令李大人听后,大加赞赏,命人张贴告示寻找失主。

三日后,一个富商模样的人来到县衙认领银子。原来,他是杭州的绸缎商人,途经吴江时遭遇劫匪,幸好银子被施润泽捡到。富商感激涕零,执意要赠送施润泽五十两银子作为酬谢。

施润泽婉言谢绝:“这是在下分内之事,何足挂齿?”

富商见他如此坚持,只好作罢。临走时,他留下一张名帖,说道:“恩人若有难处,可到杭州来找我,王某定当尽力相助。”

施润泽收下名帖,心中却并未在意。他回到家中,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妻子。王氏欣慰地说:“老爷做得对,我们虽然穷,但不能失了良心。”

施润泽握住王氏的手,心中满是温暖。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妻子早日康复,让这个家重新焕发生机。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氏的病情却不见好转。施润泽心急如焚,四处求医问药,可银子却如流水般花了出去。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外的机会降临了。

这日,施润泽正在机房里忙碌,一个身着绸缎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请问是施老板吗?”年轻人问道。

“正是在下。”施润泽放下手中的活计,疑惑地看着他。

“在下姓李,名文远,是杭州绸缎庄的伙计。我家老板听说施老板拾金不昧的义举,十分钦佩,特命我前来拜访。”李文远说着,递上一张拜帖。

施润泽接过拜帖,只见上面写着“杭州泰和绸缎庄庄主王崇焕”。他心中一惊,想起了那位曾在县衙见过的富商。

“王庄主有何指教?”施润泽问道。

“我家老板想与施老板做个生意。”李文远微笑着说,“我们庄主要采购一批上等丝绸,听说施老板的手艺在苏州数一数二,不知能否合作?”

施润泽心中大喜,忙不迭地答应下来。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能与泰和绸缎庄合作,不仅能解决眼前的困境,还能让自己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