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57《灯花仙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乾隆年间,江南水乡有个叫林文远的书生。他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叔父接济度日。叔父家道中落,勉强供他读完私塾,便再无力承担学业。文远无奈,只得在镇上的一家药铺当学徒,白天干活,晚上借着火塘的余烬读书。
这年深秋,药铺老板见他实在刻苦,便将后院一间废弃的柴房收拾出来,供他居住。柴房低矮潮湿,四面透风,但文远却如获至宝。他用省下的工钱买了盏旧油灯,每晚就着豆大的灯光,在泛黄的书卷间遨游。
一天夜里,文远正读到《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油灯突然“噼啪”作响,灯芯爆出两朵金色的火花。他揉揉眼睛,只见一个身着素纱的女子从灯芯中冉冉升起,衣袂飘飘,恍若仙子下凡。
“你是谁?”文远吓得倒退两步,差点撞翻身后的书架。
女子轻轻一笑,声音如清泉流淌:“我是灯花仙子,因感佩公子勤学苦读,特来相助。”
文远半信半疑:“仙子为何选中我?”
“你虽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求学之志。这份执着,连灯芯都为之感动。”仙子伸手拂过油灯,灯火顿时明亮如昼,“以后我会每晚在此陪伴公子,若有疑难,尽可问我。”
从此,文远的夜读生涯不再孤单。每当他遇到晦涩难懂的典籍,仙子总能旁征博引,将深奥的道理讲解得深入浅出。有时读到动情处,两人还会就诗词歌赋展开探讨,不知不觉间,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寒冬腊月的一个深夜,文远正在研读《论语》,突然咳嗽不止。仙子见状,从袖中取出一朵晶莹的莲花,放入他的茶杯。茶水顿时氤氲出阵阵清香,文远饮下后,顿觉神清气爽,咳嗽竟不治而愈。
“这是天山雪莲,能祛寒润肺。”仙子解释道,“公子不必惊讶,我本是灯芯修炼而成,通晓世间草木药性。”
文远感激涕零:“仙子如此相助,文远无以为报。”
仙子轻轻摇头:“公子不必言谢,你我相遇,皆是缘分。”
随着时间推移,文远对仙子的感情渐渐超越了师生之谊。他发现自己愈发贪恋她的温柔浅笑,愈发害怕黎明的到来。而仙子似乎也有所察觉,每当文远流露出爱慕之情,她便悄然退入灯芯,留下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这年元宵节,镇上举办灯会。文远鼓起勇气邀请仙子一同出游。“外面人多眼杂,我不便现身。”仙子婉拒道。文远失望至极,独自漫步在灯火阑珊处。
突然,一阵狂风刮过,一盏走马灯被吹得东倒西歪。文远正要伸手扶住,却见灯影中闪过一道熟悉的素纱。他定睛一看,竟是仙子!原来她悄悄化作灯影,陪在他身旁。
两人相视而笑,在光影交织中漫步长街。仙子指着一盏盏精巧的花灯,为文远讲述着其中的典故:“这是嫦娥奔月,那是吴刚伐桂……”她的声音轻柔如水,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传说。
不知不觉,月上中天。仙子突然停下脚步:“时辰不早了,公子该回去了。”
文远依依不舍:“仙子能否多留片刻?”
仙子摇摇头:“我的真身还在灯芯里,不能离开太久。”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几个官差策马而来,大声喊道:“新任巡抚大人明日要经过此地,速将街道打扫干净!”
人群顿时慌乱起来,小贩们忙着收摊,百姓们纷纷避让。文远正要拉着仙子避开,却见她脸色大变,身形渐渐透明。
“怎么了?”文远惊问道。
仙子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无妨,只是感受到了凡人不该有的气息。公子快走,莫要回头。”
话音未落,她的身影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文远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回到柴房,文远发现油灯的火苗异常微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他小心翼翼地添了些灯油,火苗却依旧奄奄一息。
“仙子!仙子!”文远焦急地呼唤着,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低沉的笑声:“灯花仙子,果然在这里。”
文远转身一看,只见一个身着黑袍的道士站在月光下,手中握着一个鎏金葫芦。
“你是谁?”文远厉声问道。
道士阴恻恻地一笑:“贫道玄空子,专为收取精怪而来。这灯花仙子已修炼千年,若能将她炼成丹药,定能延年益寿。”
文远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白天那些官差要迎接的巡抚大人!”
玄空子得意地大笑:“不错,本官正是新任巡抚。不过你很快就会成为一具尸体,知道再多又有何用?”
话音未落,他伸手一指,一道黑气直奔文远面门。文远本能地闭上眼睛,却听见一声清脆的凤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