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农门状元的原配妻18(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快穿:三千世界任我行》最新章节。
大军出征的那日,长歌也去送了,回来后便一心培育粮种。
纯杂交的粮种并不适合这个时代,长歌只能选择适合这个时代的母株,跟空间里的父本杂交,优胜劣汰,提高产量。
同时改进农具,兴修水利,改良沤肥的方法,套种,防治病虫害等方法,来提高粮食的产量。
三年后,景和十五年,北伐大军灭北戎铁勒部,溃散的势力往西方逃窜,东边的苍狼部上呈国书,愿意加入大周,成为大周的子民,自此整个北戎并入了大周的疆域。
这三年来,红薯已经全面推广到大周的每一个省份,玉米和土豆也在京城周边的省份开始大面积种植。
新种的水稻和小麦也已经稳定了产量,准备明年在江南和中原推广。真正实现了人人都能填饱肚子的愿望。
三年战争不但没有拖垮大周,还让大周更加的繁荣昌盛了。
随着北戎的覆灭,其他的小国也纷纷上书依附,一时间竟有了万国来朝的既视感。
这一年,景和帝封二皇子周昭为太子,其余皇子封王,大皇子则被贬为庶人,看守皇陵。
景和二十年,景和帝退位成为太上皇,太子继位,年号昭平。
新皇登基,开恩科,十四岁的小包子沈墨言参加科举,顺利考中秀才,更是子承父志,夺得小三元。
昭平二年开始,沈墨言连中大三元,年仅16岁,已是大周朝第二个六元及第,沈家一门双六元,一时间成为了佳话。
此时的大周,海晏河清,百姓富足,四海臣服。
长歌如今是户部右侍郎,只是她不爱权势,一心种地,平时更是无事不上朝。
无论是当年的景和帝,还是如今的昭平帝,对长歌这样的臣子都是非常喜欢的,有才却不恋权,一心为国为民,谁能不爱呢。
长歌因粮封爵,是所有勋贵中最特殊的那个,她虽是勋贵却属文臣,但偏偏跟武将玩的很好。
长歌把皇庄重新规划后,那些名贵的花草树木能收空间的都收空间了,重复的品种都给卖了或者送人了。
在皇庄的山上种满了果树和蔬菜,利用现代的生态平衡知识,打造了一个世外桃源。
更是借着温泉的地热,弄出了暖房,在冬季里,吃一口热乎乎的火锅,尝一口碧绿的青菜,泡一泡温泉,这是何等的快乐啊!
那些果子也被长歌酿成了果酒果醋,让杨氏当成节礼送给了各家夫人,更是好评如潮。
长歌还建了一个烧锅,平时酿点高度白酒,留着自己喝或者送人,因粮食有限,长歌酿的不多,一年也就酿一百多斤酒。
这个时代可没有高度白酒,都是米酒,度数不高,喝着还有点甜丝丝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钱尚书喝了一次白酒,就爱上了这个味道。
小老头脸都不要了,撒泼打滚的带走了两坛,也不知道消息是怎么走漏的,承恩公宁远第一时间就来了长歌的庄子,说啥都要尝尝这个白酒。
如今的宁远可是皇帝的亲姥爷,新帝登基后,为了家族的长远利益,这个老狐狸第一时间就交了兵权,然后做了一个有名无权的国公,荣宠不断。
但谁都明白,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只要承恩公府不作死,那就是顶尖的勋贵,谁也比不了。
八十多岁的宁远耳不聋眼不花,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在长歌这里吃了一顿火锅,尝到了青菜,还喝了白酒后,就赖在了长歌这里,连家都不回了。
太后娘娘在宫里听到自家亲爹如此“为老不尊”,都觉得脸红,赏赐了杨氏很多贡品,以表歉意。
因着宁远的骚操作,长歌的庄子一时间竟成了养老院,就连景和帝和太后都住了进来,钓鱼打猎吃美食泡温泉,简直把这里当成了家。
这一世,长歌活到了八十岁,长歌早就把几个傀儡都收回了空间,觉得自己的身体机能下降后,长歌才脱离小世界。
长歌去世时,沈墨言都六十多了,继承了嘉禾侯的爵位,更是做到了户部尚书,太子太傅。沈家也成了大周朝的勋贵世家。
长歌临终前,告诉了沈墨言自己的身份,她是娘,不是爹,至于说沈墨言怎么处理的,长歌就不管了,她已经离开了。
后世关于沈家一门双六元的佳话,更是引来无数的诗人写诗称赞,就连鄢州的嘉禾祠,也是百姓祭拜,香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