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年2月15日(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失业日志》最新章节。
每次徒步都要早于闹钟醒来,今天这个崭新的自己也不例外。我没有赖床,直接起床洗漱早餐,比计划早十分钟就出门了。
因为小群里有我和芙芙两人参加,我依然像过去一样在群里发了个图片,喊大家起床。就没再想着得到大家的回应,不知道为何,大家总是惯于沉默。没过多久,丫丫发出回应,说要起床赶车。同时又发出一个八十七岁老太太弹吉他的视频,看那状态甚是陶醉与享受。想想我的吉他进展,什么都不懂还非要自学,进步缓慢的比蜗牛还要慢,但总是能感觉到进步的。我想等我一直练习到八十七岁,应该算是个吉他高手了吧。哈哈,想到此,我就发了一句“等我八十七岁时也给你买弹吉他。”丫丫幽默的回应“你说什么,我听不见,信号太差了。”把我逗的哈哈大笑,早晨就是一个欢乐的开始!
边聊边去便利店买包子,竟然半个小时后才能蒸熟,幸好旁边还有家包子铺,辛苦的夫妻俩早已蒸好了几笼包子和馒头花卷,还有煮熟的豆浆,等待早起的人们。他们应该是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做这些工作吧!毕竟世界人数众多,不会都像目前看的书作者一样成功,知道快车道能走上快车道的人还是极少数。哪怕有人被告知旁边就有一条财富的高速路,也会有人照样选择行驶在慢车道或人行道。毕竟高速路需要驾照还需要熟练的技能,否则会被撞的粉身碎骨。高速路也不是处处有入口,有时距离太远,有时大家根本不知道哪里是入口。所以,我们看到的芸芸众生大部分仍然行驶在拥挤的慢车道,或是辛苦的人行道,并激励着自己,只要一直向前,无论多慢,最终总会到达自己的终点。
这家包子铺的位置原来是一家连锁店,后来换成夫妻两个来经营部,店名直接叫包子铺。用书里的观点,被授权开一家连锁店的人走的不是快车道,授权的人才是。自己创立品牌开一家店的人不是,要开很多家店到家才是。那么,这家包子铺虽然用的是自己的品牌,但只有这一家店,每天还要起早贪黑的一直忙碌,没有一点自由,那就不是快车道。
大早晨的只买了几个包子,我就开始结合刚看的书内心做起分析来,几乎有种走火入魔之势。但并没有耽误我脚下的速度,以至于比约定时间提前二十多分钟就到了集合地,竟然还有个人比我更早。我问了下芙芙,她也到了,对于徒步,大家总是那么积极,激情满满。
这次与芙芙的交流似乎都恢复了正常,比上次感到别扭时好多了,不知是她的变化还是我心态的变化。等大家陆续到了,我积极的跟一起走过的人打招呼,参与到他们的聊天中,有几个是一起报名梵净山登山大赛的,我们的话题就更多了。尽管我的融入还是有点生硬,聊天内容也还是贫乏,但总算迈出了一大步。过去,我总是躲在熟悉的小伙伴身边,看别人热络的打招呼,聊天,自己无动于衷,连羡慕都不羡慕,维持着自己的“高冷”状态,成为大家谁都注意不到的“影子”。
徒步开始,刚起步就是一个大的爬坡,虽然仍然走的气喘吁吁,但还是能尽量走在队伍的前端。因为走的太快,导致我们几个错过了一个捷径的小路,绕了一大圈才算跟走捷径的大部队汇合,从先头部队变成了队伍的尾巴,所以,走路时不能只顾速度,还是要清楚我们的方向,有没有更便捷的路,当然,更要注意一下沿路的风景。
一位相熟的驴友问起我的怒江之行,他也在春节进行了环线,路线跟我的差不多。于是我们聊各个点是否去过,哪里的风景好,路上遇到什么情况,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共同的路线总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我们聊的不亦乐乎,似乎我这还是第一次在徒步时与队友聊这么多的内容。
在爬一个大坡时,我因为聊天一不小心又落后了,在坡下看到那么陡的坡,别人都到了半山腰,真有点绝望的感觉,好像已经没了追上大部队的力气。于是其中一个队友带我们绕了一点路,走缓一点的路线,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我紧跟着,趁机也跟他聊上几句。这个队友是曾经一起走过,吃饭也紧挨着的,但一句话都没有说过。这次算是破冰,我们自然而然的聊几句,就像曾经认识一样,竟然也没有丝毫的陌生感。这就是户外的魔力吧,共同的爱好,让大家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不管知不知道名字,都可以互相聊出很多路线和有关户外的话题。更何况,曾经走过的熟悉面孔,更不需拘束的就聊成了熟人。想想我们小群里的几个不就是徒步认识而后经常一起约的么?是的,很多人都可以成为朋友,都可以经常一起约着走的。
快要爬到山顶的时候,先到的队友忙着给大家拍照,录视频,我也不再羞涩的机械登顶,躲避着别人的摄像头。这次,我张开双臂,迎着镜头冲拍照的队友变换着动作,配合着拍照。感谢她们的热情,留下来好多精彩瞬间。在几个人拍小合照时,我也主动加入她们,不再单方面的以为她们是小团体,不适合去加入。其实大部分都是凑巧走到一起的队友,根本就不是固定的小团体。
在风景很美的乱石山顶拍照时,我们互相借鉴动作,机位,互相帮着不同角度拍照录视频,不太熟悉的几个人在外人看来似乎也是个小团体。我深深体会到了融入的快乐,聊天的愉悦。只是别人在夸我哪个动拍照动作好看时,我竟一时无言以对,保持了沉默。几秒钟沉默之后已不再适合继续这个话题,于是就让沉默保持到底。这应该是聊天中的应变能力和接话能力还比较欠缺,我也不觉得是多尴尬的事情,只是暗暗下定决心,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应对,至少说声谢谢。
一天的徒步,上上下下翻了几座山,里程长爬升高,却又是有满满的成就感,我还有更大的进步与收获,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