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年10月14日(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失业日志》最新章节。
在家听完一堂公开课的讲座后出门去江边溜达,决定换条从没走过的路线,每天都有点小改变,或许会激发新的想法,亦或许会有新的契机,说不准呢!
现在日程表中出门的时间也从原来的八点前变更到九点半之后,太早出门,很多店铺都没营业呢,出门的任务也从原来只是沿江快走锻炼身体,增加了留意沿路店铺信息,观察市场行情。
于是,一出门,我便留意路边每个商铺的门口信息,看有没有招人的,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想去的。特别留意的时候才发现,很多店铺贴着转让、带技术转让、房东直租的告示。前几天还正常营业的店铺,过节后竟然就在转让了。上一次路过还在想象这些店铺是否赚钱,自己做这样的店合不合适,这次就关门转让了。如此近距离真切的感受到生意难做的经济滑落,心里真不是滋味。偶有贴着招聘的餐馆服务员,工资两三千的字眼讽刺着我投过去的目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工资,是我想要工作的地方吗?我忍不住问自己。或许我的方向错了,这些路边小店工作好不到哪去,工资更不会高,更别说工作环境了。以后应该去商场写字楼或是其他更干净高大的地方逛逛。于是快速得出结论:这边只适合沿江边锻炼身体,不适合留意工作。眼光也不再留意路边的各种信息,直直的往江边走去。
路过一片城中村的房屋,看到墙上贴的单间直租,24小时热水的出租信息,又想到我换租房的计划,我会甘心住进这样的环境吗,想也不敢想,不,一定不会,自己怎么会落魄到这种地步。如果换一个条件仍不错的,价格也不会低,那还用换吗?那就干脆不换?不知道!还是等北京之行回来再努力找工作吧,如果在房子到期前能找到工作,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吧!哪怕找到的工作只够支付房租和车位租金,也比坐吃山空只出不进的要好。唉,我这是已经自甘堕落到无可救药的想法吗!
走出城中村很快就来到了江边,再留意沿江边一片比较新的房子,尤其还有别墅和多层,这才是我向往的,比较满意的。但我知道这一定比自己现在住的房子还要贵的多,赶快打消换房子的念头,回归自己原来的计划,不是说要看自己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根据新工作的位置再考虑换到哪里吗,万一一直没找到工作,就找个便宜点的房子,进行更换。房子的事还有点时间,还是先不考虑此事吧,优先考虑工作的事。
自己的心理活动总是丰富多彩到一不小心就跑题。沿江而行,不再考虑其他,专心听着手机里继续播放的《大江大河》,跟随剧情收回自己胡思乱想的思绪。绕一圈后不想多停留,就想回家了。
回到家里刷招聘信息时,还想着转行的事,还是想从户外做为切入点。一个户外协会的信息很合时宜的跳出来,我眼前一亮,看看他们是否有招聘需求。点开后长期招聘的字样赫然在目,我兴奋的点开,30岁以下的要求将我的情绪又打入谷底。但我现在脸皮已经练得很厚,无视他们的年龄要求,决定按招聘信息上的联系方式,先加招聘联系人的微信亲自聊一下,微信很快通过了,刚聊了一句,她就让我先发简历。我把准备好的关于户外的那份简历发了过去。并发信息解释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些,但体力精力各方面都没有问题。还跟她讲最近的徒步经历,从三峰长穿毕到麦理浩径全程重装,以表明自己体力好的很。
她看完简历后委婉的告诉我,他们一般是要招体育专业的学生,而且协会不是盈利性组织,我又是跨专业,工资都很低。她看到我之前的经历感觉他们的工资肯定满足不了我的要求,就先问我意向薪资是多少,我知道这个行业没法跟之前的地产相比,就说可以按你们的标准来,你们工资能有多低?她说最多三千。我一下子沉默了,勉强够我的房租啊。又问她,有没有其他补助之类的,她没有回答,而是转移话题建议我去找户外俱乐部之类的,可能她看到我的求职意向里有领队,就一直说她们这个组织没有领队的,户外俱乐才有。我解释说,这份简历是特意为户外写的,不确定有哪些职位,就按常规的写上了,也并不是一定要做领队。但她还是没有给我任何希望,好像我走错了门一样。我知道哪怕是同意这样的工资也是没戏了,只好礼貌的谢过,并建议她和领导再看一下,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给个试用的机会。我想就当做公益了,至少迈出尝试的步子吧,这也算转行的一个起始,最终还是不怀希望的结束了对话。
这时之前联系过的自驾俱乐部的La又发来一条稻城亚丁线路,说了句欢迎发布招募。顺手的事情,我发了个oK的表情,就编辑一下发了出去。晚上的时候,发现有几个点赞和收藏的人,还有一条留言,这算是反馈最多的一条帖子了,也是一个进步的喜讯吧。
留言的是个上海女生,她也刚好那个时间段走稻城亚丁,只是出发地不同,后半程路线重合,想后半程蹭车,并说可以出车费,她把我当成自己和朋友自驾游了。我告诉她自己有事去不成,可以跟去的朋友联系一下。于是,我把信息说给La,如果自驾车不满员的情况下倒是可以考虑。让他们自己联系都作为各自的一个备选方案,我强调了下,这是我纯粹帮忙的,La也同意了,就把他微信推给了上海女生,希望他们能够同行后半程,但愿不要跟她收费太高,彼此帮个忙而已。
能够顺手帮到别人,也算一种进步和收获不是吗。不管结果如何,总算是有了点突破,更给了我一些信心。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留言,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看到有单独出行的女生就会想到自己,曾经也那么喜欢一个人到处走,喜欢一个人的自由和洒脱,曾经那么喜欢一个人自驾,驶过每个城市,停留在每处美景。可是好久好久都没有一个人出行了,似乎满身的惰性,还有一个人出行的孤单感,现在好不容易自由了,是不是要来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否则该多浪费这大好时机,从北京回来后就策划一场自驾游如何!工作的事,先往后放放吧!尽管我一直在努力的找工作的机会,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挺排斥工作的,这算是逃避找工作的事吗。
我喜欢未知的旅途,期待每个未知的下一秒,不管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所有新的经历新的际遇都能丰富我的生命,都是我期盼的,又何必仅仅拘泥于一份工作?不妨大胆一些,往前走,去经历,去碰壁,去享受,去体会。无论途径何处,结局如何,都值得喝彩!
2024年10月15日
闹钟一响,我就积极的起床洗漱准备早餐,工作日恢复自律的生活,不能再纵容自己。
上午早早的把听公开课学习的内容先解决了,刚好可以出门溜达,调整后的时间更加合理。公开课只听了几次,已经能感觉到明显的进步,坚持下去,我相信一定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就像每天坚持到吉他,尽管还是很简单的基本功练习,却也能感觉到自己明显的进步。坚持的事情,总是会有成果来回报的。江边快走一圈,返程时路过菜市场又去补充些蔬菜水果,一切都像定好的程序一样,我想退休后的生活大致也是这样的吧。
每次来逛市场,看到往来人流,新鲜的蔬菜水果摆满路的两旁,一边觉得这里才有生活的气息,更接地气,应该每天都来买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样每天都能吃的新鲜;一边又觉得自己不应该经常逛这里,日积月累真就逛成菜场大妈了,时间长了这形象真的不适合再去上班了。是不是要恢复成上班时候的样子,最多一周采买一次,甚至直接网上超市解决?这市场似乎成了我的堕落之地一样,让我内心充满了忌惮。每次出门穿的休闲像大妈般的衣服,也成为自我嫌弃的对象,似乎真的要再改变一下了!我不要接地气,也不想混入这样的街头,不想把十几年退休后要做的事情提前到现在。于是又暗暗做下决定,最多一周逛一次,补充一周的食材,剩下的时间只可快走,不再进市场。衣服也不再穿的那么随意。
以前自己很少吃的油条这次也买了两根,回家后又是一口气吃完。我很怀疑自己最近的胃口大开是否病态,是不是真的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可是我虽然想法比较多,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实际压力呢,怎么最近就这么的有食欲,像是一直吃不饱似的。百度了一番,也分不清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反正也没有别的不适,还是坚持尽量不去医院的原则,自己适当控制一下饮食吧,尽快的恢复到正常状态,我深信自己是可以调整好的。
抽空关注了一下股市,看剩下的那只是否可以出手,结果,又是大跌的一天,只后悔那天没有一起出手,任何时候贪心的欲念都不可有。一直下跌的行情失去了关注的意义,还是先放一放不管了!
最近的电话出奇的安静,只是偶有不知我离职的供应商依然打来,告知他们我离职的信息并把新的联系人发过去,看到电话的那刻还是条件反射的紧张一下,转念想到自己已离职,再也不用为他们催款想尽办法去解释或安抚,心里即刻又放松下来。接手我工作的前同事还是时不时的发信息打电话求助,其实大部分内容都写在了交接表上,但凡能仔细看一下就不至于有这么多问题了。尽管讨厌继续为原来的工作卖力,想想反正闲来无事,还是接电话尽量帮忙吧,就当是跟社会的一个接口。我不再关心原来公司状况如何,所以接了电话只是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没有半句废话,似乎显得有些生硬。
努力找工作的事又推到了北京之行结束后,或许是再后面的自驾结束之后吧,似乎每一次出行都能成为一个借口,都能成为新工作开始前要完成的节点,于是找工作的积极性也日益倦怠。
晚上,铃铛在我们小群里发了个抖音链接,打开来看,是关于萧敬腾和林有慧结婚的视频,小燕姐作为证婚人一段充满智慧的讲话。林大萧16岁,但真正的爱情跟年龄无关跟贫富无关更跟别人的目光无关,不是吗,相爱的人只要彼此有情有爱,相看两不厌就足够了。
看完,有些感动,我却没有在群里发任何感想的信息,不想挑起聊天里涉及结婚的话题。自己有时好好享受,没有时,就作为观众为别人喝彩吧!我到了这个年龄,虽然早过了追求轰轰烈烈爱情的年纪,但我从未放弃,但良人也不是那么容易遇到的,不如先安安静静的享受独处的生活,不想跟人讨论,不想让人操心,更不想反复的说重复了很多年的话题。
虽然自己从未放弃过继续寻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度却是越来越大的,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吧,不苛求,不刻意。若注定是孤独的一生,就好好享受一个人的自由;若注定会遭遇渣男,就深深体会受情伤的痛;若真的会找到对的人,就好好珍惜,幸福经营。人的一生没有固定的方程式,也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无论什么状态,都能活出精彩。不必执着于没有的或得不到的东西,而忽略了自己拥有的幸福与幸运。感情是如此,工作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