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机械化步兵(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最新章节。

张涵拖着伤腿从医疗站铁门出来时,刺目的阳光正从宿舍楼顶压下来。

走廊尽头的应急灯终于彻底熄灭,只剩下士兵步枪上的战术手电在墙面上扫出零碎光斑,他把病历单揉成一团塞进裤兜,指尖触到布料下潮湿的绷带。

“唉,指望这些临时培训的歪厨子也是我异想天开了。”张涵盯着自己在地面拖出的脚印,喉咙里挤出半声笑。

林小羽最后给他缠的纱布不知何时松了,膝盖每动一下,渗血的纱布就粘在工装裤的线缝上,疼得他后颈冒冷汗。

虽然打了封闭针,但那个医生说好像叫什么利多卡因,可是药效依然没有那么快发挥。

“我感觉我都不像是个人。”张涵低头盯着渗出血迹的绷带,突然想起李医生抽针时那句漫不经心的嘀咕,“这药打偏了能把神经麻成烂土豆。”

利多卡因的针孔还在发烫,李医生推药时那种钝痛像根生锈的钉子慢慢拧进膝盖,此刻随着步伐扯动神经,疼得后颈的冷汗浸透了衣领。

刚才在诊疗区,那个戴圆框眼镜的护士递止痛药时,指甲缝里还卡着没洗干净的脓血,登记本上的数字被红笔圈得歪歪扭扭,听见他问药效,头也不抬地往登记本上划拉:“想立刻止痛?忍着。真当这是军区总医院?”

张涵捏着塑料药袋的手指发颤,护士刚才说的话还在耳边打转:“注射后1-2天止痛,3-5天消炎……”她用红笔敲了敲登记本,“如果封闭针注射部位准确,部分患者可能在注射后立即感到疼痛缓解。”

可张涵也不知道那医生给他打的准不准确,反正他是没有感觉到很明显的疼痛缓解。

食堂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喇叭杂音,电流声刺啦刺啦地混在柴油发动机的轰鸣里。

张涵转过宿舍楼拐角,看见原本当作难民宿舍的食堂外墙前停满了卡车。

这些车大多是橄榄绿色,也有几辆原本是民用的白色或银灰色,车身侧面仓促喷了军绿色漆,车尾焊着高低不一的铁栏,栏板上用红漆写着“壁水市预备役”,字迹歪歪扭扭,有些笔画没干就被雪水冲花了。

卡车引擎盖大多没关严,能看见里面裸露的零件和临时加装的管线。

靠近食堂门口的地方,两个由钢管焊成的拒马状路障斜着挡住入口,只留两人宽的缝隙。

缝隙里挤着两个戴红袖章的士官,高个子的那个举着个铁皮喇叭,喇叭表面有不少凹痕,他扯着嗓子吼,声音沙哑:

“所有人注意!经过初步身体登记的往左靠,找那边的士兵或者军官进行登记,马上进行分组。”

“还没有检查完的,继续检查。”

”只能认命了。”张涵往左边踉跄着走了两步,军靴底的防滑纹碾过地面的冰碴,发出细碎的爆裂声。

五辆卡车呈弧形停在空地上,最前面的两辆还能看出原本是物流货车,车身上“安全快捷”的广告语被军绿色油漆胡乱覆盖,尾栏新焊的铁管歪七扭八,焊点处还挂着未敲掉的焊渣,反光条在漆缝里透出银边,像道褪不去的旧伤。

最近的卡车旁,挎着81-1步枪的士兵正用匕首撬午餐肉罐头,刀刃卡进铁皮接缝的瞬间,金属摩擦声尖得刺耳。

他军装左胸的口袋翻着口,露出半截民兵臂章,显然是临时征用的地方武装人员。

张涵路过时,看见罐头里的肉冻已经发黑,士兵却用刀尖挑着往嘴里塞。

登记点设在第二辆卡车的阴影里,摆着张不知从哪找来的木头桌子。

穿橄榄绿军大衣的上尉军官端坐在折叠椅上,里面的灰色毛衣袖口起满毛球,左胸前别着枚闪闪发亮的国防服役章。

“叫什么名字?耳朵聋了?”军官的吼声吓了张涵一跳,手里的钢笔尖挂着半滴墨水,在登记本上洇出拳头大的黑团。

吴大山弯腰驼背,手指绞着破烂的衣角:“长官,俺、俺叫吴大山,家在城郊……”

“知道了知道了!”军官不耐烦地拍桌子,“种地的是吧?到了三营九连给老子扛铁锹,挖战壕比种地简单!

张涵扶着卡车尾栏凑近时,铁栏上的焊疤硌得掌心发疼。

军官抬头扫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那满是伤疤的脸上,用钢笔敲了敲登记本:“身体检查单。”

张涵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纸团,弯着腰无比恭敬的递了过去:“长官,您请看。”

军官接过检查单,手指在"张涵"二字上停顿半秒,登记本上的名字按编号排得密密麻麻,前二十个名字都被红笔圈得生硬,旁边用箭头标着“炮兵团”,“机械化步兵连”,唯独到"吴大山"这里,箭头拐了个急弯,标着“三营九连·工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