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密信藏机,王府夜思(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最新章节。

深夜,万籁俱寂。大宁王府的书房内,烛火幽微。

朱权独坐案前,反复摩挲着一封密信,纸张都被他揉得微皱。这密信来自朝廷中枢,字里行间,不仅透露着对朵颜三卫动向的隐忧,还隐晦提及朝廷对朵颜三卫又拉又防的复杂态度,以及对他这位宁王在周旋此事时的微妙提醒。

信中还着重提到,如今大宁地区局势复杂,不仅要关注朵颜三卫,还需留意整个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动态。大宁作为北方军事要地,其一举一动都与明朝边防体系息息相关,与其他藩王防区的协同、和中央军事调配的呼应都不容忽视。

“朝廷之意,是既要稳住朵颜三卫,为我大明所用,又要时刻警惕其反叛。这其中的分寸,实在难把握啊。大宁周边局势如此复杂,与各方的协同更是关键。”朱权低声自语,眉头紧紧锁着,他深知,这是一场艰难的博弈。

朱权深知此事利害,铭记密信内容后,起身走向书房一角的暗格。这暗格机关精巧,是王府建造之初便设计好的机密存放处,只有他知晓开启之法。他小心地将密信放入,转动机关,确认暗格紧闭,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朱权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目光扫过满架的兵书战策、经史子集。这些曾是他运筹帷幄的智慧源泉,此刻却难以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他想起战场上的厮杀,与幕僚彻夜商讨策略的热烈,更想起张氏温柔的笑容、朱盘烒出生时的啼哭。这些温暖的瞬间,是他在权谋漩涡中坚守的动力,让他在心底暗下决心,一定要破局。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传来第一声鸡啼。朱权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向卧室。他推开房门,动作极轻,生怕惊扰了熟睡的张氏。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张氏脸上,勾勒出她宁静的轮廓。朱权静静地看着她,心中的疲惫与忧虑似乎减轻了几分。

就在这时,隔壁房间传来朱盘烒轻轻的啼哭。朱权快步走向婴儿房,示意乳母退下,抱起朱盘烒轻声哼唱,小家伙很快安静下来,睁大眼睛咿呀看着他。

哄睡朱盘烒,朱权回到卧室,张氏已经醒来,正坐在床边,眼神关切。

“王爷,你一夜未眠?”张氏轻声问道,语气中满是担忧。

朱权走到床边坐下,轻轻握住张氏的手,“朝中局势复杂,大宁事务繁多,让你担心了。如今大宁在整个北方边防体系里至关重要,各方势力交错,一个不慎就是大祸。”他的声音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局势的忧虑。

张氏轻轻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你的心思。大宁的担子重,你肩上的责任更重。只是,你也要保重自己,我们母子还都指望着你呢。”她的话语温柔而坚定,给予朱权无声的支持。

朱权将张氏轻轻拥入怀中,心中满是眷恋与愧疚,“有你在我身边,便是我最大的支撑。放心吧,我定会护你们周全,也会守护好大宁。”在这短暂的相拥中,朱权汲取着温暖与力量,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新的一天开始,大宁王府渐渐热闹起来。仆人们身着符合身份地位的朴素服饰,有条不紊地打扫庭院,准备迎接新的一天。朱权回到卧室,张氏已经起床,正在梳妆台前整理发髻。她身着一袭色泽素雅、绣工精细的织锦长裙,裙摆和袖口的花纹皆符合藩王妃的规制,头发上简单插着一支样式古朴却不失精致的银簪。

朱权轻轻走到张氏身后,抬手拿起桌上的梳子,动作轻柔地从张氏发顶缓缓梳下,一下又一下,将她如墨长发梳理得顺滑整齐。他不禁想起册封宁王妃仪式现场,张氏一身华服,精致的妆容如仙子下凡,庄重又美丽,让他心动不已。

“王爷,今日怎么有空为我梳发?”张氏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甜蜜,这样的亲密互动,在平日里因王府事务繁忙而难得一见。

朱权手上动作不停,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平日里政务繁忙,疏忽了你,今日便想好好陪陪你。”在这看似平常的举动中,蕴含着他对妻子深深的愧疚与爱意。

梳完发,朱权的目光落在一旁的首饰盒上。他轻轻打开,一眼便看到那支自己在张氏生辰时送她的发簪。簪身是温润的羊脂玉所制,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并蒂莲,莲瓣上镶嵌的细碎红宝石,每一次晃动都折射出迷人光泽。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发簪,轻轻插入张氏发髻。

“这簪子还是那年生辰我送你的,这么多年过去,依旧光彩夺目,就如你一般,在我心中从未改变。”朱权声音低沉而温柔,在这私密空间里,他毫不掩饰对张氏的深情。

张氏抬手轻轻抚摸发簪,眼中满是眷恋:“我一直都很喜欢,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当日的情景。”这份礼物承载着他们夫妻间的美好回忆,是他们感情的见证。

朱权在与家人短暂的温馨相处后,深吸一口气,整理好思绪,踏出房门,清晨的冷风扑面而来,让他瞬间回到了复杂严峻的局势当中。他稳步迈向书房,一场关乎大宁命运的讨论即将展开。

用过早餐,朱权身着绣有蟒纹但规制符合藩王身份的长袍,前往书房。书房内,幕僚和将领们早已等候多时,众人皆身着得体官服,依序而坐。朱权将朝廷密信内容详细告知大家,着重解读了朝廷对朵颜三卫的复杂态度以及大宁在北方边防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王爷,《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大宁局势,朵颜三卫与蒙古残余势力相互勾连,我们当深入探查其虚实,分化瓦解,以谋长远。辽王、燕王防区与我大宁唇齿相依,应互通情报,形成掎角之势,方能应对自如。”幕僚顾爻率先发言,神色忧虑,一边说一边习惯性地轻抚胡须,尽显谋士风范。

“末将以为,咱大宁眼下最要紧的,是加固防线,练兵备战。朵颜三卫的事,得从长计议,不能乱了自家阵脚。他们骑兵虽强,但咱们大宁地势险要,可多设关隘,加强防御工事。同时,抓紧操练兵马,提升士卒战力,有了硬实力,方能不惧来犯。”将领陈亨站起身,双手抱拳,声音洪亮,话语间满是军人的干脆利落。

谋士晏昭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依我之见,我们一方面要按朝廷意思,加强与朵颜三卫的沟通交流,给予好处稳住他们;另一方面,应主动与辽王、燕王等藩王互通消息,商议联防策略。同时,密切关注中央军事指令,随时做好军事准备。中央调配的物资,像粮草、兵器,都关系到我们防御的根基,务必重视。”

朱权微微点头,“晏先生所言极是。朵颜三卫不可不防,但也不可轻易舍弃。我们不仅要在拉拢与防备之间找到平衡,更要在整个北方边防体系中找准大宁的位置,协调各方,共保边境安稳。”

随后,众人又讨论了垦荒政策的推进、商业市场的规范以及水利建设的筹备等问题。朱权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才暂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