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潜移默化的变化(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不要跟我谈奋斗》最新章节。

自从跟林德昌认识后,沈林风便开始有意识的关注实体行业,尤其是林德昌所在的电子芯片产业。

通过了解,他知道其实国内生产的芯片都比较低端,几乎高端芯片都被美国、台湾、日韩等国家垄断着,国内能够生产普遍缺少技术含量。

同时,沈林风也了解到,国内很多人已经意识芯片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主张自己研发。

不过谈何容易?

另外林德昌涉及汽车配件,主要是汽车五金件等。

该说不说,沈林风还是第一次了解国内的实体产业,对他来说,这些东西都是崭新而遥远的。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他觉得实体产业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即使如此,他也知道自己只能关注。

目前,沈林风还没有实力跨越太多行业。

他能做好装饰行业,算是不错了。

经过两三个月的发展,龙岗和龙华两个分公司也渐渐支棱起来,业务一点点拉升,已经开始实现盈利。沈林风和李畅商量,等业务在稳定一些,便可以在九月份左右考虑扩张。

这一次,他们计划吸收一些内部员工,或者装修施工内比较靠谱的人来加盟。没别的,因为这些人跟豪庭装饰的利益休戚相关。只有把他们绑在豪庭装饰的战舰上,公司的人员结构和装修队伍才能保持稳定,还能不断集结更多优秀人才。

沈林风和李畅讨论多次,终于在八月初推出相关政策。

政策内容很简单,豪庭装饰在新建的分公司投资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其他股份面向内部人员,以及合作施工队人员进行招募,投资人最少可以占百分之五,最多可以占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一旦合作,投资人将跟公司一起管理分公司。

这个政策一推出,江夏、江科、付江勇、卢先明、王超立、罗静静、马德平、覃子浩、安继玲等都找到沈林风,表示愿意参与某个分公司的投资。

其中,数江科、马德平、安继玲预计投资最多。江科甚至想直接占股其中一家分公司剩下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马德平准备投资百分之三十,跟安继玲一样。

剩余的同事,希望投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间。

反响十分热烈。

沈林风认为,这是大家对豪庭装饰的认可。

哪怕只是象征性的百分之五,也足以说明同事们对公司的信任。

当然,他也知道,像江夏、江科两姊妹的投资,几乎代表的是江家的投资,他们投入的本金不仅是自己工资存款,还有父母亲的支持。

经过商量,沈林风和李畅同意江家兄妹的申请,让他们参与南山分公司的投资。

于是,江科被派到南山分公司负责组建分公司。

奇怪的是,同样作为投资人的江夏,却没有选择去自家投资的南山分公司上班,依然选择在宝安区总公司担任自己的电销部主管。

沈林风认为,江夏可能是想再努力一把,争取晋升销售总监吧。

毕竟,如今的豪庭装饰销售部分,只有她和王超立资格最老,是销售总监的最佳人选。虽然两人的资历相对都不算非常老,能力也不算特别强,沈林风和李畅商量过之后,还是决定年底做一个评估后,从内部进行提拔。

另外,福田和光明两家分公司也在筹建。

经过沟通协调,福田分公司的第二股东是安继玲,而光明分公司的第二股东,当然是马德平无疑。其他的股份,则分别由其他同事持有。

付江勇和卢先明两个项目经理,每个人投资了百分之五,作揖分别在福田和光明两个分公司成为第三股东,也算完成了从打工人向投资老板的转变。

九月底,福田、南山、光明三家分公司先后开业。

至此,豪庭装饰终于拥有七家公司,包含宝安区总部、沙井、龙岗、龙华、南山、福田、光明,业务基本上涵盖了整个深圳市。

和原计划不同的是,沈林风原来想搞的一站式装修,终究没有推进。因为他的心态在改变,把更重要的心思放在对未来的研究上。相对来说,装修行业不被沈林风看好,所以他并不坚持推出一站式装修,而是选择相对比较保守的传统扩张模式。

即使这种模式有点陈旧,但是在捡钱一样的行业大爆发环境下,赚钱还是比较容易。

......

临近十月,沈林风跟李畅又得坐下来沟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