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濮河(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权征》最新章节。
杨修听到自己谋士的建议后,他也就没有再说什么,毕竟在他看来,也只能这样。
毕竟你让他冲过去打,他多少也是有点虚的,不如等邺城的杨颖做出来什么战果之后,在根据局势判断是进攻,还是坚固防守,在拉拢几个盟友,增强自己的力量。
对于杨修而言,以他的兵力,全面去与杨越开战,这是送死的行为的,即使开战,他需要在找几个盟友,然后盟友的援军来到后,全军一拥而上……
除了另外三王以外,杨修还真找了一个盟友,此人为扬州刺史‘曾方’。
曾方收到了杨修的邀请后,准确的来讲是命令后,他直接同意了,原因也很简单,扬州距离洛阳太远了,距离杨修太近了。
其次他和杨越没有什么交集,而且杨越到现在也没有许诺于他什么,反之杨修,却是各种许诺给他送过去,再加上,他之前就和老齐王杨由走得较近,算是杨由的部下,虽然杨修给予各种好处,在凭借着之前的关系,他自然而然的站在了杨修这一方。
可以说,论刺史的地位,扬州刺史,属于帝国排行前三的刺史……毕竟扬州太大了,占据帝国的半个东南地区……
另外徐州刺史‘姜赢’也加入了杨修的阵营……如今也在集结兵马,向濮城而来。
徐州距离齐地太近了,其次兵力薄弱,地盘十分小,没有丝毫的战略纵深,此地虽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独自立足于这里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他不跟着杨修的话,杨修在起兵之后,必然要先拔掉这个钉子,如此之下,他姜赢的下场不会太好。
所以当杨修起兵的那一刻,他毫不犹豫的选择跟随杨修共同讨伐杨越。
当然姜赢如果是杨越死忠的话,立足于徐州,当一个坚硬的钉子,倒是能缠住杨修,即使到时候杨修拿下他,那么杨修的实力也必然会遭遇重创,再想北伐讨伐杨越,恐怕多少会有些困难。
但是姜赢和杨越并没有什么交集,自然而然的没有理由赌上全家的性命,去做这个钉子,而且在姜赢看来,纵观整个局势,帝国的南部地区,都是支持杨修的,而你杨越连整个北部都没有控制,如此对比一下,杨越是没有胜利的可能。
这是姜赢的分析,在这种分析之下,再加上实际情况,这个能牵制住杨修的钉子,就成为了杨修的人了。
而杨越背后的钉子‘杨颖’却是死死的牵制住了杨越冀州,幽州,并州三州之军,让其无法南下与洛阳的杨越完成整体会师。
当然即便如此,杨越依然没有到失败的局面,毕竟四王联军都各怀鬼胎,其次虽然看似联军掌握南部地区,但实则一些南部地区的刺史们,大多都是墙头草,和段豪的心理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也看不出来,谁赢谁输。
除了几个核心地区的人,不得不被捆绑到联军的战车上,其余的刺史,那都是观望状态,一旦联军北方大败,这些刺史,必然会响应杨越的号召,在四王联军的背后捅刀子。
杨修在等待援兵,而在河对岸的杨焦。
他看着自己的部下说道:“据我方探子所获情报,杨修正于驻地翘首以待扬州和徐州的援军。”
“待援军一至,他便打算集结优势兵力,对我军发动猛烈攻势。”
“依我之见,兵贵神速,应趁敌军兵力尚未集结完备之际,果断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此乃克敌制胜的上策。”
杨焦看着河对岸的杨修,杨修没有发动进攻,他此时却想发动进攻了,一方面是他得到了关于杨修的情报,另一方面,则是来到这里,他迫不及待的想立功……
在之前的朝廷会议上,他是站在一旁的,当时的父亲还有那高云飞,都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对抗杨乂,在杨焦看来,这是父亲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不认可。
他和很多人子一样,父亲不认可他,他就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告诉自己的父亲,你的儿子,不是无能之辈。
所以来到了这里后,他视察了一下军况,得知自己的大军,军备整齐,粮草充足,还有一定数量的战船,如此之下,在他看来,这个时候,正是可以发动进攻的了。
而后来,他又得到了敌人的情报,敌人正在等候援军,如此之下,他认为,更应该发动猛攻了,难道等敌人援军到来后,敌人发动进攻,自己陷于被动之势吗?
所以他此时把自己想发动进攻的消息说了出来……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轻易发动进攻!”
“敌军此时占尽地利。”
“我军若贸然行动,实非明智之举。”
“一来,上头严令我们密切关注邺城战况,在邺城这颗钉子尚未拔除之前,当务之急是时刻坚守住这道防线,不可轻举妄动。”
“二来,敌军已在前方精心布置了各类防御工事,壁垒森严。”
“若我军仓促进攻,恐难突破防线,反倒会陷入被动,招致失败啊!”说话的是杨焦的副将‘林熙’。
在杨焦来之前,他一直负责这里的防线,后来杨焦带着大军而来,他就成为了杨焦的副将,对于眼前的局势,他是最清楚不过的人了。
“将军可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若一味死等邺城的消息,倘若邺城战况久久不见好转,难道我军便要在此地一直按兵不动吗?”
“长此以往,待敌军兵力集结完毕,对我军发起凌厉攻势,届时邺城之困未解,我军又深陷危局,腹背受敌,局势必将一发不可收拾!”杨焦看着林熙说道。
“况且我军装备精良,粮草储备充裕,将士们早已整装待发,军容严整,尽显威猛之势。”
“再看那敌军,士气低迷,精气神远不及我军高昂。”
“我军若能趁此时机,以雷霆之势发动猛烈进攻,定能如猛虎下山般锐不可当!”
“敌军必难以抵挡,届时望风披靡,溃不成军,狼狈逃窜是必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