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风云争衡:关圣龙王夺天记(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东方神话集》最新章节。
在华夏大地的西北,少华山一带,山川灵秀,物阜民丰,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无数勤劳朴实的百姓,还流传着一段关于关羽与龙王争天气的奇谲神话。
话说三国名将关羽,忠义无双,威震华夏。死后英灵不灭,被世人尊为关圣帝君,受万民敬仰,天庭也敕封其神职,护佑人间。而龙王,掌管着行云布雨,掌控人间水泽,亦是天地间不可或缺的神明。
每至五月,少华山一带便进入农忙时节,百姓们眼巴巴地盼着风调雨顺,好让庄稼茁壮成长。这一年五月,关圣帝君关羽正于云端巡查人间,他俯瞰少华山下,见农田干裂,庄稼苗儿在炽热的阳光下耷拉着脑袋,百姓们满脸愁容,心急如焚地挑水浇田,却依旧难解旱情。关羽心中悲悯,决意助百姓一臂之力。
与此同时,龙王也在巡视领地,他瞧见少华山下土地干涸,心中却另有盘算。龙王向来喜欢炫耀自己的宝物,他的那件龙袍,乃天地初开时,由鸿蒙水汽凝结而成,珍贵无比,每逢五月,他都要寻个晴朗之日,将龙袍晾晒一番,以显其尊贵。龙王掐指一算,这五月十三乃是个黄道吉日,最适合晒袍,便打定主意,这几日定不能降雨,以免坏了他的美事。
五月十三这天,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来到天庭的行云布雨司,要求降雨润泽少华山。布雨的仙官面露难色,告知关羽,龙王已下令,这几日不许降雨,他等不敢违抗。关羽闻言,眉头紧皱,心中不悦,他本就性如烈火,此刻更是怒从心头起:“百姓苦旱已久,庄稼眼看就要颗粒无收,龙王却只顾一己私欲,置苍生不顾,吾今日定要降雨!”
说罢,关羽提刀直奔龙宫。龙宫内,龙王正悠然自得地品着仙茶,筹备着晒袍之事。忽闻宫外一阵喧哗,抬眼望去,只见关羽威风凛凛地站在宫外,身后云雾翻腾。龙王心中一惊,却强装镇定,迎了出去。
“关圣帝君,今日前来,所为何事?”龙王故作客气地问道。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往地上一杵,大声道:“龙王,少华山下大旱,百姓受灾,你为何迟迟不降甘霖?”
龙王赔笑道:“帝君有所不知,我已算好,这几日乃是良辰吉日,我要晾晒龙袍,这降雨之事,还得往后推几日。”
关羽怒目圆睁:“龙袍事小,百姓生死事大!你身为司雨之神,却不为民造福,只顾自己享乐,今日若不降雨,休怪我刀下无情!”
龙王一听,也来了脾气:“我掌管行云布雨,何时降雨,自有定数,岂容你在此指手画脚!”
两人互不相让,一时间,龙宫上空风云变色,关羽周身散发着浓烈的杀气,青龙偃月刀寒光闪烁;龙王则施展法力,召唤出滚滚乌云,将自己护在其中。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关羽率先发难,他挥动青龙偃月刀,一道凌厉的刀气斩向龙王。龙王急忙施展水幕抵挡,刀气击中水幕,溅起层层水花。龙王也不甘示弱,他张开大口,喷出一股水柱,犹如一条水龙,朝着关羽扑去。关羽腾空而起,躲开了水柱,然后脚踏云雾,再次攻向龙王。
两人你来我往,战得难解难分。一时间,天地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少华山一带更是天昏地暗。百姓们见状,吓得纷纷躲进家中,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这场争斗,不仅搅乱了人间的安宁,还惊动了天庭。
玉皇大帝在凌霄宝殿中,感受到天地间的异常波动,掐指一算,便知晓了关羽和龙王之事。玉帝眉头紧皱,心中忧虑:这二人皆是天地间的重要神只,若任由他们争斗下去,不仅会生灵涂炭,还会扰乱天地秩序。于是,玉帝派遣太白金星前去调解。
太白金星化作一道流光,来到战场上空,高声喊道:“二位住手!玉帝有旨,命你们即刻前往天庭!”
关羽和龙王听到玉帝旨意,不敢违抗,只得暂时停手,跟随太白金星来到天庭。在凌霄宝殿中,关羽和龙王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理由。玉帝听后,沉思片刻,说道:“关圣帝君心怀苍生,欲救百姓于水火,其情可嘉;龙王亦有职责所在,晾晒龙袍之事也并非无理。但天地有序,不可因私废公。朕今裁决,五月十三,关圣帝君可降雨,润泽少华山下农田;五月二十六,龙王再晒袍,届时必定晴空万里。如此,既不耽误农事,也不影响龙王晒袍,二位意下如何?”
关羽和龙王听后,觉得玉帝裁决公正合理,皆跪地谢恩。
回到人间后,关羽在五月十三这天,施展神力,召唤来漫天乌云,降下甘霖。少华山下的土地得到雨水滋润,干裂的土地渐渐合拢,庄稼苗儿也在雨中欢快地生长,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感恩关圣帝君的庇佑。
而到了五月二十六,天空果然万里无云,阳光明媚。龙王满心欢喜地拿出龙袍,晾晒在云端。那龙袍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引得无数仙人驻足观看。
从此以后,少华山一带便形成了“五月十三雨、五月二十六晴”的天气规律。百姓们根据这个规律安排农事,年年丰收。而关羽与龙王争天气的故事,也在少华山一带代代相传,当地还保留着许多与这个传说相关的遗迹,如关圣帝君庙、龙王庙等,每至五月,百姓们都会前往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段神话,不仅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更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